院里有桌丰收宴

2025年04月08日13:01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

  院里有桌丰收宴文字稿

  【片花】

  2024年9月22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全国主场活动举办地河南开封兰考县仪封镇代庄村的一个农家小院,一桌丰收宴即将开场。几位刚刚参加了主场活动的新农人和农业专家受邀来到这里,一起聊一聊他们的丰收故事,您听:

  (出录音)

  “我们公司很年轻,都是90后基本上。”

  这位是兰考县有名的90后种粮大户刘天雨,他用土地托管的方式经营着兰考3000多亩土地,他的公司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中原粮仓”。

  (出录音)

  “我觉得既然来兰考了,那就得把这事干好。”

  这位大哥是兰考著名的蜜瓜大王,原来在北京新发地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兰考结缘,就在这里扎根,带着乡亲们种蜜瓜。

  (出录音)

  “在今天丰收的日子里,我们也非常骄傲、非常自豪地说出一件事儿,就是我们是河南省……”

  她叫李文乐,大学毕业后一直做健康产业,前年回到兰考老家种芹菜,它用蔬菜制成的粉剂成了人们追求健康的新宠,有人亲切地叫她芹菜姐。

  (出录音)

  “我们科技小院主体是学生,我们科技小院是建在村里边,建在农户家里边……”

  他是河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叶优良,他和他的学生扎根在兰考,用科技小院的形式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最后出场的这位是这桌丰收宴的主家——兰考县代庄村党支部书记代玉建。这个代书记几年时间把代庄村建设成了新农村的榜样,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放在了他们村,此刻代书记还沉浸在自豪和喜悦中。

  (出录音)

  “感觉特别特别骄傲。”

  好了,客人到齐了,咱们有请主持人郭蕊——

  郭蕊:听众朋友们好,父老乡亲们好,我是郭蕊。此刻我就坐在代庄村的一座农家小院里,在我们面前摆了一个餐桌,桌上是满满的、飘香的瓜果。“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代书记是不是今天得您来宣布咱们丰收宴开席?

  代玉建:好吧,让大家都品尝一下我们兰考的特产,特别是我们仪封也是在全国出名的瓜果之乡,今天我们又全部把我们兰考的新三宝都到齐了,一个蜜瓜,一个红薯和花生。红薯、花生呢我……

  郭蕊:正在锅里煮着呢。

  代玉建:对,正在锅里煮着,一会让大家都品尝品尝,好吧。

  郭蕊:行,行,太好了,太好了。书记一宣布开席,咱们就吃起来吧。

  众人:好,好。

  郭蕊:各位来来来。我们手边的,看上去就特别的丰盛,满满的。书记,我们就从咱脚下的这座农家院开始聊,从咱村开始聊。今年农民丰收节的主场就选在了咱这儿,这个您肯定特别骄傲吧。

  代玉建:对,感觉特别特别骄傲。从中秋节上呢,从当时得到消息,到今天举办,我们村老百姓大家也都非常期盼,终于开了。

  郭蕊:终于开了,特别的热闹。我今天是第一次来到代庄村,张总应该对这儿还是很熟的。

  张宗志:因为我这个蜜瓜园区就建在这附近,而且村里很多的村民都在我那打工,经常来代庄,也经常来这个小院。

  郭蕊:感受呢?

  张宗志:我感受尤其最近几年代庄变化非常大,以前我刚来的时候,这边还有很多的荒废地,现在的地都变成了果园、菜园还有花园。

  郭蕊:果园、菜园、花园,代书记你觉得这个概括得怎么样?

  代玉建:还差一样。

  郭蕊:还差一样?

  代玉建:对,还有游园,我们简称是一宅变四园。就是每一户农户里边把围墙拆除以后种得有瓜果蔬菜,然后还修得有步道,所以说步道有游园。有菜园、花园、果园和游园,我们兰考的口号是一个家庭就像一个小花园,一个村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公园,我们是按照这个理念打造的。

  郭蕊:文乐本身就是兰考人,今天来到我们代庄村感觉怎么样?

