甗(yǎn),蒸食器,由甑(zēng)和鬲(lì)上下两部分组成,有的是连体,有的为分体。早期有陶制,商代出现有青铜制,作为礼器一直流行至汉代。
方甗,春秋时期青铜器食器,通高49厘米,重16.38千克,2002年河南平顶山叶县许国国君墓出土,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方甗为甑、鬲分体而铸,再扣合而成。甑部为长方形,口长49.3厘米,口宽31.2厘米,腹深22.6厘米,窄平折沿,方唇,壁斜直下收,一对弯曲形附耳各有一对横梁与器壁相联接,平底设三组平行细线式镂孔作为甑箅,外底周边凸出一周较薄的小榫,且底边正背面中心各设一个向下的拇指形凸饰,以便与鬲口沿预设的凹槽相扣合。甑内中部设一竖向薄隔板将内腔分为左右两半。鬲也为长方形,口部长37厘米,宽27厘米,高26厘米。窄平折沿中间有一周凹槽,有附耳与甑耳相对应,鼓腹,蹄形足。甑、鬲腹部各饰一周凸箍式弦纹装饰。方甗器型高大,隔板设置较为罕见。
铜甗出现于商早期,西周早期开始出现方形甗,并且直至春秋后期,甗均为连体式。甗是一种蒸饭器,相当于现代的蒸锅。上部的“甑”用于盛放待蒸的食物,甑底往往有箅,箅上有通气的孔;下部为“鬲”,用以盛水煮沸。沸水产生的水蒸气透过箅,将甑中食物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