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记者 何敏
大美青海,群山郁郁葱葱,江河清丽澄澈,处处绿潮奔涌。
绵延万里、泽被华夏子孙的黄河在此发源。
从海拔4000多米青海巴颜喀拉山脉中犹如小溪一般的涓涓细流,到水波浩渺、水色翠碧的“天下黄河贵德清”的旖旎风光,再到山峦巍峨、峡谷险峻的禹王峡,也就是黄河流经青海省的最后一道峡口,黄河一路汇聚溪流湖泊,奔腾不息。
在青海境内,黄河总长1694公里、占河流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省境水量264.3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径流量的近50%。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扛牢源头责任,强化干流担当,从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重点工作等方面全面发力、系统施治,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有黄河源头姊妹湖——鄂陵湖和扎陵湖。当地牧民索索说:“原来这里湖水干涸、牧草干枯。现在变化很大,草绿了、水清了,野生动物也多起来了!”
青海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作为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关键抓手,高质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推动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积极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多年保持在96%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100%。高原旗舰物种雪豹达1200只左右,藏羚羊由原来的不足2万只增加到7万多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黄河源头徐徐展开。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产业园区内,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台台白色风机叶片迎风旋转。
在母亲河的滋养下,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果品种植面积达5200余公顷,成为青海高原名副其实的“瓜果之乡”。
青海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全国最大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新能源装机占比、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三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天空之镜”茶卡盐湖、“高原蓝宝石”青海湖……“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