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防汛救灾进行时·人民至上

2022年06月06日07:07

来源:大象新闻客户端

防汛救灾进行时•人民至上——记者直击新乡卫辉城市内涝群众转移

  《防汛救灾进行时•人民至上——记者直击新乡卫辉城市内涝群众转移》文稿

  记者王文斌:大家好,我是大象新闻记者文斌,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不到两公里的位置。那么可以看到,就在这个医院两公里之外,已经是非常的拥堵了,道路只留下特别窄的一条路在进行通行。那么这也是我们这一次之所以让大家让开救援通道的一个原因。在这边其实有特别多的救援的人员,还有相关的医院里面的病人家属,都在这里焦急地等待。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这边已经是组织了非常多的足够的冲锋舟和操舟员,在进行救援了。现在来说,相对来说,救援的人员上和物资上已经是相对来说比较足够的了。问题就在于,现在这个道路上可以看到,我往这边走一走,这个道路上基本上已经是完全堵死了。所以道路这个情况,就造成了我们受灾的医院的群众也好,还是我们的病人也好,他的转移……

  救援人员:加油!加油!新乡加油!加油!加油!新乡加油!

  记者王文斌:加油!就造成了很大的一个转移的困难。所以说,如果不是特别有必要的话,就不要再往这个现场来了。现场这边的情况已经是拥堵的,造成了转运的不方便了。

  那么我现在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这个道路已经是完全封闭了。我今天其实从这个……今天下午我一直都在这个现场,但是现场是一点信号都没有的。并且这个市区的道路是非常的,不太稳定,有的道路是积水有一段,然后又有路面,又有一段积水。对于这样子的道路,其实也是给救援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现在可以看到,卫辉这一块,这应该是从医院里面转移出来的病人或者说受灾的群众。这是一位老人。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呀?

  群众:沿淀街

  记者王文斌:不是医院,是吗?

  群众:不是医院。

  记者王文斌:不是医院,是吧?

  群众:不是不是。

  记者王文斌:那么其实不单单是医院,是我们新乡市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边的这个区域,都是有这个比较大的水的。所以说受灾的群众还是比较多的。这边是一个担架担着一个老大爷。他还好吗?

  救援人员:好的好的。

  记者王文斌:有些溺水吗?还是什么情况现在是?

  救援人员:心脏病。

  记者王文斌:心脏病是吗?

  救援人员:嗯嗯。

  记者王文斌:好,那赶紧救援,赶紧救援。

  救援人员:外面还有吗?

  救援人员:还在外面。

  记者王文斌:可以看到,这边是用大型的推土车,在进行受灾群众的转移。咱们是从哪出来的呀?大哥,咱是从哪儿出来的?

  群众:从那个小区里面出来的。

  记者王文斌:小区是吗?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医院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群众:哎呀,现在那门口人多着呢。

  记者王文斌:特别多,是吗?

  群众:嗯,人家都不出来。

  记者王文斌:人为什么不出来?

  群众:不是有老年人?

  记者王文斌:哦,不好出来。

  群众:对对对,人不好出来。

  记者王文斌:不方便出来,是吧?

  群众:不方便出来。

  记者王文斌:行行行。

  群众:所以说感谢志愿者,感谢爱心人士,谢谢啊!谢谢,谢谢,谢谢!希望他们还去小区救人,人特别多。

  记者王文斌:人还特别多,是吗?

  群众:哎哎,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好的,咱是哪个小区的?

  群众:我们是沿淀街。

  记者王文斌:

  沿淀街,离这儿还有多远?

  群众:还有……

  记者王文斌:200米?

  群众:200米?还有1500米。

  记者王文斌:1500米?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你们那个小区离医院应该很近,是吧?

  群众: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所以说应该是医院到这里,应该就是两公里左右的这个距离。

  群众:是是是。

  记者王文斌:好的好的。可以看到,医院到这边的位置,已经有两公里的一个拥堵了。所以一定是告诉大家,如非必要的话,就不要往这边再过来了。这边现在需要一个顺畅的交通,来更好地转移我们的群众。那么我这边其实是……我这次来也是跟我们救援队一起过来的,我们救援队大部队已经是在里面救援了。我往这边看一看我们的救援队现在在哪里。因为这个救援队员也是一刻不停的,在轮班地救援。他们休息的位置,我得找一找。我往这边一会儿可以给大家看一看,我们这些受灾的群众的一个情况,我把镜头转过来吧。不太好转,就这样。我可以给大家看一看现在这边现场的情况,有非常多的救援人员。我还是问一问我身后这位受灾的群众吧。咱们那个小区水淹的有多深啊?

  群众:现在有3米多深。

  记者王文斌:3米多深?

  群众:哎。

  记者王文斌:3米,小区一层已经淹没了吗?

  群众:嗯,现在就没了,就和一楼基本上都平了。

  记者王文斌:已经和一楼平了,它这个水位没有再上涨吧?

  群众:正在上涨。

  记者王文斌:还在上涨,是吗?

  群众: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这个能确定吗?

  群众:能确定,我刚从老街出来,我怎么不能确定?你问两个孩子。

  记者王文斌:水位还在慢慢上涨,是吗?

  群众:对。我们家还有个老年人还没出来呢。

  记者王文斌:嗯嗯嗯。

  群众:还有个老年人还没出来呢,希望他们去援救。

  记者王文斌:我们会的,我们会一刻不停地援救的。好的,那么这边刚才听到我们这个受灾群众说,比较核心的这个区域,可能已经水深达到将近3米了。这个消息肯定是比较让人担忧的。因为我是要打算跟我们救援队一起再进入现场的。所以我要找一找我们这边救援队他现在的位置。我们的救援队应该是,我要找到他,然后坐车去救援。我一边找救援队,一边给大家直播我们现在现场的情况。这是用推土车来进行运送。因为这边是已经不让其他的车辆进入了。可以看到我们有非常多的……咱是哪边的呀?咱是哪儿的咱是?

  救援人员:新乡的。

  记者王文斌:新乡?

  救援人员:新乡。

  记者王文斌:

  现在咱们救援的这个情况怎么样啊?

  记者王文斌:好好好,你们辛苦了,辛苦了!好,我这边是可以看到,现场的救援的工作人员是一刻不停地在进行救援。另外这边有急救,还有各方的工作人员都在进行救援。我进去问一下。

  救援人员:您可以帮我发个公告吗?

  记者王文斌:您说,需要什么公告?

  救援人员:现在就是说,120急需,120紧缺。

  记者王文斌:120是吗?