  李文乐:非常漂亮,把我印象中的这种农村完全颠覆。柏油路、小花园、家家户户的小高楼,非常的漂亮,非常的美丽,这真的是新农村。

  郭蕊:新变化,那种画卷感是扑面而来的,这一说完之后书记这会心里得比这瓜还甜,是吧?

  代玉建:对,所以说刚才主持人说农民丰收节放在我们村,我感觉大家把为什么农民丰收节放在我们村,全部讲了一遍,就概括中间都已经有答案了。

  郭蕊:刚才我在听您跟他们介绍的时候,您说到您开直播。直播的时候,还有外地的朋友会问你(雨)下得那么大的时候会影响粮食收成吗?您说不会,这个能不能展开跟我们讲讲?

  代玉建:我给大家讲一下,我们这个村就坐落在老的黄河大堤上,北地是沙地,旱天的时候风沙到处,是吧?是。我们村南是盐碱地,盐碱地要么是碱比较大,这时候把庄稼给碱死了,要么下雨就淹了。南地是盐碱,北地是风沙。人家都说你们那有没有绝收?绝收就是啥都不收了。我说这个词在我们这边没有出现过,因为啥呢?如果是旱天,当时水利各方面设施不发达的时候,我们北边北地绝收,因为是沙地缺水,但是南地是盐碱地,是涝地,它不会绝收,这是旱天。如果说遇到雨天气的话,我们南地淹了,我们南地绝收,北边是沙地,北边不会绝收,当时称为旱涝保收,但是现在更是旱涝保收。

  现在我们兰考有一个口号叫“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所以现在所有农田全部建成“高标”了,所以我们是由原来的旱涝保收是保一半,到现在的旱涝保收是旱了我们也保收,涝了我们也保收,而且现在我们地还能全部用上黄河水。历史以来,黄河上多少次发大水决堤,原来给兰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是现在都变废为宝了。原来的沙地,现在我们种出来的红薯,我每天直播我是带货,直播带货卖红薯,每年也卖不少,大家都是老客户,回头率很高,一会我们红薯有蒸的、有烤的,大家尝一下。

  郭蕊:行。

  代玉建:让你们尝一次都忘不了。

  郭蕊:好,尝一次忘不了的红薯。其实我刚才就想说我已经闻到那个,烤得那个红薯的香甜味。大家都知道,比如说平常我们看烤红薯,烤得冒油的时候,那个糖分、那个香甜味马上就出来了。等一下我们就可以开始吃到嘴里了,我们来验证一下书记说的带货,尝一次就忘不了。

  代玉建:好的。

  郭蕊:来来,我们的丰收宴名副其实。呦,真是烫手。

  代玉建:这是烤的,还有蒸的。

  郭蕊:来,书记给我们的贵客们。

  代玉建:来!

  李文乐:谢谢谢谢。

  代玉建:来,叶教授。

  叶优良:哎!好,谢谢谢谢。

  郭蕊:天雨。

  刘天雨:嗯。

  代玉建:来,拿一个。这个是烤的,这个是蒸的,大家能看到我们红薯一蒸它自动开花,自动这个皮,你看它自动开了。

  郭蕊:对,这个就爆开了。

  代玉建:对。在历史上就是给兰考造成的风沙、盐碱、内涝,现在都变成我们兰考的,我们俗称我们兰考的“绿色银行”。你像红薯我们三宝、花生三宝、蜜瓜三宝。像我们当时说“扎针”,“扎针”就是在盐碱地、内涝化淤压沙,我们种上了泡桐。大家知道现在我们兰考的民族乐器挺牛的,古筝、古琴,原来的“三害”如今都变成我们兰考的“三宝”和“绿色银行”了。

