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那一场千里奔赴的永别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李可孝 刘淼 董振霞 杨靖 通讯员 焦玉星
焦裕禄与妻子徐俊雅的合影
石门,古桥,长河。还有漫天飞雪中,那惊天动地的一跪。
这一切发生在1964年的春节,焦裕禄回乡过年。这是震动乡里的大事件,人们欢天喜地,却不知道结局早已预定:这次回乡,竟是一次千里奔赴的永别。
2022年初夏的一场小雨,浇湿了北崮山村的一个农家小院,也再一次浇湿了赵新爱的心。80岁的老人衣着整洁,精神十足,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她身后墙上的镜框里,挂满了焦裕禄的照片,时时提醒人们注意一下她的身份:焦裕禄的侄媳。
“这一辈子,没见过那样的官。”在老人的讲述中,过往如昨日重现。我们努力走向记忆的深处,回望一个县委书记留给家乡的最后瞬间。
焦裕禄侄媳妇赵新爱接受记者采访
赵新爱家中挂着焦裕禄的照片
一直没有等到的红包
1964年,赵新爱22岁,刚和焦裕禄的侄子焦守中订了婚。
大年初二,焦守中来到泉河村,告诉她二叔(焦裕禄)回家过年了,让她去见见长辈。初三一大早,赵新爱就把自己打扮好,赶到北崮山村,走进焦家院里,看到家里聚了不少人,可就是不见焦裕禄,一问才知是出门去给村里长辈拜年了。直到11点多,焦裕禄才回来。“见二叔第一眼,我就觉得很特别。印象中的‘大官’应该是穿着非常气派的,怎么着也是衣锦还乡啊,可他穿得还不如俺们村里人穿得好呢。”赵新爱如此描述,“一条已经掉色的蓝裤子外面裹着一件灰色棉大衣,头戴三扇的棉帽子,脚踩老头鞋,如果不是提前知道,我说啥也猜不到面前站着的居然是一个县委书记。”
这次见面有些糟糕,但还有更糟糕的。这次来焦家,赵新爱还带着自己的一个小心思。来之前,小姐妹们提醒她,第一次上门,长辈是要掏红包的,而且,那么大个“官”呢。于是,赵新爱一直满怀期待。可是,初三,没动静,初四,没动静,初五,还没动静……初六下午,已经沉不住气的赵新爱决定不再等了,打道回府。“我对象还很奇怪,问我为啥不再住两天,但我也有‘骨气’啊,一直没说是因为红包的事。”
讲到这里,老人的表情看上去有些羞愧。她说自己当时觉悟不高,心小,眼界低。“其实我也不是想要多少钱,就觉得空手回去,在小姐妹那里没面子。”
在重情尚礼的博山,久别还乡的二叔,何以如此“抠门”?
谜底在焦裕禄去世后渐渐揭开。赵新爱从广播里知道,二叔平时的工资大多都陆续接济给了贫困的老百姓,甚至到乡下调研,连衣服都留给了人家。“后来听奶奶(焦裕禄母亲)说,当时二叔还是找人借了300元钱才回家过得年。他哪里有钱给我发红包呢?”