  救援人员:对,救护车。私人车也可以,现在病号都运不出去,都是老人和孩子。

  记者王文斌:咱们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吗?

  救援人员:我不是,我们是龙口市九龙公益救援队的。

  记者王文斌:我知道,我说咱们是把这个病人从哪儿运出来?

  救援人员:医院都可以,只要是医院都可以。现在老人特别多。

  记者王文斌:行行行,给大家做一个公告。我们这边老人比较多,所以说急需救护车,救护车,急需救护车、救援物资。

  救援人员:私人转运的那个车子,帮个忙也可以。

  记者王文斌:私人转运的车子也可以,可以转运病人的救护车。

  救援人员:灾区里面有好几家都是医院,你知道吗?

  记者王文斌:我明白,我知道,我就是在找去那个医院的路上。

  救援人员:红绿灯路口就是医院。

  记者王文斌:咱们现在这边情况是什么样的,现在最紧缺的物资是什么?

  医护人员:转运病号,这个比较重。

  记者王文斌:最需要救护车,是吗?

  医护人员:对对对。

  救援人员:爱心人士,私人的车辆,都可以。

  记者王文斌:我知道,除了救护车之外,还需要什么药品或者什么样的东西吗?

  医护人员:现在不要,急需转运车辆。

  救援人员:现在只需要运输车辆。

  记者王文斌:最急需的就是可以转运病人的救护车,请大家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尽快地转运,尽快地把这个东西给筹备好,最需要的是转运病人的救护车,最需要的是转运病人的救护车,因为现场有很多的老人需要紧急地转移出去,他们需要比较尽快地接受到医疗资源。现场现在这个情况确实是有一些混乱。

  你好,咱是哪个医院的呀?

  医护人员:我们是新医三附院的。

  记者王文斌:三附院,是吗?

  医护人员:三附院的。

  记者王文斌:好好好,咱们这边现在情况怎么样?最需要什么东西?

  医护人员:我们现在特别需要的应该是游艇吧,转运病人。

  记者王文斌:游艇转运病人。

  医护人员:对,担架。担架、救护车。

  记者王文斌:好好。

  医护人员:担架,救护车,还有救援队需要一些防烫伤的,就是晒伤、烫伤的。

  记者王文斌:担架、救护车、防烫伤的药品,是吗?

  医护人员:晒伤,晒伤,晒伤的药品。

  记者王文斌:晒伤的药品。

  医护人员:对对对,救援队,救援队。

  记者王文斌:救援队,担架,救护车,转运的冲锋舟,还有是防晒伤的药品。

  医护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好的,大家如果说看到我们直播的网友,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

  救援人员:靠边。

  记者王文斌:往哪边?

  救援人员:往那边。

  记者王文斌:我在这边找救援队的。

  救援人员:行行行。

  记者王文斌:好,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救护车、冲锋舟、担架,可以转运病人的这些急需的转移的物资,我们最需要的是这个。还有就是防止晒伤的……哎,这是,这是我们的救援队。我一会儿就会乘坐这个冲锋舟,进入我们的现场。因为我是跟蛟龙救援队一起救援的,他们大部分的队员已经在现场救援了。他们这个冲锋舟是今天上午才刚刚获赠的,由大象客户端公益基金捐赠的这个冲锋舟,我们马上就要乘坐这辆新的冲锋舟继续进行救援。因为我们这一次的队伍比较多,所以是分批进入,现在正在进行紧张的安装。张队长,是张队长吧?赵亚洲赵队长,我们蛟龙救援队的赵亚洲。等这个装好之后您通知我,我往前面先走,给大家先看一看现场的情况。

  赵亚洲:好好好。

  记者王文斌:好好好。我稍后的话,会和我们蛟龙救援队的赵亚洲赵队长,一起进入现场去看一看医院最新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我刚才已经问了好几拨人,大家都在强调,现在最紧缺的就是转移病人的相关的车辆、救护车、担架、冲锋舟这些急需的转移物资、转移设备,其他还比较需要的就是防止晒伤的药品。因为现场的天气非常的热,虽然说这里是发的是大水,但是现场的天气,每个人都是被晒伤的状态。咱们是哪个救援队的?您好!

  救援人员:河南开封。

  记者王文斌:咱们在这儿救多少人了?

  救援人员:你是直播不是?

  记者王文斌:是是是。

  救援人员:直播走开走开!

  记者王文斌:好,可能我们队员是救人心切。可以看到这些救援队员的裤子已经是烂掉了。我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因为他们可能觉得我在这里有一些妨碍他们的工作。我这几天在这里总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不够多,总觉得自己不能多做一些什么事情,所以只能把我们现场最新的消息、最新的情况给大家看到。另外,要给大家继续做一个公告公示,我们比较需要的是可以转运病人的救护车,转运病人的救护车,还有冲锋舟、担架这些可以把病人转移的这些器械道具。另外就是说现场是,对,我觉得我要提前预告一下,这个救援是日夜不停的,在夜间救援的时候,特别急缺的是夜间的紧急的照明设施,比如头灯。如果说我们的网友有这样的物资的话,可以往这边送过来。往这边送过来,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要开一辆足以涉水的车过来。非常感谢大家!

  因为现在医院里面,其实还是……但是我这边最新得到的消息,我的同事也在里面,他告诉我,其实医院应该最开始是病人比较多,有三千多。但是现在经过不间断的转运,已经一整天的作业之后,现在需要救援的人员应该还有两三百位这个样子。但是两三百位这些人员都不是特别好救援的,可能都是老人,都是行动不太方便的人。我看到现场,我不知道说什么,我们只能加油!我们的救援队,我们的救援人员一刻都没有在停。现场其实……

  记者王文斌:大爷,您是在医院过来的,还是咱小区里的居民?

  群众:在徐庄。

  记者王文斌:徐庄,是吗?也是相当于被水淹的小区过来的,是吧?

  群众:嗯嗯嗯。

  记者王文斌:水深有多少?

  群众:水深(比划,到脖子)

  记者王文斌:到脖子?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里面困的人还多吗?

  群众:还有呢。

  记者王文斌:还有,是吧?

  群众:老百姓还多呢。

  记者王文斌:

  行,我们这边的救援是不间断地在进行救援的。

  群众:谢谢,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记者王文斌:没事没事,你们也辛苦了。

  记者王文斌:你们比较缺什么东西?

  群众:我们现在不缺。

  记者王文斌:什么都不缺,是吧?