  郭蕊:“绿色银行”?这个特别新鲜,听上去非常振奋人心这种感觉。

  代玉建:你尝一下。

  郭蕊:好,我吃一口。嗯!是甜,还不干。

  代玉建:对。

  郭蕊:是吧?好吃。

  代玉建:好几个品种,这里边还有品种不一样,下边好像还有。我们今年观光红薯品种有十几个,板栗薯、哈密薯、榴莲薯,我跟你数不完,反正十几个品种。

  【片花】

  代书记的红薯吃着味道确实不错,不过接下来种粮大户刘天雨要炫一炫,他用高科技手段种粮食的故事了,请继续关注《院里有桌丰收宴》。

  郭蕊:书记刚才您说到了,说咱们现在都是高标准农田,占比很大。进到村里的时候,我能看到整个农田围绕的,确实沟渠里面都是活水。对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包括我们说今年粮食的收成,我得请教天雨,虽然您最年轻,因为“中原粮仓”,种粮大户是吧?先跟我们说一说,咱们现在在兰考有多少亩地?

  刘天雨:就“中原粮仓”它前身是荥阳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的话在整个河南省有11.7万亩的全托土地面积,有社会化服务面积将近是有个5万亩。目前的话我们在兰考县的红庙镇有全程土地托管有3000亩。刚才代书记讲的高标准农田,其实我们属于是最大的受益者。旱能浇涝能排,这样更方便我们进行规模化地种植和规模化地管理。就拿节水灌溉来讲,采用我们叫固定式的喷灌,以及半固定式的喷灌、卷帘式的喷灌,还有微喷等各种作业方式,将智能喷灌系统与相当于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数据的方式,与咱们的喷灌后台的管理系统相融合。这样的话就能够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就是两个水一个系统,整个管理体系。

  郭蕊:调度起来。

  刘天雨:对,调度起来。这样的话就能保证我们农业的基础的水利设施,相对来讲的话就更加适应规模化运营。而同比来讲的话,我们测算过整个流程,可能整体节水大概30%以上。

  郭蕊:今年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个粮食的数据你这儿有没有?

  刘天雨:因为我们前段时间刚完成测产,在我们整个托管地块,就是“高标”建设比较完善的地块,目前的话测产湿粮是1800斤左右,这是平均产量,目前来讲是一个丰收的兆头。

  郭蕊:“中原粮仓”很早就开始在兰考托管土地了,具体是哪一年?

  刘天雨:“中原粮仓”是在2018年跟兰考结缘,最开始的是600多亩地,托管到现在的3000亩,大概是用了5年的时间。

  郭蕊:翻了5倍。

  刘天雨:对对对。目前都在兰考红庙镇几个村子跟他们进行合作,在全省的话是从最北边到安阳,最南边到信阳,西边到洛阳,东边是到商丘,我们有十几个仓,目前的话是有11.7万亩的全托土地面积。

  郭蕊:这么大的一个面积,你们日常的管理是怎么一个办法?

  刘天雨:这个的话就是科学种田了。我们在当地会设置什么呢,我们叫仓长,一般来说我们是3000亩一个标准,就是两个仓长来负责。仓长都很年轻,我们公司很年轻,都是90后基本上。

  郭蕊:你的这个90后在你们公司已经算是?

  刘天雨:我应该算老人了。

  郭蕊:好吧。

  刘天雨:算老人了,对。都是很年轻的团队,一般都是农学专业出身。其次的话就是关于科技上,我们有一个自己的信息化数字平台,从种、肥、药到耕、种、管、收、烘、销,整个全部流程全部在系统上线,实现通过系统后台监控能看到每一个地块的信息。

