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你说理⑩:中国上古大洪水的发生、治理与哲学进步

2024年09月24日10:12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5年来,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首倡地、千年治黄的主战场、黄河文化的孕育地,河南如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如何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河南该怎么干?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动专家学者,推出特别策划《“河”你说理》,致力于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道理学理说深说透。

8295431794292028

据历史记载与气候考古,在中国上古时期气候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伏羲女娲至颛顼时期,时间约在6500年前至4300年前,气候温和,风调雨顺;第二阶段,颛顼至帝喾时期,气候变动剧烈,总体变冷;第三阶段,帝喾至帝尧时期,气温开始恢复,大量降雨,形成长期大洪水,经过近百年治理,最终治水成功,并形成洪范五行的哲学思想。

一、伏羲女娲至颛顼之大暖期

距今约10000年至8000年前,北半球的气温开始升高,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农业获得大发展,人口滋生,社会有大进步。距今6500年左右,伏羲女娲治理天下。伏羲都于陈之宛丘,今河南淮阳。女娲都于中皇山之原,今西华县西。《列子•汤问》记:“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淮南子·览冥训》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女娲补天后,和春阳夏,风调雨顺。四极是大地之南极、北极、东极、西极。四极之内是谓天下。女娲确立大地之四极,则天下观念形成。

至距今5000年前后的神农氏时期,风调雨顺,是农业大发展的时期。《尸子·君治》记:“神农氏理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谓之神雨。”这种风调雨顺的农业生产一直持续到距今约4300年的帝颛顼时期。

二、颛顼至帝喾之降温期

帝颛顼时,天下气候骤变。《列子·汤问》记:“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共工氏撞断西北方的天柱不周山,使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从天文学上讲,应是有小行星坠落至西北方向,使地球轴线倾斜,并引发地震,气候巨变,河流改道。

《淮南子•兵略训》记:“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水害即洪水灾害。由此可知颛顼时已有洪水灾害,但规模不大,不及后来的尧舜时期洪水大。共工是官职名,不止一人,此共工与尧舜时的共工非一人。

这一时期,主要是气候变冷,降雨不均。气候考古方面,据吴文祥《中国龙山时代(5.0~4.0kaBP)气候变化》等的研究结果,距今约4300—4000年前,北半球及中国境内有一次显著的降温事件。这一时期的冰芯、湖泊沉积、树木年轮、黄土、孢粉、古土壤等,记录到的气候环境变化较为一致。

据田家康《气候文明史》,在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德时期的谢克纳遗址中发现厚达60厘米的火山灰层,推测其发生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354年。火山喷发能引发气候变冷。这与颛顼时代相当。

据姚檀栋《敦德冰芯记录与过去5Ka 温度变化》,中国祁连山敦德冰芯氧同位素变化数据显示,在距今4500—4000年前有显著的降温。

据哈维•韦斯(Harvey Weiss)《较近的干旱时期》的研究结果,格陵兰冰芯(GISP2)的EOF1值显示,在公元前2215—前1940年气候发生了突变。年代误差为1%。美国西南部内华达州的树木年轮数据显示,树木年轮环宽从公元前2278年左右开始下降,至公元前2248年左右到达平均值,继续下降,到公元前2170年左右达最低点,然后在公元前2056年左右返回到平均值。

以上这些研究表明,在距今4300—4200年北半球及中国的气候确曾出现剧烈降温,在公元前2170年左右气温达最低点,在公元前2056年左右气温回升至平均值,持续约200年左右。

三、帝喾至帝尧之大洪水时期

帝喾即《山海经》里的帝俊,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南。帝喾后期,气温有所回升,降雨开始增多,平原已开始内涝,不再适宜生活。帝喾崩,葬于高辛,今商丘市睢阳区南高辛集。子鸷即位,史称帝鸷。其都城无载,或都于大夏之平阳,今山西省襄汾、侯马一带。帝鸷在位九年,才能平庸,诸侯废之,立其弟放勋,是谓帝尧,都于平阳,今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根据今本《竹书纪年》,帝尧元年丙子是公元前2145年。