  群众:嗯,现在不缺。

  记者王文斌:物资这方面是不缺的,我给大家再说一下,物资并不缺。因为我们这两天,来自全国的救援力量,水、方便面这些应急的物资都不缺,我们比较缺的是专业的应急设备、救援物资,比如说冲锋舟,比如说皮划艇,比如说担架,还有防晒的药品,还有一些治疗高血压等这种老人比较需要的,其实老人比较需要这种药品。我们的病人是一个一个被抬出来的。因为特别晒,所以一直是……

  救援人员:我们最缺的是担架。

  记者王文斌:担架,担架,我再次强调是担架,因为如果我们往外运出来的话,这个车辆如果在真的比较紧急的情况下,可能普通的车辆也能运,不一定非得是救护车,但是我们现在很缺担架。因为可以看到,这些老人很多他们不是用担架抬,就很不方便,是用手硬撑,撑着过来的。所以我们现在很需要的是担架,担架,救援的担架。

  记者王文斌:你好,你们是从哪儿过来的?是医院还是?

  医护人员:一附院。

  记者王文斌:就是一附院,是吧?

  医护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咱们是一附院的员工?

  医护人员:对对。

  记者王文斌:现在最缺的物资是什么,可以给大家公告一下。

  医护人员:现在也没有电,也没有水,什么都没有,然后就是空手在搬运病人。

  记者王文斌:空手在搬运,那现在最缺的还是转移病人的担架这些物资是吗?

  医护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现在病人转移的情况是怎么样?

  医护人员:还在一直在转。

  记者王文斌:一直在转移,是吗?

  医护人员:对,从上午一直到现在。

  记者王文斌:现在转移的人员还剩多少?你们知道吗?

  医护人员:这个不清楚。

  记者王文斌:不太清楚,是吗?

  医护人员:嗯。

  救援人员:你有记者证吗?

  记者王文斌:有的有的,我有的,我有的。我有的,你放心。我是河南省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的记者,你可以在网上看我的直播,我是正规记者,你放心。好,谢谢,谢谢,辛苦你们了!辛苦了,辛苦了!我们最缺的物资是担架。

  救援人员:医疗物品。

  记者王文斌:医疗物品。

  记者王文斌:需要什么医疗物品?

  救援人员:往边,脚脚脚。

  记者王文斌:小心,小心,小心脚。

  救援人员:内服药,很多东西都是受限于交通环境,很多运不进来。

  记者王文斌:内服药?

  救援人员:比如说一些急救药物,比如什么高血压、慢性病药,很多病人他……

  救援人员:来来来,他说的不对,他说的不对。

  记者王文斌: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担架,还有一些内服的药物。

  救援人员:不需要担架,这个医院撤离了,还需要啥担架呢?不需要担架了。

  记者王文斌:不需要担架,是吗?

  救援人员:这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撤离了,知道不知道?我们这个医院在转移,现在是啥情况吧,部队把这个医院接管了,我们民间的组织不需要担架,不需要那种药品了,我们需要的是志愿者、冲锋舟,冲锋舟、冲锋舟……

  记者王文斌:冲锋舟。

  救援人员:冲锋舟。

  记者王文斌:冲锋舟。

  救援人员:卫辉50万人民感谢你!感谢你们,我是卫辉的志愿者,谢谢你们!

  记者王文斌:我们需要冲锋舟转移,这个医院被接管这个消息,我其实通过我们前方记者也有了解到。应该是我们……我这边也了解到,确实是医院这一块转移……我们医院这一块转移,确实是已经转移很大一部分患者了,这个我是通过我们前线记者有了解到的。这个也是确实这样一个情况。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大量可以帮助我们受灾群众转移的这样的一个专业的救援物资。可以看到,这位老太太也是被我们救援人员用手抬出来的。

  好,我这边去看一看我们这边的救援队的冲锋舟准备的怎么样了。看什么时候能再赶进去救援,我把镜头转移给我们对面,转移给我们其他的救援志愿者。

  救援人员:来,让一下。

  记者王文斌:咱们的冲锋舟好了吗?

  救援人员:好了。

  记者王文斌:可以抬过来,是吧?

  救援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好,那咱赶紧,赶紧,我就在这儿等着咱。

  救援人员:好。

  记者王文斌:我稍后就可以跟着我们救援队的冲锋舟一起去现场看一看这边最新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要理解现场大家很多志愿者,包括群众的他们的心情,因为现在里面被困的人员还是比较多的,大家看到这个情况都非常的着急。另外信息因为是网络,在这边网络并不好,所以说很多信息是不通的。大家不知道,在信息交互上有一些延时。

  记者王文斌:奶奶,您是从哪过来的?

  群众:新乡医学院。

  记者王文斌:新乡医学院。

  救援人员:哥们儿,你要直播可以,往边上走可以吧?

  记者王文斌:好好,往边走,咱让出来救援通道。

  记者王文斌:你是在那边看病,然后现在被转移出来的吗?

  群众:什么?

  记者王文斌:你是在医院被转移出来的吗?

  群众:我们是家属,教师,退休了。

  记者王文斌:行行行,您照顾好自己。

  群众:新乡医学院的老教授这是,是吧?

  记者王文斌:行行,你们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自己。

  记者王文斌:我把镜头现在转过去。好,可以看到我们这边是源源不断救援的车辆。

  记者王文斌:我往前再走一走,因为为了让出这个救援通道,一定不能耽误他们正常的救援工作。

  救援人员:好,两边看着,两边看着。上面有车,上面有车。来,往这边靠一下。这边有担架吗上面?来,来几个人,来帮一下忙。这边需要担架两个。来来,帮一下忙,抬一下担架。

  记者王文斌:这里需要担架。很多老人已经没有自己走出来的能力了,所以需要担架,需要担架。

  救援人员:你好,找一下人帮我们抬一下担架,好不好?

  记者王文斌:我在这里听到最多的就是有没有担架。所以说如果有担架的话,可以赶紧给我们运过来一些担架。现在我们必须要回去,必须要回去,所以就听从指挥,听从指挥。

  救援人员:赶紧撤,赶紧撤!

  记者王文斌:怎么了是?

  救援人员:别录了,赶紧走!

  记者王文斌:我在走。

  救援人员:赶紧撤,往外撤!

  记者王文斌:现在要求大家必须赶紧撤离,要求赶紧撤离!

  救援人员:快快快,快快快!

  记者王文斌:赶紧撤离。

  记者王文斌:现在要求大家必须赶紧撤离。现在说的情况应该是,部分水域应该是可能有漏电的情况,但这个消息并不知道准不准确。

  救援人员:赶快走,赶快走!