  我们一般讲什么,叫“天”、“地”,“天”就是我们叫无人机巡天,“空”的话就叫什么,叫卫星遥感,“地”的话我们叫什么事业部巡田,以及“一田一码”。举个例子红庙镇土岭村我们托了1000多亩地,会分为比方说8个田块,每个田块我们都会进行标记。标记之后就是它那个仓的一个合作方、它的负责人、它的仓长直接绑定。绑定完之后,我们在每一个田块里面,你种的什么品种,什么时候种的,以及中间你的作业标准,选地的作业标准、播种的作业标准、打药的作业标准,打哪些药、追肥以及后期的收割等等,所有的系统流程全部系统上线。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我们全省11.7万亩所有的土地的整个推进过程,什么问题系统直接反馈出来,便于我们在后台进行整体调配。

  郭蕊:天雨这么一说感觉整个链条都非常的清晰。叶教授听完我们新农人原来是这么种田的,您感觉怎么样?

  叶优良:你看在几十年以前,兰考这个地方土壤条件差,风沙问题严重,我们一亩地可能就几十公斤粮食。那时候吃不饱,你看现在有“中原粮仓”,有我们更多的大户,有合作社,在他们的精心管理下,我们的粮食产量在不断地增加。以前可能种几亩地都是人工,现在可以刚刚看到我们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我们刚才管理是有无人机巡航,有空天一体化这些东西,我们这种高科技技术都在不断地应用。

  郭蕊:叶教授总结得很好,小点我们看到了一个大面。天雨我想刚才你说到了我们有多少块地,我们是怎么管,我想让你今天咱俩在这算个账。比如说如果我是一农户,到“中原粮仓”大概的收入会有多少?咱们今天就在这算“丰收账”。

  刘天雨:可以,可以。

  【片花】

  农民能挣多少,村里能落多少,主持人要和种粮大户现场来算一场“丰收账”。请继续关注《院里有桌丰收宴》。

  郭蕊:如果我是一农户,到“中原粮仓”大概的收入会有多少?

  刘天雨:去年的话我们在土岭村,老百姓2023年的话是小麦季分红,小麦季分的是530,然后玉米季是分了710,相当于1240 。一年没进地,不种,但是拿到了1240块钱。

  郭蕊:这笔账算完了之后,就感觉老百姓不再像原来一样进行非常苦的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操作,但实际上他旱涝保收,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完全意义上的旱涝保收,他都可以拿到这个数。我们知道一家他肯定不止一亩地,这一点就得再问问书记。代庄村为例,平均的人均年收入能拿到多少现在?

  代玉建:2023年底统计的是人均两万三,人均两万三,我们土地还是比较多一点,我们是人均三亩地。一个是土地托管,再一个就算是老百姓自己种,也不像以前一样,以前一家可能七八口人、五六口人种上十亩、八亩地,现在一个人种了十亩地都没问题。然后剩下结余的劳动力就是可以去务工挣钱,或者说,就说周边的企业像张总那样,然后在他那。

  郭蕊:再多打一份工。

  代玉建:对,多打一份工。

  郭蕊:多挣一份钱。

  代玉建:是,一个人都可以种不少地现在。

  郭蕊:是,天雨刚刚说到的,我们算得是普通农户,它对于集体收入这一块是不是增长也是比较显著的?

  刘天雨:刨除一个相对老百姓的地租,刨完之后,剩下的其实都是我们村集体的经济的一个收入。

  代玉建:有村集体收入了,能给村里办不少事儿。

  刘天雨:对,对。

  代玉建:特别是像我们村,我们村有个爱心餐厅,每天两餐给老年人、特定人群,我们是为80岁以上和五保户免费提供爱心餐,每天早餐和午餐,中午有饭吃,一天三顿饭,他能吃上个热乎饭。所以说这个费用那就由我们有的爱心人士捐助一点,但是扛大头的还是我们村集体收入。有村集体收入了,能给老百姓办很多实事,这样老百姓自然而然的一些怨气什么都减少了很多。和我们村两委,和我们上级部门这个关系都更融洽了。

  郭蕊:书记一直在说,咱们别都光说,吃点呗,丰收宴呢是不是。一说起来都觉得太高兴了,太开心了是吧?话都说不完了。书记也在说,说咱们兰考现在有了自己的新的名片。

  代玉建:新“三宝”。

  郭蕊:对。

  代玉建:新“三宝”:兰考红薯、蜜瓜和花生。花生煮好了没?

