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饺子的发明与他有关 在医圣故里体验“山药当归枸杞GO”

2024年08月20日16:00

来源:中国搜索

“从脉来看,你有点气血不足,平时会不会有疲惫感?”8月18日,来自巴基斯坦的郑州大学留学生珂茉随“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位于南阳市的医圣祠,在这里体验了一把期待已久的中医问诊。

记者了解到,打卡中医药之旅,在来华留学生之间是一种当之无愧的“潮流”。当归、白术、党参……拿到医生开出的药方后珂茉感慨道,不愧是“神秘的东方力量”。

年轻人爱上了“中式养生”,听起了“电子中药”,中医药文化魅力缘何出圈?在医圣张仲景的故里,能找到答案。

药食同源 发明饺子的人是张仲景

走进医圣祠,一对汉风子母阙耸立门前,气势宏伟,阙上彩绘的朱雀仿佛振翅欲飞。穿过大门,高大的医圣塑像屹立其中,两侧长廊上的碑刻、匾额与古朴的建筑群共同构成了医圣祠独特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在这里,仿佛可以跨越1800多年的时空,真切感受到张仲景如何践行着他自少年时“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定为良医”的志向。

“医圣祠是东汉时期医学家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祠内有历代名医石刻画像碑廊,馆藏器具文物104件(套)、古籍书刊文献1万余册,其中白云阁本《伤寒杂病论》木刻版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医圣祠讲解员程静思介绍道,“医圣”二字,除了称颂张仲景的高超医术和传世经典,更褒扬他的医者仁心。

采访时,程静思还提出了一个小问题,让张仲景的形象更加跃然纸上——众所周知,饺子是最能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食之一,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那么,饺子是从何而来呢?

“饺子一开始并不叫饺子,原名‘娇耳’,医圣张仲景是饺子的发明者。”程静思说,东汉时期,张仲景告老还乡,正值寒冬,他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蔽体,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为了拯救苍生,张仲景研究出了饺子这道美食,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切碎;然后用面皮包起来,形似耳朵,取名“娇耳”。

“人们食用‘娇耳’后,身体逐渐暖和,疫病也逐渐消退,这个传说赋予了饺子一种神秘的医疗功效,也体现了古人对张仲景的敬仰和感激之情。”程静思说,饺子作为张仲景发明的传统美食,不仅丰富了中华饮食文化,更彰显了中医药文化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讲究辨证论治 中医药文化也有典籍之“藏”

张仲景不仅是饺子的发明者,更是史上第一位“坐堂医”。

据介绍,张仲景在东汉末年任长沙太守,任期内病疫流行。当时官箴规定,太守不得擅进民屋,他摒弃官场戒律,以自己名字冠以“坐堂医生”四字,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日,打开衙门,坐在太守堂上为病人诊脉处方,“坐堂医生”之名由此而来。

此外,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不仅被誉为中医经典,至今仍是中医学习的重要教材。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精选了三百多方记入书中。其中,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麻杏石甘汤等著名方剂,疗效可靠而且显著,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张仲景博物院副院长刘海燕说,《伤寒杂病论》之所以被称为中医经典,还在于它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辨证”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分析判断病人的证候;“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诊疗看重整体、着眼于‘病的人’,而不是看重局部、只关注‘人的病’,从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刘海燕解释起为什么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医药的发展影响深远。

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到什么是中药材、什么是药方、什么是中医后,来自埃及的郑州大学留学生贝尔也展露出了十足的兴趣,在他看来,中药能够让草本植物发挥出药效的作用,这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智慧。

“张仲景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医学先驱,被后世尊奉为‘医圣’。”刘海燕说,张仲景不仅在医学上做出了卓越贡献,更以其崇高的医德和人文精神,成为后世医者学习的楷模。

圈粉年轻人 医圣故里就能体验“山药当归枸杞Go”

意识到中医在年轻人中走红后,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如中药咖啡、阿胶奶茶、艾灸、中药香囊等等。

南阳也不例外。记者留意到,南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与本草茶饮相关的饮品店。

刘海燕介绍道,南阳作为张仲景的故里,更是在推动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南阳的中医药产业园和中医药文化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研究者。

“南阳作为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正在全力推动中医药的强市战略,建设医圣文化园,打造全球中医圣地,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刘海燕说,近年来,南阳不仅在中医药的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在创新方面不断突破。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只有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才能让古老的中医药学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中国处方”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董蕾 马绍坤 赵汉青)


编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