  记者王文斌:现在这边通知的也是都往外撤,漏电了。如果是漏电的话,救援难度就会非常的大,因为非常的危险。所以说我的同事也告诉我,里面现在是被我们的军队接管了,他们冲锋在最前面、最危险的一线,并不愿意让很多民间救援力量,或者说并不愿意让其他的人员冒这个危险。现在是都在进行紧急的撤离,因为现场的情况确实特别的混乱,所以说并不能往里面深入了。我这边的情况现在大概是这个样子。但是我会把一线最需要的这个消息,及时给大家做一个公告,这边我们需要的、紧缺的是担架、转运病人的救护车、救援物资,尤其是老人用的,有心脏病、高血压这些药品都非常需要。

  记者王文斌:太热了,现场太热了,很多老人他们都扛不住了,头上都顶着一个毛巾。现场这个情况真的……所以说我们这边现在很需要可以转移病人的这种物资,比如说担架,转移病人的救护车。

  救援人员:中间的通道让开,中间的通道让开。快一点,快一点,快点抓紧时间走了。

  记者王文斌:我这边的情况现在就是这样,非常的危急,大批大批的群众在进行转移。

  救援人员:中间的通道让开了。来来来,不要哭不要哭。

  群众:谢谢你们!

  救援人员:来来,通道让开,中间通道让开。

  记者王文斌:我们把通道让开。

  救援人员:帮一下忙,帮一下忙,抬一下船,来来来,帮一下忙,抬一下船。

  志愿者:你的脚麻不麻?

  记者王文斌:没有感觉到。

  志愿者:我们出来感觉脚有点麻。

  记者王文斌:是吗?

  志愿者:里面好像是漏电了。

  记者王文斌:咱们是救援队的还是哪的?

  志愿者:我们是志愿者。

  记者王文斌:志愿者,是吗?

  志愿者:对对对。我们来发一些物资。我们早上在参与救援。

  记者王文斌:里面的情况现在是怎么样的?

  志愿者:里面的情况我们现在不清楚了。

  记者王文斌:不清楚,是吧?

  志愿者:对。周边离这边近一点的基本上已经没问题了。

  记者王文斌:基本上周边近一些的快救完了,是吗?

  志愿者:对,已经救完了。

  记者王文斌:好的好的好的。现在里面最缺的物资是什么?是担架吗?

  志愿者:不是不是,不是担架。冲锋艇现在也不需要了,缺的是治疗物品。

  记者王文斌:治疗物品?

  志愿者:葡萄糖那些东西。葡萄糖、藿香正气水。我们发给那些战士们,让他们好好保护好自己,首先要保护自己,才能保护别人。

  记者王文斌:你们在里面救援多久了?

  志愿者:我们今天早上五点半一直到下午三点半。

  记者王文斌:五点半到三点半,现在已经不止三点了,还在工作。

  志愿者:然后我们过去休息了一会儿,换一身衣服。我们那边又来说送物资,我们马上又过来了。

  记者王文斌:咱们就是新乡当地的吗?

  志愿者:不是,我们是四川过来的。

  记者王文斌:四川的,哪儿的?

  志愿者:四川成都。广元的。

  记者王文斌:谢谢,谢谢,谢谢!河南人民谢谢你们!

  志愿者:我们是四川音乐学院的。

  记者王文斌:好好,谢谢你们!还是学生,是吗?

  志愿者:对对。

  记者王文斌:你们也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志愿者:好,好。

  记者王文斌:可以看到,现场有非常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但是记者在这里也要给大家说一说。现在这边的救援物资、救援力量非常的多,我们需要的是更加专业的救援人员。所以说,如果说大家……其实记者今天从新乡卫辉又赶过来救援的时候,也了解到一个消息,卫辉这边其实更需要的是专业的救援物资。水、方便面,还有这些基本的生活保障物资其实已经不缺了。因为我们这一次河南新乡,还有各个地方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他们已经不缺救援物资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物资是足够的。他们现在不缺基本的物资,缺的是这些药品、转运车辆、冲锋舟等这些相对来说比较专业的、比较急需的救援物资。那么我这边的情况就是这样,给大家继续把镜头转向我们受灾的群众。可以看到虽然说现场的情况,人非常的多,但是转运起来还是比较有序的,我们这边群众也都非常自觉,包括我们的民间救援力量,还有专业的救援力量,都是让出了一条生命通道,一直在进行源源不断的救援救助。

  记者王文斌:因为现场救援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不会去采访特别多的受灾的群众,我只能把这边的现场告诉大家,我们在努力,一直在努力,所有的人都没有休息,一直在去努力去做这件事情。我相信我们可以共克时艰,我们可以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刻的。虽然刚才说到,说是可能有些漏电的情况,但是记者刚才了解到,在水深处的志愿者只是感觉到脚有一些麻,并没有想象中的这种严重的后果。所以说现在救援力量应该还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救援。

  另外,记者也要告诉大家,因为在现场通讯是中断的,很多网络是没有的,很多情况大家并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不能轻信谣言,不能随便地去传播消息。我们要相信,我们这边在这里进行救援的每一个人,相信我们这边官方的救援力量,相信我们在尽最大努力去做这些事情,千万不要被有一些别有心思的人利用到我们的关切之情,去散播一些不合适的消息。这应该是医院里面的病人,穿的还是医院的病号服。

  记者王文斌:还好吗?怎么了这是?

  群众:我妈妈。

  救援人员:要不要背着?

  群众:不敢不敢,谢谢!

  救援人员:有没有担架,有没有担架?

  记者王文斌:奶奶是从哪边转移出来的,哪个医院?

  群众:中心医院。

  记者王文斌:中心医院是吗?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好,转移出来了就没事了,转移出来了已经好了,转移出来我们什么都会有的,外面物资都有,放心,转移出来就好了。你们辛苦了!

  救援人员:有没有担架?

  记者王文斌:我们这一次河南遭受了确实相当大的灾难,但是我们众志成城。我们让出来救援通道。我们可以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刻的。另外就是请我们受灾的群众放心,我们在外面有非常充沛的物资,我们出来之后是有物资的,水、食物,包括各方面的物资都会有一个协调安置的。我们各个地方都有安置点,可以安置好大家的。

  救援人员:让一下,让一下!

  记者王文斌:咱们里面现在已经是被官方接管了,是吗?

