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校史馆成立于2001年,副处级建制与学校档案馆合署办公,校史馆馆长兼档案馆副馆长。有专职工作人员4人,其中包括校史馆馆长1人,副馆长2人及展厅维护人员1人。随着校史馆的成立,校史馆就拥有了固定场所,建校90周年时的展馆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建校100周年时建筑面积扩建到1100平方米,迁至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广场西侧,逸夫图书馆一楼,位于是明伦校区教学与科研的中心区域。同时,配备有20平方米的校史资料室,作为征集保管史料、实物以及校史研究与展馆内容更新的基地。
目前,整个展馆大致分为序厅(含领导关怀)、历史发展厅、群星荟萃厅及大学精神展示厅等四个展区,除一组“情景再现区”外,设有7块视频播放屏(含1个投影),5处互动触摸屏,1个自动聚音播放器,实物285件,图片838幅等。整个参观展线长385.15米,展现了河南大学11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中序厅使用面积约160余㎡,展线长61米,背投的主题墙上层选择了学校一百多年发展的16个关键节点,主题墙下层是学校三个校区的电子示意图,序厅北侧布展的是省部级以上领导对学校建设的关怀,特别是党中央领导亲临学校的留影。序厅南侧展示的是黄河示意图代表学校位于黄河之滨,学校的发展也如黄河般曲折及聚合,并且点出校名变迁阶段等重要标志。序厅完成了对学校空间轴时间轴的集中展示,作为公共区域常年全天候对公众开放。
历史发展厅使用面积345.21㎡,有参观展线长150.93米。主题为“百年历程展”,展出图片381幅,实物223件。以河南大学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为主线,在办学规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国际交流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将河大一百多年发展历程分为肇始、蝶变、砥砺、振兴等阶段依次展示。其中多次涉及到在工作及学习的科学家的身影,以及折射出来的科学家精神。
群星荟萃厅使用196㎡,参观展线93.82米。中间是四根触摸式柱体滚动显示屏,内容是校内科学家介绍及历届校友毕业合影照;周边墙体展板有200余幅张片,主要内容分为“弘扬科学家精神”与“礼赞教育家风采”两大板块。墙面展板选取河大师生中涌现出来的63杰出的科学家,如中央研究院院士、中科院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欧亚科学院院士等。这些科学家在各行各业做出的贡献是参观讲解中的重点,他们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等感人故事以及在河南大学的求学工作经历更是拉近了师生及参观者与科学家的距离。另外,还有校园中涌现出来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等等的照片及简介。
大学精神展示厅使用202㎡,展线长56.4米。围绕顶天立地的河大精神柱,从五个层面分析了独特的河南大学精神,包括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等五个层面。
在校领导的关怀下,校史馆十分注重建设学生讲解员队伍,常年保持中英文讲解员8名左右;着力培养学生讲解员的能力与水平,要求讲解员熟悉校史,理解科学家精神等。科学家精神与科学精神不同,科学精神是尊重真理和规律的精神,科学家精神是为真理和信仰献身的精神,是探索未知和奉献新知的精神。校史展馆开放以来,每年接待人数都超过万余人次,2020年受疫情影响,期间接待人次也超过八千人次。也有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等专家学者,更多的是各届校友及在校学生。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些精神特质,既有在科学的发生、发展中积淀的品格、方法和规训,又强调社会责任、人文关怀等伦理维度,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文化中物我合一、理实交融的天人观,是仰望星空的真理追求和检视内心的人文关怀的统一。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在长期科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科学家本性的自然流露或延伸。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进程中,经过一代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铸成了中国科学家独特的精神品质和鲜明的文化气质,铸就了中国科学家精神。校史馆正是借助学校展示教学成果宣传河大精神的窗口,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不管是兄弟院校来访,还是大中小学生的研学及社会机关的参观学习等,都会自觉传播着这种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