帝鸷、帝尧之所以迁都山西省陶寺,是因大洪水已经开始,华北平原已不可居住,而山西省地势较高,经过治水,还有临汾盆地可以耕种,以供给帝都。

据考古发现,龙山时代诸多城址,如河南省登封王城岗城址、焦作市博爱县西金城城址、焦作市温县徐堡城址、辉县市孟庄城址,山西运城市绛县周家庄城址,长河流域的良渚城址、石家河址,等等,皆毁于这次大洪水。其中河南省辉县市孟庄城址位于椭圆形台地上,被西北侧太行山下来的洪水冲毁,洪水冲破西城墙,冲开的缺口至少有15米宽,下切入生土达1.5米左右,在城内冲出一条东南向的深沟;城壕淤泥有2—3米。至二三百年后,该城才重新有人居住。这是长期大洪水造成的。可见当时大洪水之猛烈。不是仅黄河、长江有大洪水,而是普遍地暴雨,普遍地洪水泛滥。

如《尚书•尧典》记:“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孟子•滕文公》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淮南子•齐俗训》记:“时,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

《淮南子·本经训》说:“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廛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鸿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是以称尧舜以为圣。”

根据今本《竹书纪年》,帝尧十九年命共工治河,是公元前2127年。共工治水42年,没有成功。帝尧六十一年,公元前2085年,罢黜共工。四岳推荐崇伯鲧。鲧用壅塞法治河,治河八年,又没有成功。帝尧六十九年,公元前2077年,罴黜崇伯鲧。

当时尧为天子,舜执事,禹为司空。帝尧七十五年,公元前2071年,命司空禹治河。禹用疏导法,使高的地方更高,低的地方更低,以行洪水。

《尚书•益稷》记大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浍距川。”

《尚书•禹贡》说:“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遂公盨铭:“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迺差地设征,降民监德,迺自作配饗民,成父母。”

今本《竹书纪年》记,帝尧八十六年,公元前2060年,司空禹入覲,贽用玄圭,报告治水成功。禹治水十三年。从帝尧命共工治水算起,至大禹治水成功,共86年,可见治水时期之长。

四、大一统帝国的治水分工

据《禹贡》载,治水的范围是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治理的大河有黄河、长江、济水、淮水、泗水、汾水、渭水、弱水、黑水、沣水、泾水、伊水、洛水、瀍水、涧水、汉水、沱江、岷江、澜沧江,等等。

当时,大一统帝国已经形成,治水是第一要务,在各地民族都有分工。其中,三苗居于今湖南,湖北南部,面对浩浩荡荡的长江洪水、汉江洪水等,没有信心,故拒不执行治水任务,令大禹非常恼怒。大禹治水成功后,率军伐三苗。三苗被击败,一部分逃向贵州,一部留在原地,一部被迁至三危,今甘肃境。据《穆天子传》记,在周穆王西征时,甘肃境内还有三苗族。

五、洪范九畴哲学的形成

《尚书•洪范》箕子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据箕子讲,洪范九畴哲学不是尧舜禹所创,而是天帝传给大禹,令其依法治水。洪范九畴包括:一曰五行,二曰敬用五事,三曰农用八政,四曰协用五纪,五曰建用皇极,六曰乂用三德,七曰明用稽疑,八曰念用庶征,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五行,即水、火、木、金、土,至今还在使用。五纪:岁、月、日、星辰、历数。清华简《五纪》作“日、月、星、辰、岁,唯天五纪”。

清华简《五纪》说大洪水时,纲纪混乱,天帝震怒,乃赐《五纪》,平息洪水。内容有:五德、四维、四荒、天下之時、天下之度、天下之正、天下之章、正民之德、建正、十二岁、二十又八宿,等等。

《五纪》只是洪范九畴之九分之一,若非发现清华简《五纪》,人们还不知洪范九畴的具体内容与理论体系这么完备,而《尚书·洪范》只是总纲。洪范九畴对后世中国的哲学影响极大,是中国哲学的理论基础。

总体而言,距今4300—4200年的降温事件与之后的大洪水,对当时的中国龙山文明都造成严重冲击,阻碍了中国的文明进程。帝都从河南省平原地区迁至山西省陶寺,只是大洪水时代的无奈选择,并非陶寺是天下之中、最早中国。经过近百年治水,中国人不仅战胜了洪水,还建立洪范九畴哲学体系,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从哲学上来说,是人类的进步。

【执笔:尹松鹏,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黄河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课题组长:李立新  课题组成员:郭海荣、孔令环、靳瑞霞、秦玉、尹松鹏、卢冰、马培红、任梦一、张洪艳、范先立】

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