  救援人员:不知道。

  记者王文斌:不知道情况,是吗?好的,本来记者是打算和我们救援队一起进入现场了,但是现场我不知道会不会进去添乱,所以说我在我们医院的两公里外这个位置等待,稍后我确定过之后,才会进入现场。

  救援人员:还拍呢?

  记者王文斌:会会会,我需要把我们救援的情况给大家看到,我们在努力救援。

  救援人员:多拍少说话。

  记者王文斌:咱是哪个单位的?

  救援人员:我是湖北红十字会支援……

  记者王文斌:湖北的是吗?我是河南当时去援鄂的前线记者,我是河南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

  救援人员:援鄂医疗队?

  记者王文斌:对对对。

  救援人员:煤气爆炸,是吗?

  记者王文斌:不是不是,疫情,疫情。

  记者王文斌:咱们那边也是专门来支援河南,是吗?

  救援人员:是,我们两个人自愿过来的。

  记者王文斌:自愿过来的,保重好自己。

  记者王文斌:新乡一附院,这是新乡一附院的医生、护士。您好,咱们现在那边医院的病人是不是大部分都转移出来了?

  医护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我前面的记者跟我们说,咱们现在还有几百个病人啊说是?应该不多。

  医护人员:反正九号楼排的挺多的。

  记者王文斌:九号楼还有一些,是吗?

  医护人员:排了可多。

  记者王文斌:好好好。

  记者王文斌:我的前方同事记者崇曜其实告诉我,我们医院有大部分的病人已经转移出来了,但是护士也告诉我们,现在其实还是有一部分在九号楼在排队等待救援的病人。那么这个救援据我所知,据我这几天的亲历,据我这几天实实在在看到的、见到的是晚上也不会停止的,所以说相信我们会一刻不停地去救援我们最需要的这些人民。

  记者王文斌:没有船了吗?需要船吗?我这边有船。

  救援人员:不是不是,现在不是说需要船。我们把人转送到120那儿,然后让他们走就行了,那边有救援力量。

  记者王文斌:行,我们这边协调了好几辆冲锋舟。

  救援人员:我知道,现在前方漏电,不是说你冲锋舟就能进的。

  记者王文斌:好好好,那咱们救援的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安全。

  救援人员:你在干啥呢?里面漏电了,没事不要往里面凑热闹了。

  记者王文斌:好,好。

  媒体:咱接下来是接到什么任务?

  救援人员:我们现在人来了100多人,但是很多人派不上用场,只能在这儿接送转移病号,其他一部分随6艘皮划艇,全部赶赴新乡市医学院接送危重病号。

  媒体:接送危重病号?

  救援人员:对。

  媒体:里面大概还有多少,咱接到的这个消息。

  救援人员:目前的情况我们也不掌握,只要有病号从病房楼上面转移下来,我们就赶紧往外转移。据说都是一些危重病号,因为上午我们已经去过一趟,跟院方联系了。院方的说法是,他们当时还没有停水停电,院方的说法是他们没有危重病号,危重病号不需要出院。所以当时我们就就地转移居民、老百姓,当时附近的居民排队在水里泡了四五个小时、五六个小时,甚至凌晨两三点都已经在那儿排队,等着向外转移了。但是咱们的救援力量很有限,当时现场积压的至少有两千人以上。所以说我们从昨天晚上凌晨两点多出发,到这里以后,就马不停蹄地一直干到中午的两点多将近三点,一直在源源不断地转移群众,转移老人,转移小孩。

  媒体:剩下的任务量应该还很大。

  救援人员:对。现在主要是医院的危重病号,因为他们院方已经停水停电了,我们得到的消息是这种情况,所以才会有大量的病人从医院转出来。现在我们的船艇已经全部用上了,人员也正马不停蹄地、不间断地往外转移。

  记者王文斌:老师,我是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客户端的,我想问一问,我们现在带的六辆冲锋舟能用上吗?

  救援人员:全部都用上了,因为里面水很深。

  记者王文斌:我这边是跟救援队一起来的,有几辆冲锋舟在外面,没有进来,需要不需要进来?

  救援人员:有没有发动机?

  记者王文斌:有有有,我是跟专业的救援队过来的,我可以带他们过来吗?

  救援人员:可以。

  记者王文斌:那第二个,还有一个,里面有人在传,说是有漏电,这是真的假的?

  救援人员:现在我也搞不清楚。

  记者王文斌:也搞不清楚,是吧?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好的好的。没有,是吧?

  救援人员:没确认,没确认。

  记者王文斌:没确认,没确认。好,所以说请大家不要轻信谣言,也不一定是谣言,但是请大家不要随便地传消息。就是说我这边会积极地进行一个救援,然后里面的很多消息不一定是准确的。所以说我们现在还等待确认。但是刚才咱们这边应该是中国武警的同志,告诉我说,现在需要冲锋舟,我就去协调我们救援队的冲锋舟赶紧进来。好,我这边的情况就是这样,我现在去协调冲锋舟,我去让我们的冲锋舟过来。有专业的人,有发动机,都有,而且是专业的操舟员,我和他们已经救援两三天了,他们非常专业。您放心!

  救援人员:如果能够很快进来的话,能配合我们,到时候集中力量。

  记者王文斌:集中力量,没问题。

  救援人员:救治这些危重病人。

  记者王文斌:集中力量,没有问题。好,我现在去协调。好好,我现在去协调。

  记者王文斌:(通话)喂,你说。我还在一附院附近救援呢,我暂时出不来,怎么了?不用管我,不用管我,没有关系,我在车上睡就行,没事,你不用管我,你不用管我,我晚上有地方。好,拜拜。好,我知道,我注意安全,谢谢!我要把我的手机拿出来,可能要耽误一下,我要打个电话找一找我们救援队的同志。

  记者王文斌:咱是一附院的,是吗?

  医护人员:有救护车吗前面?

  记者王文斌:前面有,前面有,我看到好几辆。

  医护人员:让他们直接过去吧。

  记者王文斌:是需要转运病人,是吧?

  医护人员:是的。

  记者王文斌:里面现在是不是大部分都是危重病人了?

