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淇河,一条被誉为从《诗经》里走出的河流,曾经见证西周卫国数百年的繁华与没落。淇水之畔,众多普普通通的村落中,一个名叫辛村的地方,却埋藏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
1932年,中国考古学家在这里揭开了3000年前卫国的神秘面纱,拉开了中国周代考古的序幕。这个村庄由此永远地被写进历史,“辛村墓地”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坐标点之一。
90年来,考古工作者接续奋斗,用一项项重要考古发现,实证辛村遗址是一处经过缜密规划、功能分区明确的大型都邑性聚落,逐渐勾勒出西周时期卫国政治中心的面貌。11月21日,辛村遗址考古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两周考古学术研讨会在鹤壁举行,世人目光再次聚焦这里,追溯往昔,共同回望中国历史文明的精彩瞬间。
中国周代考古的起点
11月20日清晨,鹤壁辛村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高振龙跟往常一样,吃完早饭便急匆匆地赶往考古工地。望着眼前正在揭露的卫侯墓地,他的心境跟2016年刚刚踏上辛村这片土地时截然不同,他由衷感慨道:“那会儿是‘压力山大’。现在,能够在前辈们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取得新突破,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时间回溯至1932年。正在安阳殷墟进行考古发掘的河南籍考古学者郭宝钧等考古前辈,移师60公里来到辛村,在这里陆续清理了包括8座大型国君墓在内的82座西周墓葬,出土铜、陶、石器等遗物120箱,震惊历史与考古学界,并开启了中国周代考古的大幕。
辛村原属于浚县,后来划归鹤壁市区。文献记载,商代晚期曾迁都于朝歌。郭宝钧一开始倾向于辛村墓地属于殷商文化。但他后来在《浚县发掘述略》中认为,虽然辛村距离朝歌比较近,但从器物形态来看,皆较殷器为晚,再结合淇河历史地理,推断为卫国。
这次“动土”创造了考古界无数个第一:这是河南古迹研究会第一次开展的田野考古工作;这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第一次对周代遗址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第一次发掘到先秦时期的车马坑及各类车马器;第一次认识到西周时期封国国君墓葬的基本形态,进而掌握了一套发掘商周时期大墓的“辛村经验”。
对于从事商周考古的人来说,辛村遗址是如同安阳殷墟般的“圣地”。这是20世纪早期为数不多的由中国人独立主持发掘的遗址之一,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自豪感,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遗憾的是,经历20世纪30年代短暂的考古发掘后,辛村一度被遗忘。
而1932年辛村遗址出土的这批珍贵文物,在抗日烽火中颠沛流离,后又被运至台湾,被称为“浚县彝器”,成为海峡两岸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见证。
在辛村考古发掘之前,辛村遗址曾被多次盗掘。其中,流失海外的国宝级文物“康侯簋”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康侯簋有24字铭文:“王朿伐商邑,令康矦啚于卫……”不仅记载了周王伐商,也印证了康叔立卫的史实。康侯簋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卫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成为当时周王朝稳定东方统治的重要力量。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在辛村遗址考察时说,墓地出土青铜器上的“卫”字铭文,让我们知道了卫国所在,但卫国究竟是什么样子还停留在文献史书上,寻找其都城遗址所在是很重要的考古任务。
从辛村墓地到辛村遗址
在沉默了半个多世纪之后,辛村遗址再次迎来新生。
2016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辛村考古工作队。考古人员积极运用聚落考古的新理念、新方法探索辛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7年为配合鹤壁快速通道拓宽工程,我们首次发现了大量的非墓葬类遗存,我意识到辛村墓地绝非单纯的墓地。”高振龙回忆说。
2018年,考古人员在辛村天桥西发现了制骨作坊,在福兴寺南发现横跨西周、东周两个阶段的铸铜作坊区,灰坑内发现陶范及炉渣,出土陶支垫、陶拍等大量制陶工具。
“灰坑里出土许多铸造青铜鼎的陶范,这是一个重要迹象,出陶范的地方肯定离都城所在地不远,卫国都城应该就在辛村附近。”李伯谦说。
铸铜及制陶、制骨作坊区等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重大考古发现表明,辛村遗址不仅仅是一块墓地,而是一处具有都邑性质的超大型聚落,这完全印证了高振龙的想法。
大胆设想,小心求证。2020年,考古人员首次对遗址涉及的淇河北岸开展大规模考古勘探,找到了1932年发掘墓葬位置。结合调查与勘探,确认遗址面积近10平方公里,是豫北地区西周时期最大的一处聚落遗址。至此,辛村墓地嬗变为辛村遗址,成为大家的共识。
惊喜不止于此。经过国家文物局审批,2021年首次开启了对辛村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清理出多座铜器墓及玉器墓,首次清理出两座完整的铜器墓。发现殷遗民贵族墓葬,发掘出鼎、簋、鬲、爵等11件青铜礼器,这是辛村遗址发掘90年来出土青铜礼器最多的墓葬,也是该遗址保存最为完整、随葬品最为丰富的西周早期单体墓葬。新发掘出一组两座卫侯夫妻合葬墓及对应车马坑,墓主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某代卫侯及其夫人。同时,还勘探出两组新的卫侯墓,代表着三代卫侯,将对完善卫侯世系,研究周代姬姓诸侯国墓葬形制提供翔实资料。
“卫国疆域包括了今天的豫北、冀南、鲁西一带,其都城所在地辛村遗址,取代了因商末周初的战火而遭废弃的安阳殷墟,一跃成为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认为,目前辛村遗址一系列重要发现,为解决朝歌问题、周初卫国始封地、卫国都城地望等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赓续文脉绽放时代华彩
地理的淇河很短,文化的淇河很长,从《诗经》深处,流淌至今。
在淇河边载歌载舞的卫国人的生产、生活空间在考古人的努力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得到关注。
在多方努力下,2019年,辛村遗址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辛村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辛村临时性考古大棚建设等有条不紊地推进。
经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鹤壁市辛村遗址保护条例》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辛村遗址范围很大,具有与现代村落叠压、埋藏浅等特点,极易受到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的干扰破坏。《条例》着重对“打井、采砂、取土、开挖基坑、基槽、沟渠等”以及“种植危害遗址安全的深根系植物”等行为予以禁止,并设立相应罚则。
淇河是当年卫国人的生命河,也是今日鹤壁人民的母亲河。鹤壁市加强对河流的综合治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各种方式再现《诗经》中的淇水美景。
2022年2月,辛村遗址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16条文化主题路线之一,希望更多游客在这里感悟中国考古学的生动实践;谋划推进辛村遗址数字化展示项目,对遗址文物发掘保护展示大棚进行数字化设计,通过全息投影、VR/AR等现代数字化技术,对墓葬区、铸铜作坊区、制骨作坊区等遗址发掘成果进行数字化建模,全方位展示西周时期诸侯国王陵风貌及手工业文化,与安阳殷墟形成商卫文化链条,让游客在河南读懂夏商周文化。
留住文化之根、守住历史之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魂聚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今年8月23日,依托辛村遗址建立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豫北文物整理基地正式开工建设。“我们将通过豫北文物整理基地这一平台,以鹤壁为中心,以点带面,辐射豫北地区,围绕文明起源、商周青铜文明等重大学术前沿课题,在一批关键性遗址取得突破性的重大考古发现。”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说。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悠悠淇河至今吟唱着3000年前的“郑卫之音”。
90年薪火相传,考古人继续在辛村的土地上默默耕耘,努力让神奇的卫国“活”起来。
新时代,新征程。淇水河畔,不断创造出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