  代庄村民:好了。

  代玉建:好了,把花生拿上来让大家尝尝我们的花生。

  郭蕊:哎呀,可以吃花生了。

  代玉建:对,都是新鲜的。蜜瓜也是刚摘下来的,红薯刚刨出来的,葡萄、苹果、梨都是刚摘下来的。

  郭蕊:刚摘的,来。

  代玉建:大家尝尝我们花生。

  郭蕊:我替听众朋友们、观众朋友们先吃上了。

  李文乐:又大又饱。

  郭蕊:是吧?饱和,你看。是挺香的,纯天然的,啥也没搁,就白水煮出来的。

  代玉建:白水煮的。

  郭蕊:咱们现在整个这一块,刚才您说到的红薯,包括蜜瓜,蜜瓜这是蜜瓜大王都在这,想问问张总,在咱们兰考这片已经把蜜瓜种成了我们的新的一张名片。我们知道一说到蜜瓜首先想到是新疆哈密,是吧?哈密瓜。然后现在还有海南蜜瓜,那咱兰考蜜瓜你觉得它是怎么就杀出了一方新天地来?

  张宗志:兰考的土地是弱碱性、沙性土壤,它种出的蜜瓜比较脆、比较甜,省农科院它制定了严格的种植标准,它有机肥种植,蜜蜂授粉,然后还有农药的使用过程中都有严格的控制,所以种植的瓜又脆又甜。兰考的蜜瓜,它是咱们全国的地理标志产品,而且咱们兰考蜜瓜远销,你像北京新发地、浙江、嘉兴,包括沈阳,有些蜜瓜还出口到新加坡。

  (掰蜜瓜发出的清脆声)

  郭蕊:是脆,我尝一口。

  刘天雨:我也尝一尝。

  张宗志:另外,咱们兰考蜜瓜也建立了追溯码,您扫码以后可以知道蜜瓜的种苗、品种、定植,包括它的种植过程都能看到,而且能达到某个农户种植的瓜它都有,它都可以追溯到。

  郭蕊:非常的细化了。

  张宗志:对,对。

  郭蕊:据我了解到的是,您是河北人,刚刚也提到了更多的是销往北京新发地。

  张宗志:是在北京新发地,主要是做以蜜瓜为主的水果生意,我也是新发地的蜜瓜销售大王。我是2017年10月份,还是在一个阴雨的天气来到咱们兰考了。当时我的任务是,兰考当时有一部分蜜瓜滞销,领导让我来帮着把这蜜瓜销掉。当时我把蜜瓜卖完了以后,那天晚上的时候一起吃饭。

  郭蕊:说出了一番豪言壮语,我听说。当时您说了,说你们只要兰考这边能给我整一块地,然后我就能给你们建一个示范园,有这事吗?

  张宗志:对对对,是这样。我说完了我就走了其实,但是我走了以后,第二天我刚回到北京,第二天兰考农业局就给我打了电话,说你来兰考吧,土地给你找好了,你来吧。然后我就来了。

  郭蕊:是您先把话放出去了是吗?

  张宗志:是。因为我说说,我没想到兰考这个动作这么快。我刚到北京就给我打电话,地给我整好了,然后所以我就又回来了。

  郭蕊:兰考守信,您得重诺,是吧?7年了一直都是在做蜜瓜种植这样一件事。

  张宗志:对,对。我觉得既然来兰考了,那就得把这事干好,然后兰考的县委县政府也非常支持我们的蜜瓜产业。2017年的时候,我就把兰考蜜瓜的育苗大棚,当时小宋跟仪封两个育苗基地同时建,建好了。2018年的时候,就有4000多吨蜜瓜销售到北京新发地市场。

  郭蕊:这是马上就见效了是吗?

