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安全意识 守护健康成长

2023年07月10日22:42

来源:大河网

  安全是生命的本源、健康的前提、幸福的本质。小学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在当前独生子女家庭占比较高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身心安全承载了家庭的希望、幸福以及社会的希望。同时,随着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安全环境日益复杂,这一特殊的时代发展背景对身心发展正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成长安全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强化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具有现实必要性,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目前,各学校在小学生安全教育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大会在大会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学校宣传栏张贴安全教育相关海报从而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每学期每班不少于1次的安全教育班会活动等。其次,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整体来看受访者的评价得分在2.849分到3.182分之间;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显示,教师对当前的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整体认可度也较低。再次,小学生安全教育实施的问题包括:安全教育理念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安全教育的资源投入不足、安全教育内容未能与时俱进、未形成系统化的多方联动安全教育体系。造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当前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多,而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不强,没有与学校合作形成守护孩子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的家校联盟。此外,学校经费短缺,在安全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教育的效果也无法得到保证。思想认知偏差导致安全教育理念滞后,财政支持不足导致师资与专项资金投入较少,新安全教育能力不足导致教育内容滞后,制度体系不完善制约多方实施联动教育。

  安全问题是学校的重中之重,是学校发展的根基,保证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之下,安全风险复杂多变,向学校蔓延,但大多数风险没有消除在学校的围墙之内,而是随着学生个体转移。小学生的安全问题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他们属于弱势群体,自我保护意识和辨识是非能力有限,校园安全教育问题良莠不齐,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面对叠加的安全风险,传统的依靠单政府或学校的安全风险防范存在失灵问题。因此,动员社会公众参与,既是二十大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破解当前学生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措施。

  通过分析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对策,为学生创设一个稳定、安全的学习环境。为此,本文提出要提升小学生安全教育实施的措施:

  一、“四方联动”全方位保护

  1.加强政府对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支持与引导作用,小学生在意外事故灾害发生时,最容易受伤,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自救自助教育尤为重要。包括加大安全教育专项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

  2.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与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加强对学校和社区安全教育活动开展的指导与监督;落实学校小学生安全教育的主体责任,包括完善多方合作教育的制度。

  3.加强安全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想认知、提升教师安全教育课程教学能力。引导家庭履行小学生安全教育的义务,包括转变思想认识提高家校参与度、强化家长教育与日常行为的示范作用。

  4.倡导社会积极承担小学生安全教育的职能,包括主动强化与学校和家庭进行联合安全教育、引入绩效考核督促社区开展安全教育。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季候性预防教育。

  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预防重点,学校则把这一切都考虑在前,针对季节性变化重点做到预防性教育。比如春季,通过校讯通平台、告家长书、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预防传染病教育;而到了夏季,则积极组织家长、社区义工、主题班会、急救演习,等等各种形式,--来告知学生怎样预防溺水,二来重点巡查周边社区存在的池塘等安全隐患,做到杜绝一-切可能;而到了秋季,则重点对学校安全、周边路道,瓜果农田等方面进行巡视,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冬季气候干燥,学校又重点做好防火以及逃生演练等。这是针对季节重点预防,对于节日学校同样也在积极做好预防,比如杜绝燃烧麦秸以及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等等。让安全教育与学生生活,环境相适应,从而更具有针对性。比如去年春节,学校提倡不点燃烟花,结果那一年学校周边就很少听到鞭炮声,收到周边社区一致好评。

  2.心理性预防教育。

  固然,学生安全有很多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更多是学生心理出了问题,乃至做出自残等极端恶性事件。而中小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因而更需要学校做好引导。恰恰相反的是,这一方面很多学校却被忽视。笔者所在学校则建立心理咨询室和情绪发泄室,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作辅导教师,同时针对特殊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及早辅导,把潜在危险扼杀掉,从而从源头上做到预防,从心理上加强监控,从过程.上做到跟踪,特殊学生特殊对待,确保所有安全隐患消灭。

  3.环境预防教育。

  很多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疏忽,或者姑息造成的。比如有的学校周边有无证摊点存在,学校就立刻给予制止,对于屡教不改的,就联系相关部门给予坚决制止。这是一手硬,当然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教育,教育他们不吃三无食品等等,这有利于杜绝食品方面的安全事故发生。当然,更多校园事故往往是出乎意外,因而这就需要教师捧着一颗心来,在日常教学中做大量细致的工作,重点是养成“眼尖、手勤”等良好习惯,多走走,多看看,多问问,这样就能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从而最终消除隐患。对于图书室、实验室乃至药品保管室等安全管理,更要做到对事对人,注意防火防盗;而对于学校水电,更是坚持月查制度,做到外无接头,用水安全,等等。而学校保安,更是24小时值班,日常巡逻,电子监控更是全方面覆盖,做到无死角。这样通过多方面,多途径,立体式的监控,着重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而是学校安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内外结合寓教于乐

  1.社会安全性教育

  相对而言,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比较单纯,同时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往往对于社会各种诱惑无法抵制,因而在自我的保护意识比较差。但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更是社会见习的场所。因而学校需要重视,做好这方面工作。日常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各种实践活动,积极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便利条件。当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常识,让他们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俗话说:“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笔者所在学校,在这方面就比较重视,平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人身以及意外保险,这样即便万一出了意外,也可以第一时间解决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毕竟这是提高抵抗能力的最佳时机。只要学校在各方面做好周密安排,就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得以成长。当然,参加社会活动不是随意,一来学校坚持严格报批制度,二来学校从安全做起,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不求便利省事,只求安全稳妥。这样学校通过各种社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以及各种演练,让学生更多层次的保护。

  2.突发性安全教育

  学校教育是提高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需要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进行课程体制改革,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内容之中,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方式,加强对教师的相关培训,不断引入新的教育方法,让大学生从课堂上获取更多的安全知识,切实提高小学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发挥社会教育的导向性作用。从学校教育与管理、教师示范与约束、家庭关爱与随访、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完善与救济等方面,建立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五位一体”立体防护网,共同守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成长。(平顶山市石龙区艳伟学校 孙晓萌)


编辑:张龙(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