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丨中原文化道德观的当代价值

2024年06月14日07:22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吴永辉

  5月5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其间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的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点从未改变,那就是我们和平良善的本性、博大包容的胸襟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它根植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生长于中国人民的灵魂深处。这一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道德智慧和伦理精神的核心意蕴。根植于中原土壤的中原文化道德观是中华民族伦理文明的重要源头,崇尚中正中和、仁爱良善、道义正义。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推动中原文化道德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原智慧。

  中原文化崇尚中正中和,“执两用中、守中致和”

  中原地区的上古先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体认到“中”“和”的价值意义,发现“中”“和”与“好”“对”“行”“成”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把追求“中”“和”的思维和行为方法贯彻到修齐治平的价值实践中。从尧舜“定国名为‘中’”开始,“大中之道”就成为国之大德。《尚书·洪范》明确提出关于治国安邦的“中道”,核心意蕴是“无偏无陂”“无偏无党”,即超越个人偏好,中正无私、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奉行中庸之道的目的是实现“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理想社会治理状态。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崇尚中正中和的道德观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教导人们顶天立地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中正中和的道德观塑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平性、包容性,孕育了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以及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统一特征。在新时代,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实践为基,赋予中正中和道德观以新时代的特征。在国际关系上,我们秉持“互相尊重”“各美其美”的中正立场、追求“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文明互鉴,构建“行合趋同”“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在国家与社会治理上,我们致力于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和”前景,建设交融包容、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原文化崇尚仁爱良善,“仁者爱人”“亲仁善邻”

  产生于中原地区的儒家学说观发源于周礼,形成于孔子,仁是儒家道德观的核心范畴。在几千年的农耕劳作和生活中,“仁爱”逐渐发展为中华传统伦理文明的核心理念,铸造了中国人民仁爱良善的精神气质和行为选择。孔子在《论语》中阐释了仁爱的两重价值意蕴,在积极意义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消极意义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进一步提出“仁则荣,不仁则辱”,把仁义看作人与禽兽相区分的标志。在诸子百家争鸣、融合的思想演进中,崇尚仁爱良善的道德观内涵进一步发展,表现为个人层面“克己复礼”“厚德载物”的律己品格,社会层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互济精神,国家层面“以民为本”“有余以奉天下”的治理理念,国与国之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共处原则。汉以来,进一步确立了以“仁爱”为核心价值的国家政治经济结构和德法秩序,为实现中正中和、协和万邦的理想社会注入具体的制度路径,即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仁政”,践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到最终达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中原文化崇尚仁爱良善的道德观体现着“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和“亲仁善邻”的道德价值追求和境界,是中华文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的基本伦理原则。

  新时代的仁爱道德观摒弃了传统伦理维护封建特权等级秩序的糟粕,被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底蕴,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仁爱观,既延续了仁和良善的精神品质,又展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和平发展的中国道路、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理念等内涵,为超越西方“普世价值”、倡导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行动、中国方案提供价值支撑。

  中原文化崇尚道义正义,“惟义所在”“舍生取义”

  如果说中正中和提供了中原文化道德观的价值目标,仁爱良善提供了中原文化道德观的价值路径,那么道义正义则是中原文化道德观的价值标准。作为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义”通过人们心理的价值评价和自我规约,作出正不正当、应不应该的合理判断,从而正确处理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以及国家与天下等各种利益关系,做到“见得思义”“义然后取”、有舍有得、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义”作为道义正义的价值标准,是高于生命的存在,即要“舍生取义”。“义”有三重境界,即明末清初王夫之提出的“一人之正义”“一时之大义”“古今之通义”,大致可以理解为从维护个人正当私利之正义,到追求民众共同利益之大义,再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之通义。三者冲突之时,“不可以一时废千古,不可以一人废天下”。从公私之辨延伸到“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中原文化崇尚道义正义的道德观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倡导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伦理精神之源。

  当崇尚道义正义的道德观遇上了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价值观,两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结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追求公平正义的制度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国家正义、社会正义和个人正义的内容。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与国和平发展,超越了西方现代文明个人主义道德观,凸显中原文化道义正义观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时代价值。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