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俗称瓦头,是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起着保护木质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
飞鸿“延年”瓦当,秦瓦当,直径14.5厘米,灰陶模制,为圆当有窄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当面有一减地浮雕的鸿雁,伸颈展翅尾呈剪刀状,头颈挺直为中轴线,将篆体隶书“延年”二字隔于两侧,是秦代的典型特征,有意将画面一分为二,用乳钉补白,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美感。
用“鸿雁”及“延年”二字来装饰瓦当、表示秦朝统治者的壮志凌云及江山宝座代代相传永不衰败。它是研究古代瓦当艺术、书画艺术及思想文化的良好实物资料。
虎纹瓦当,西汉时期,直径18厘米,泥质灰陶,圆形,有宽厚的边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当面中央有大乳丁,乳丁下方有昂首张口、凸背翘尾的斑虎,背上后方有一云勾,似在踏云而行。此当造型浑朴、端重,采用减地浮雕的艺术表现手法。题材取自天文图像中的白虎星,并融进了山林猛虎的形象,把一个腾云驾雾、猛如狂澜之势的虎拟写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浑朴、刚健苍雄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