  张宗志:对对对对。

  郭蕊:您这蜜瓜大王算是坐实了,接下来有什么更多打算吗?

  张宗志:其实我认为你做农业,尤其是咱们做农业企业的,就是深耕农产品的主产区,把它技术、把好的品种、把好的销售渠道带到主产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总结一句话就是让种植者小康,让消费者健康。

  郭蕊:这句话好,种植者小康,消费者健康。

  【片花】

  蜜瓜大王是被兰考的热诚打动,来到兰考种蜜瓜,而芹菜姐李文乐回乡种芹菜的故事同样精彩。请继续关注《院里有桌丰收宴》。

  郭蕊:文乐,接下来我就要问问你的感受了。在今天上午去领奖了,这个奖是她在河南省2024年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的决赛上获得的奖项。这个奖的名字我觉得要特别强调一下,叫“小芹菜大健康”。

  李文乐:对,对,特别的自豪,非也非常的激动。在兰考作为一个创业者,也作为一个农民,能站在全国的舞台上,非常荣幸,也非常的自豪。

  郭蕊:怎么当时就想着在这儿开始做芹菜这个事了?

  李文乐:我和我老公从毕业以来,我们一直在从事大健康行业,本身我自己也是学医药的,大众对健康特别注重,尤其是市面上对健康食品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地高,需求量非常非常地大。我们就是在想,怎么样把我们的健康农产品,把我们的绿色农产品用一种更新颖的方式去让大众消费者去接受。所以说我们在2022年我们回到我们的家乡兰考,从芹菜开始,我们开发的有芹菜粉、花生衣粉,开发它的营养价值。

  郭蕊:原来说到芹菜就觉得这是一颗绿色蔬菜,小小的,可是没有想到在我们这位小姐姐的手里,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大的产业。

  李文乐:提到芹菜,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芹菜我们大家都是以炒菜为主,但是芹菜它的药用价值和它的食用价值都非常的丰富。它含有膳食纤维和很多的维生素,它对我们人体都有很好的调节的一个作用。

  通过我们与中国农科院加工所以及河南科技学院的食品系的教授,一起共同研究开发了功能型、膳食型的一个系列健康的农产品,经过我们进行工艺加工成的芹菜粉,它的口感非常的细腻,而且携带也非常方便。那么在今天丰收的日子里,我们也非常骄傲地、也非常自豪地说出一件事儿,就是我们是河南省第一家把芹菜粉开发成特殊膳食型食品的一个企业,一个科技型企业。另外,我们也是河南省第一家出口芹菜粉的一个企业,而且出口量是最大的一个企业。来,尝尝,这是我们的一个芹菜粉。

  郭蕊:我们面前已经摆上了。

  李文乐:对,它的口感非常细,对。

  郭蕊:是吧。

  李文乐:它非常香,芹菜的味道也很浓。

  郭蕊:是,然后就走上了今年全国的领奖台了,接下来有什么规划?

  李文乐:就是接下来的话,我们计划去筹建一个农产品的,农产品的一个研发中心。主要是开发系列的农产品的一个营养价值和它的功能性,营养价值和功能性。例如我们现在开发的芹菜粉,然后还有甜菜根粉,还有刚才提到的花生衣粉,将来蜜瓜粉、苹果粉都是在我们的开发范围之内的。

  郭蕊:张总,蜜瓜粉,蜜瓜粉。

  张宗志:深度合作。

  李文乐:通过大健康与农产品相结合,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让农产品换一种新颖的方式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

  郭蕊:在这样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和着今天的这样的一个清风,感觉是非常美好。一直在关注着农业这一块的河南农业大学的叶优良教授,刚才您已经说了,今天来到代庄的这种感受,刚才又听到我们这么多新农人他们的这些成果,包括您也品尝了,您的感受是什么?

