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振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永乐
“高校作为文化重地、人才高地和育人基地,在深入发掘研究地方历史文物、文化艺术、风土民俗、文化遗迹等方面具有优势。河南师范大学聚焦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协同合作的文化研究平台,为文化强省建设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了师大力量。”4月29日,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玉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一所底蕴深厚、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将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作为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的重中之重,组织精干力量投入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
杨玉珍介绍,2022年9月,学校成立了河南兴文化工程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在文化研究领域有底蕴、有特色的10个相关学院,统筹推进兴文化工程相关工作,单列专项经费支持文化研究和成果出版。持续加强文化研究人才梯队建设,构建学科领军人才领衔、青年拔尖人才深度参与的学术团队,帮助青年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青年学者逐渐成为承担兴文化工程项目的主力军,在文化传承中走出一条人才传帮带的新路。
两年来,河南师范大学结合自身研究优势,积极优化资源,瞄准关键领域,培育文化研究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个,获批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项目39个,获批总数在河南高校中位列第二。依托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文化研究类高水平论文40余篇、高质量研究报告8项、专著类书稿15部,逐步形成了“甲骨学研究”“经学研究”“中原文献整理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河南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与研究”等文化研究特色领域和团队,涌现出一批活跃在文化研究一线的知名学者。
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方面,学校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集合考古学、文物学、古文字学、智能计算科学等学科,组建了甲骨智能计算文科实验室,成为兴文化工程实施以来学校重点突破的一个新的前沿领域。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李雪山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报纸杂志发表学术文章11篇。
在历史典籍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河南红色资源研究方面,学校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丁永祥教授主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怀梆剧本整理与研究》目前已初步完成书稿;“红色文化研究”团队撰写完成了《河南红色故事集》初稿,编写出版了《红旗渠精神》读本……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兴文化工程正在河南师范大学蓬勃开展。
杨玉珍认为,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河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蓬勃生机,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与底蕴,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了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兴文化工程的实施点燃了河南师范大学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助推器”,为学科起高峰注入了科研新动能。“学校将站在师大百年新起点,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中长期研究领域建设和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培育,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自然科学交叉渗透、融合创新,同时打破社会科学单打独斗的科研模式,变‘个体作战’为‘团队作战’。”杨玉珍表示,学校还将探索实施学科领军人才特区体系,在人才聘用、项目培育、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赋予学科领军人才更大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