“他哪里有钱给我发红包呢?”这话落到一个县委书记身上,就那么真实地发生了。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无与伦比的困苦,却又无与伦比的富足。
记者参观焦裕禄纪念馆
记者探访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离别一场戏取景地
“其实一天一个鸡蛋就够了”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终没熬过病魔,英年早逝。
消息传回崮山时,赵新爱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过年见二叔时,就察觉到他的脸色不好看,原来那时已是肝病晚期。“后来,二妹焦守云告诉我,二叔在那次回来之前,就嘱咐孩子们不要跟奶奶(焦裕禄的母亲李星英)提起他的病,有人问起他脸色不太好看时,他也只说是在兰考风吹日晒把脸晒黑了。”
她还后知后觉地知道,二叔这次回乡,是确知自己时日不多,专程千里,和奶奶作个最后的告别。
常年的劳累过度加上营养不良,严重侵蚀着焦裕禄的健康。早在洛矿工作时,焦裕禄就种下了肝病的种子,甚至一度病情严重,他不得不请了一段时间的病假。
后来,时任开封地委书记的张申曾对焦守云感慨过:“娃娃,我这辈子做了件好事,把你父亲派去兰考,他让兰考变了样。可这又是件坏事,兰考太苦了,如果我早知道他身体这样,说啥也不会派他去。”
这本就不是一道选择题,因为在焦裕禄那里,只有一个答案。他是这样对组织说的:“我很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去,越困难越锻炼人。”
赵新爱与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一个在博山,一个在郑州,两人一直保持联系。焦守云跟她聊天,经常提起这样一个细节:开会时,焦裕禄总是不扣上衣的第二三颗扣子,方便自己伸手进去摁住肝部,缓解疼痛。再后来就用茶杯盖、鸡毛掸子……疼随时来,他就顺手拿来顶。
2019年,一位省领导来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当看到这一部分时,这位领导说:“这病我知道。一不能太劳累,二不能有压力,三要吃好饭。其实一天一个鸡蛋就够了。”
“一天一个鸡蛋”,焦裕禄做得到。在洛矿,他的工资是每月170元,后来去兰考,工资降到130元,每天一个鸡蛋仍能吃得起,
他又做不到。在洛矿,为了研究那台提升机,他在车间睡了一个月的板凳,家都不回。在兰考,他把吃鸡蛋的钱都省给了那些他心中放不下的老百姓。
赵新爱家中挂满与焦裕禄相关的照片,透出浓浓的家国情怀
“我80岁了,最大的心愿还是入党”
1964年10月,赵新爱嫁入焦家小院,这其实是一次“爽约”。
赵新爱绝对算是出类拔萃的新青年。18岁时,她已是村妇女主任,而且正积极要求入党,前途一片光明。那个没有红包的春节,焦裕禄把她叫过去聊天。“其实聊得不多,说的都是工作的事儿。一再叮嘱我要好好干,认真完成上级安排的每一项工作。”赵新爱深受鼓舞,也当场向焦裕禄坦白了自己心思:“当时我就向二叔表决心,先入党,再结婚。”
这个承诺没有实现。是因为二叔,也是为了奶奶。“二叔过世那段时间,奶奶明显有些撑不住。那时家里人手少,我也还没过门。”
“入党还是结婚”的想法如何在心里纠结,老人没有讲。也许在一些夜晚,她在想着自己是奔赴前程还是回归家庭;也许在得知二叔过世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放弃自己的诺言。当1964年10月,赵新爱提前嫁入焦家,来到奶奶身边,一伴8年,陪她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在奶奶身边的那段日子,赵新爱零距离感受着焦裕禄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1966年2月7日,当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共同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全国时,崮山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村庄也一夜成名。此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青年一波一波地前来瞻仰焦裕禄故居。“每天早上,奶奶就搬着南屋里的那把罗圈椅,坐在院子里,给那些热血沸腾的年轻人讲二叔的故事。每天要接待几百甚至上千人。”
这是焦家小院的高光时刻。穿越60年的时空,我们把目光拉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场景。一群又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种的少年,簇拥在一位老人身旁,目光清澈,面色潮红,满心崇拜,一脸虔诚。
从奶奶身上,赵新爱深深感受到什么是母爱。
“奶奶说,当年二叔被日本人抓到县城的时候,她放心不下,几乎隔一天就跑一趟县城。后来二叔到了洛矿,奶奶也去洛矿,二叔到了兰考,奶奶也去兰考,几乎每年都要带上腌好的香椿、咸菜,裹着小脚,翻山越岭去看二叔。”儿行千里母担忧。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1971年,奶奶离世。赵新爱成为焦裕禄精神在焦家小院的传承人。几十年来,她演讲过几百场,并成为了焦裕禄纪念馆的荣誉讲解员。
老人家里墙上的相框里,有两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一张是毛主席接见焦守云,另一张是焦裕禄与爱人的合影。上面的焦裕禄,英俊儒雅,光彩照人。
焦裕禄,已融入了赵新爱的生命之中。而她依然不忘当年系下的那个心结:
“我80岁了。最大的心愿,还是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