  医护人员:嗯。

  记者王文斌:好,一附院的这个应该是护士或者医生告诉我,里面大部分都是危重病人,不太好转移的,所以急需救护车等这些专业的救援力量来帮忙。

  记者王文斌: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救援队又在里面了,我一时真是找不到他们,打电话也打不通。但是我会在这里一直等着救援的。

  记者王文斌:(通话)喂,队长,我还在这附近,你在哪呢队长?我说你在哪呢,我知道,我也在卫辉,我是大象客户端记者文斌,我说我是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客户端记者文斌,你现在在哪?对,是我是我,你现在在哪呢,我找你找不到。在车上,是吗?我找不到咱的车了,现场太乱了,我去车上找找你,我马上去找你。在什么旁边?高层建筑,我看到了,我看到那个高层建筑了,好。往前是吗?好,就这样。

  记者王文斌:队长,我跟中国武警的同志联系过了,咱可以进去。我知道我知道,但是这个东西,现在他们很多人都在往外走,那要不我就先去现场了,好。

  记者王文斌:我们队长刚刚告诉我的是,这边得到的通知是,所有的民间救援队都是撤离出来了,所以说他要听从指挥部的指挥。也可以看到,我们周边各种比如蓝天,比如蛟龙,比如橙威,各种救援队确实都在往外撤离,所以说我们听指挥部的指挥吧。可以看到,上面写着,这里应该是白色的车牌的车,人民子弟兵来了,军民鱼水情。所以我相信,虽然说可能民间的救援力量在撤离,但是在核心现场,我们有最专业、最英勇、最厉害的人继续救援我们,请大家放心。这样子其实也是可以更高效地指挥和转运。另外,我的同事今天告诉我,医院的领导,院领导告诉他们,说是医院其实大部分病人都已经转移出来了,现在剩的病人可能只有几百个。而这些病人也大多数都是一些不太方便转运的,可能是不方便行动的,主要问题是现在可能那边断电了,所以才比较紧急地需要转移。但是我相信一定这些人都是,我们所有的病人都是可以转移出来的。

  记者王文斌:您好,您是哪个医院的?

  医护人员:我是来接病号的,我是三附院的。

  记者王文斌:三附院来接病号的,是吧?

  医护人员:三附院来一附院来接病号,接新生儿的。

  记者王文斌:接新生儿,是吗?

  医护人员:对,接新生儿,我看过来了没有。

  记者王文斌:现在接到了没?

  医护人员:还没有呢。

  记者王文斌:咱先让出来救援道路。咱是要把一附院转移出来的新生儿转到咱们三附院?

  医护人员:对,转到我们三附院,我是来这儿接他一下。

  记者王文斌:那现在你也联系不到他,是吗?

  医护人员:嗯,联系不到他,他说让在这边等呢,我想赶快过来接一下呢。

  记者王文斌:所以你是往前走一走多找找他?

  医护人员:对,我多找找他。

  记者王文斌:现在咱们医院接收多少病人了?

  医护人员:刚才转过去一个新生儿了,刚出生的,转过去了,所以说我们又过来再接他。

  记者王文斌:刚出生的,有多大啊?

  医护人员:昨天出生的。

  记者王文斌:昨天?一天?

  医护人员:对,刚转过来的。

  记者王文斌:一天的小宝宝。

  医护人员:对,刚转过去了,所以我又过来接了。

  记者王文斌:好好好,您辛苦,您辛苦!

  医护人员:你也辛苦了。

  记者王文斌:可以看到,我们救援队确实是在撤离。

  记者王文斌:(通话)喂,张老师您好,我是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客户端的记者。喂,张老师,您好!喂!我知道我知道,我是大象客户端的……喂,喂,我是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客户端的记者,喂!我知道,我和崇曜是同事,我现在想去里面看一看医院的救援现场,我可以联系您进去吗?没信号,是吗?行行,那我换个位置给您再打打。好,好。

  记者王文斌:新生儿找到了吗,老师?那个新生儿还没有接到,是吗?应该是还没有。

  救援人员:你是主播,是吗?

  记者王文斌:不是,我是电视台记者。

  救援人员:我就说嘛,我说怎么主播都能进来,我们救援……

  记者王文斌:我是记者,我是记者,我们记者在跟前线的……

  救援人员:我知道,你小心点,你小心点。

  记者王文斌:好的好的,谢谢!我是台里的记者,您放心,您放心。

  记者王文斌:咱是一附院的,是吗?

  医护人员:嗯。

  记者王文斌:现在一附院什么情况啊?人还多吗?

  医护人员:不多了,我们科病人都已经转移完了。

  记者王文斌:都转移完了,是吗?

  医护人员:不是,不是,我们科。

  记者王文斌:就不多了,是吧?

  医护人员:对,就剩高层的,因为没有电梯了,他们下来不方便。

  记者王文斌:高层电梯不方便,所以还在那儿等,是吗?

  医护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我同事在里面,说是咱们说,下午的时候只有将近三百人了,现在是不是比这个人数还要少很多了?

  医护人员:对,几乎就没有了。

  记者王文斌:几乎就没有了,是吧?

  医护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好好好,行,谢谢!谢谢!

  救援人员:前面的让一下,前面的让一下!

  记者王文斌:(通话)喂!喂!老师,我是河南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崇曜是我的同事,我现在想往里面去,方不方便?我就在离一附院有将近两公里,不是都在往这边运送病人嘛,我看三附院的人也在这边等接一附院的病人,就是这个位置。这个路是什么路啊,师傅?

  群众:比干大道吧?

  记者王文斌:(通话)比干大道好像说是。崇曜跟你讲过没,我现在就是说想去现场看一看我们这边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但如果特别影响咱们的话就不进去了。他们肯定要往这边来的,因为这边是……我看到一附院的人都是往这边方向过来的,三附院的都在这儿接人。有冲锋舟也可以,我坐什么都可以。我应该在这儿,我在应该是太公路。行,我就找一辆往里面去的冲锋舟就可以,是吗?行行,里面现在有人说漏电,是真的假的啊?没有漏电,是吧?没有漏电,是吧?确定没有,是吧?好的好的,没有漏电就行,好好好,行行行,好好好。

  救援人员:你咋不往里面走呢?

  记者王文斌:我要往里面走,我刚才沟通过了,里面没有漏电,谣言,应该是谣言。

  救援人员:它那个柴油机送进去了没有?他刚才说那个漏电,然后他们都在那儿等呢。

  记者王文斌:没有漏电,没有漏电,我这边联系的,肯定没有,这是八三军的老师给我说的,没有漏电。

  记者王文斌:我这边了解到最新的消息是没有漏电。是非常官方的一位老师告诉我的,这边并没有漏电。所以说,大家千万不要轻信不准确的消息,因为在这边现在通讯是确实不太好,所以说,我们要相信这个官方的声音。

  记者王文斌:老师,等一等,咱还进去是吗?老师能等我一下吗?我是省电视台的,我给咱里面的领导联系过了,让我乘一个舟过去,你稍微等我一下。好,没事。

  救援人员:腿,腿,上这个腿。一回只上一个。

  救援人员:省哪个电视台啊?