  叶优良:感受了就是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你可以看到我们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我们温饱问题解决了,刚才看了这大健康,我们的追求营养、追求安全。通过今天这些他们介绍了,我就想我们可能将来我们不但要把我们的地种好,更要保证我们的品质,我们大家都能生活得更美好,真正地使我们的农村富,我们的农民富,我们的环境更好。

  郭蕊:更美。

  叶优良:对。

  郭蕊:您刚才说到了品质,我觉得这是您可能在一直在强调的一个事情,而品质过程当中它就少不了科技的助力,我知道您还是咱们河南科技小院的创始人,给我们说说咱科技小院呗。

  叶优良:很多人不一定知道科技小院,我们科技小院的主体是学生、研究生或者大学生。是建在村里边,建在农户家里边,建在生产一线的。我们要求是学生常驻,老师常来。我的研究生在科技小院一年要在那住应该超过300天,我们老师大概1~2周就要去一次,这是因为我们有学生常驻,经常有人,所以老百姓有啥问题了,有地方问。学生在那,学生可能不一定会,但是学生后边有专家团队,我们通过线上线下能够给学生指导,所以我们这种方式比较受农户欢迎。我们解决了当地的很多关键问题,对吧?我们在这给他改良土壤,我们在这儿筛选他适合的品种,我们给他研发适合这个地方的肥料,我们的集成适合这个地方的这些种植模式,包括我们后边还想着给农户一块了,怎么去通过学生的直播,销售产品。还有很多工作,我们想着了真正的通过我们来助力,来改变我们的种植条件,提高我们的产量,提高品质,当然最终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能保证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

  郭蕊:叶教授说了这么多,此刻眼前能看到另一种意义上的丰收。一茬一茬的学生、年轻人,从科技小院,然后他们慢慢积攒了很多真正的一线的农田经验之后,真正会从科技小院变成了专家大院,从科技小院当中去辐射出周边更多的人群,尤其是农民。

  叶优良:对。从今天这一桌丰收宴来看,不单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丰收,更是验证了我们祖国的变化。我们的粮食产量在不断地增加,我们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我们现在一些经济作物,像现在你看蜜瓜、红薯、花生、葡萄,这些经济作物越来越丰富,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了,这也是我们国家从吃饱走向了吃好。国家还在推行一产、二产、三产融合,我们在座的刚才聊天看到了,有搞蔬菜种植的,还有搞食品加工的,还有可能做其他方向的,这是我们国家在这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另外的话,你可以看到我们的管理水平跟以前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科技技术都在不断地应用,我们种地越来越省事了,是吧?我们生活质量越来越提高了,是吧?第三个就是看这个村的变化,现在都是还免费给大家提供服务。另外一个刚才看到在座的都是几位新农人,都是90后。

  郭蕊:对,都是精神面貌,是吧。

  叶优良:非常年轻,是吧?

  郭蕊:对对。

  叶优良:以前我们看到都是年龄比较大的、知识水平比较低的,这一类的种地,你看现在看到年轻化了,从这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真正地强大起来了,尤其是我们的年轻人他们的介入,所以我们中国肯定要强大,而且必须强大。

  郭蕊:一桌简单的丰收宴,一个小小的农家院。这个丰收宴上,它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是每一个飘香的瓜果,这些红薯、花生颗粒饱满、香甜,这其实就是农民们最盼望的、最丰盛的一场丰收宴了。

  他们是一年新农人不停地辛劳地付出,不停地跋涉和前进,让我们的美丽乡村在今天这桌简单的丰收宴里蕴藏着更多的希望和美好。

  最后来,我们举杯致敬我们的农业,致敬青春,致敬农民!

  (相互邀请声)

  代玉建:也欢迎大家来到我们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因为我们兰考今年打造这个主会场是打造了一个永不落幕的丰收节。截止到10月10号才结束,也就是大家十一国庆节期间都可以来到我们兰考,来我们代庄做客,好吧。

  (举杯相互交流声:来来来,好好……)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