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窟龛2345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90余块、佛塔近80座……8月16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共同揭开千年石窟的神秘面纱,领略其独特的风采与魅力。
据了解,自北魏始,开凿佛教窟龛于伊阙西山,唐代延续雕琢,遍布东西两山,龙门地区遂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历经1500多个春秋,龙门石窟的数千佛窟和十万法像沿伊水两岸次第铺开,将文化与传承烙印在历史的年轮中。
8月16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陈梦雨 摄
“龙门石窟的开凿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和北宋,大规模断续营造400余年。”龙门石窟金牌讲解员马丁向采访团介绍,作为北魏和唐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龙门石窟是中国唯一具有两个王朝皇家风范和皇家色彩的石窟,在中国石窟中独具特色。
其中,在龙门石窟宾阳北洞,一座“特别”的窟龛吸引着不少游客驻足仰望,感受着那跨越时空的微笑与凝视。正如来自濮阳市的王女士所言:“无论我从哪个角度仰望,大佛都仿佛在凝视我,朝我微笑。”这种心灵的交流,正是这座卢舍那大佛独特魅力的生动体现。
“作为龙门石窟最为宏大壮观且享誉中外的窟龛,大卢舍那像龛开凿于盛唐时期。”讲解员马丁说,造像群以卢舍那大佛为最高,布局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如此巨大的九尊造像同在一窟,世所罕见。整尊佛像展现了盛唐雍容大度、华贵堂皇的皇家风仪,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发展历程中,龙门石窟的雕刻艺术是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一环。2000年11月,龙门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陈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