  记者王文斌:省电视台大象新闻客户端,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客户端记者王文斌,您放心,我正规记者。里面现在有人说漏电,但是应该是没有这个情况,是吧?

  救援人员:有个红绿灯路口可能有一点。

  记者王文斌:有一点,是吧?

  救援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我这边因为问了,应该是没有(漏电)。

  救援人员:直播呢现在?

  记者王文斌:嗯。

  救援人员:对,有一点,红绿灯路口有一点。

  记者王文斌:因为我听到有人说有一点点脚麻,但是其他的也没有说有任何的事故。

  救援人员:对,没有事故。

  记者王文斌:好,那么我现在已经是乘了冲锋舟,往现场去了。我想喝一个,可以吗老师?

  救援人员:可以。

  记者王文斌:谢谢,谢谢!还得麻烦您打开。我非常抱歉地问咱们老师要了个水喝。

  救援人员:咱们打个旗啊一会儿,打个党旗。

  记者王文斌:党旗是引领方向的,是吗?

  救援人员:不是,是我们这个旗帜,让大家看到我们这个是党员先锋突击队的船。

  记者王文斌:看到以后鼓舞人心,鼓舞士气。

  救援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好,好。

  救援人员:党旗飘扬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

  记者王文斌:我觉得我们灾区的群众看到这个旗子一定会非常有力量的,因为我就有这样深刻的感受。我这几天都和我们救援队员在一起,看到有这个旗子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放心,就觉得有官方的力量,有我们政府的力量在帮我们,我就觉得特别安心。好,特别帅这个。可以挥舞两下吗?方便吗?

  救援人员:挥舞一下,左右挥舞一下。

  记者王文斌:太帅了,好,您休息休息。

  救援人员:坐这儿,坐这儿。

  记者王文斌:好,好,我也坐这儿。

  记者王文斌:我们来了!我也是一名党员,所以说,我觉得党员先行,有事党员先上,“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句话在我们中国这片土地上绝对不是一句空话,绝对不是一句虚言。我在这里救援的这几天的现场,时时刻刻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说,为我们冲锋在一线的党员,一定要致敬点赞。这个水深现在有多深啊?

  救援人员:现在有1米8深。

  记者王文斌:1米8,是吗?将近2米的深度。

  救援人员:这一片有1米2左右。

  记者王文斌:这片1米2,是吗?

  救援人员:前面最深的有1米8、2米。

  记者王文斌:1米8、2米,我们一定也要自己保重安全。

  救援人员:行。

  记者王文斌:咱是河南消防的,是吗?

  救援人员:对,我们是新乡消防。

  记者王文斌:新乡消防,是吗?

  救援人员:对对,新乡消防。

  记者王文斌:辛苦了,那你们在这边应该是比大家都更累一些的。

  救援人员:六天六夜。

  记者王文斌:六天六夜?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我知道这边是没有宾馆可以住的,我之前有的时候也是睡车上,咱们还好吗?咱们有地方休整吗?

  救援人员:有,我们有休息的地方。

  记者王文斌:行,那就好,那就好,好。

  救援人员:双击666。

  记者王文斌:双击666,老铁666。

  救援人员:加油!

  记者王文斌:加油!

  救援人员:卫辉加油!

  记者王文斌:加油!

  记者王文斌:青年突击队。

  记者王文斌:我这边最新得到的消息就是,并没有什么(漏)电,崇曜给我的老师联系过以后,他给我说的是,医院那边没有电,全部电都是断了的。然后我现在是和河南消防这边在一起,他们说的是只有一个红绿灯路口有一点点可能,但是影响不大,没有造成任何人员的伤亡。所以说这边应该是没有漏电的情况的,我给后方的老师也汇报一下,请大家放心。我要一直拍着这面党旗,我相信看到这面党旗,真的会有力量。

  救援人员:这是卫辉市市政府。

  记者王文斌:卫辉市市政府在哪边?

  救援人员:在右边。

  记者王文斌:右边,是吗?也是看不到了。咱小心,这边,小心。我方便往后坐一坐吗?前面一个人压船。

  救援人员:可以可以。

  记者王文斌:咱俩换换位置。

  救援人员:换换位置。然后你坐好,因为你没穿救生衣。

  记者王文斌:没问题,我一定坐好。

  救援人员:一定要坐好啊。

  记者王文斌:一定坐好,放心。

  救援人员:别录着录着忘了。

  记者王文斌:不会不会。

  救援人员:忘了给你穿个救生衣了,一会儿给你找个救生衣。

  记者王文斌:好,谢谢!

  记者王文斌:我太爱这个画面了。说真的,我觉得每一个看到这个画面的人都会心里充满勇气的。我们来了!

  救援人员:新乡消防厉害!

  救援人员:现在全程都录着呢吗?

  记者王文斌:对对,全程都在录。

  救援人员:直接就发出去了吗?

  记者王文斌:如果信号中断的话,我们也可以回传回去,都会看到的。我们要让大家看到我们在做的努力,做的工作。

  救援人员:加油!

  记者王文斌:加油!

  救援人员:加油!

  记者王文斌:快到了是吗?

  记者王文斌:(通话)喂,队长,我已经进去了。没有电,没有电,我确定过了,这边我各方面得到的最准确、最官方的消息,没有电,只有一个红绿灯有一点小小的漏电,已经解决了,只是有一个人说脚有些发麻,但没有事,没有任何人员伤亡,没有电,我现在已经进去了。没事,我和河南消防的老师在一块,您这边也是让咱们现在在里面的队员保重自己,保证安全,放心吧。行,没事,你们先找一个地方等我就行,我这边结束之后跟咱联系,好吗?都行,您在新乡也行,在卫辉也行,都可以。我稍后找个车去找你们拿我的行李就行,没事,没事。好,好,就这样。行嘞,好,好,谢谢您,谢谢您!好,谢谢您!不用担心我,好。

  记者王文斌:我在这边这几天也是跟着救援队,深刻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四面八方的关爱,四面八方的支持。我们这边吃住,包括行程,都是有人支援的,都是有人在给我们……怎么说呢,没有说全部吧,但是大部分都是有人为我们免费提供的,我真的非常感动这一点。然后昨天晚上去吃饭的时候,是在12点半的时候去吃的饭,凌晨12点半的时候,老板知道我们是救援队的,硬是非要不收钱,一分钱都不愿意收。后来我们又去另外一家店,要拿饮料酒水,然后又是非要免费给我们送,都是不收钱。这就是我们在这边感受到的力量,感受到暖心的地方。

  救援人员:你把那个板装上,把那个板棚上,你坐中间,对。先扣一侧,对,然后再扣那边,还没扣上。

  记者王文斌:这边要套到这个里面。

  救援人员:这边要出来了。

  记者王文斌:小心,好,那边小心。

  救援人员:好,你坐中间。

  记者王文斌:坐好啊。

  救援人员:上一次你是不是跟你战友走错地方了?

