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12月5日,在中牟县2024年高素质农民现代农业服务培训班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刘欣然为狼城岗镇韦滩社区的学员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基本法律常识宣讲,以生动案例与清晰阐释,为乡村法治建设助力。
刘欣然从农民生活中会发生的小事入手,通过“借钱”“借车”“喝酒”“远离犯罪”“维权”这几个方面,运用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案例以及有趣的互动,向学员们讲述了法律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借钱有风险,信用是关键。在讲到“借钱”环节时,刘欣然指出所有借出钱款皆存风险,信用因素是关键。借条撰写极为关键,完整借条应含身份证号、借钱缘由、期限、利息、还款方式等要素,且须借款人手书签名、捺印,注明日期,用自备纸笔书写更佳。以展现错误案例为导线,引导学员们思考,同学员们在沟通互动中厘清正确的借条写作方式。
借车务必谨慎,莫因疏忽惹祸上身。刘欣然立足百姓身边借车出事真实案例,向学员讲述借车之后如发生意外后责任归属判定,以及机动车所有者或管理者在明知车辆缺陷、借车人无驾驶资格或不适驾(如酒驾、疾病影响、驾照过期、未成年等)情形下出借,若引发事故需担责。
文明酒桌行为,规范社交饮酒界限。刘欣然提到强迫性劝酒、明知不能喝仍劝酒、未护醉酒者、未阻酒后驾车致事故等情况,劝酒及组局者难辞其咎。因此在生活中,人们应当为酒桌行为敲响法治警钟。
守护自身合法权益,筑牢乡村安全防线。讲解过程中涉毒、危害国家安全、诈骗、敲诈勒索、侮辱诽谤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被重点提及,强化民众法律敬畏,助其精准识别犯罪陷阱。
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者托底,提升民众依法维权底气。纠纷解决途径上,和解、调解、投诉、仲裁、诉讼多元并存,实现公平正义可及,彰显法律人文关怀,为乡村和谐稳定注入持久动力,推动法治精神扎根乡村土壤、枝繁叶茂。
在农村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和宣传,能够提升农民法律素养,增强村民法治观念,以理性合法方式处理问题,明晰法律的界限,促进乡村和谐稳定,为乡村经济振兴筑牢法治根基。(王君杰 张丽莎 李欣茹 吴飞/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