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先民发长散乱、不便劳作,便取长“针”将发别起,这种长“针”就是后来被称为笄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新石器时代已有骨制的发笄。
青玉筓,商代晚期发饰,通长16厘米,直径约0.8厘米,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玉筓保存完整,青玉质,体呈圆锥形,素面,筓顶一端上有扁榫。
商周时,男女都以插笄来标志着成年,《仪礼》记载:“女子年满十五,梳髻插笄,表示成年,可以许嫁,并举行仪式,称为殷抢裼。”汉代以后,簪子的佩戴不再被严厉的礼仪制度约束,发展形式繁多,装饰也更为丰富。这件商代青玉筓的出土,展示了我国商代琢玉的基本技艺,和商人择玉上的审美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