  记者王文斌:对对。

  救援人员:我拉的是你战友。

  记者王文斌:是崇曜,是吗?应该是崇曜。

  救援人员:他回去给你说了没有,坐消防车?

  记者王文斌:说了,说了。

  救援人员:然后我们陷泥里了。

  记者王文斌:我刚才在用另外一个手机拍照,所以说这个直播手机的信号可能不是特别稳定。

  救援人员:不是,这里头信号可差。

  记者王文斌:嗯。

  救援人员:旗收了吧,旗先收一收,看不见路了都,卷起来。

  记者王文斌:我再喝瓶水吧。非常感谢我直播的情况下,我们的消防员小哥哥给我拧开的瓶盖喝的水。

  救援人员:需要帮忙吗?

  救援人员:不需要。

  记者王文斌:加油!

  救援人员:加油!

  记者王文斌:我相信在这一刻,我们需要这个力量,需要信仰的力量、信念的力量,需要相信的力量。好,可以看到这个水深是……这应该是一个市场,看这个位置应该确实有一米多的位置。但是我们的人员在源源不断地被运输出来。

  救援人员:那个就是漏电的地方。

  记者王文斌:哪里漏电?

  救援人员:前面那个红绿灯。

  记者王文斌:但是我看大家过的都没有问题啊。

  救援人员:它中间有一丁点漏电,然后就是走两边没事,大家都走在边上。

  记者王文斌:所以说我们也有办法解决,是吧?

  救援人员:对对对。刚开始有专人在这儿疏导,现在没了,可能就不漏电了。

  记者王文斌:哦,刚才的时候已经疏导过了?

  救援人员:对对对,一开始漏电发现的时候就有专人解决。

  记者王文斌:专人已经解决过问题了?

  救援人员:对对对。专人在那儿指挥。

  记者王文斌:有专人在指挥疏导。

  救援人员:对,就是告诉你、提醒你,来往舟艇……

  记者王文斌:要小心避开这一点。

  救援人员:小心避开,对,避让。

  记者王文斌:所以其实是没有发生任何的人员伤亡?

  救援人员:没有没有没有。

  记者王文斌:那专人现在就……我看现在没有人,说明问题已经解决了?

  救援人员:解决了,刚才那个红绿灯还亮着呢,现在已经不亮了。

  记者王文斌:说明问题已经解决了,请大家放心,请看我们直播的放心。其实我觉得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在没有得到准确消息的时候,有一些信息可能通过我们的这个直播传递出来了,但是我会在第一时间,不间断地一直去求证这件事情,我觉得这更是我们作为新闻媒体,作为官方新闻媒体,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现在我这边……

  救援人员:刚才是前面那个红绿灯。

  记者王文斌:前面那个红绿灯,是吗?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现在我这边通过八三集团军的一位官方人员,一位军队的管理人员,还有通过我们河南消防,确定是不漏电了,确定这个已经是被……刚才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小的漏电,但是有专人疏导,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另外,现在已经没有人疏导了,说明一定是这个安全了,才会让我们救援通过。也可以看到,我们直播过程中,来往这么多的救援的舟,都没有出任何事情,所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请大家放心。我之前在直播里面也说到过很多遍,在这种灾难的时刻,会有一些不怀好心,或者说有一些手足无措的人,发一些消息,不实的消息,或者说不确定消息确不确定,就因为紧张,就为了尽快……不管怎么说就发出来了,这是不合适的一种方式。所以说我们作为官方的新闻媒体,会给大家确认,会给大家第一时间进行辟谣。之前说的就是这个位置,是吗?

  救援人员:对,中间,路中间。

  记者王文斌:路中间,是吗?

  救援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现在路中间应该是没有这个问题了,大家会舟什么都很安全。这个位置其实应该也是之前这座城市的比较繁华的一个路段吧?

  救援人员:对,是老街。

  记者王文斌:老街,是吗?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你就是新乡人?

  救援人员:仿古街。

  记者王文斌:你就是新乡人,是吧?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咱们这个城市确实遭遇了比较大的灾难,我们会一直救援的,对不对?

  救援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我们会日夜不停,我们会保证每一个人的安全,对不对?

  救援人员:对,我们会把每一名群众疏散到外面,保证每一个群众的安全。

  记者王文斌:听到了吗?听到了吗?我们全国的网友们,我们会做到的。我们是不是会吹哨,然后寻找救援,在晚上的时候,在人员……

  救援人员:对对,现在群众基本上到前面那个救助口,马上就水浅了。

  记者王文斌:马上水就浅了,是吗?

  救援人员:对。我们就要徒步过去。

  记者王文斌:徒步过去,继续救援。

  救援人员:然后徒步接上群众。

  记者王文斌:可以看到,这边是一个,应该是交警吧,在拉着我们一位……他应该是有别的安排,所以没有选择上我们的舟,是吗?

  救援人员:对。他估计是去前面处理什么事情。

  记者王文斌:处理一些事情。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所以说冲在一线的都是我们身穿战袍,身穿制服的这些人。

  救援人员:对,还有一些民间救援队吧。

  记者王文斌:民间救援队,对,我这两天其实是……

  救援人员:这个就是民间救援队。

  记者王文斌:民间救援队,我看到了,我们民间救援队依旧在救援。所以说我们有一些民间救援队也是撤离了,但是他们已经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是我们这边,因为我们冲锋舟之前是有人给我讲,是够用的,是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的。另外,我听一附院的护士说,其实一附院,包括听我的同事讲,一附院已经是大部分人都已经救援出来了。加油!谢谢!我看到我们群众的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

  救援人员:对,群众只是担心过两天这个雨,其实他们在家都没事。

  记者王文斌:担心过两天还会有雨?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我看到现在这个水位没有明显的水渍,应该这个水位是没有往上再涨了,是吧?

  救援人员:暂时是没有涨,但是也没有降。

  记者王文斌:暂时也没降。这边水就比较浅了,我们要接人回去,是吗?

  救援人员:对。这边就是我们消防的兄弟。

  记者王文斌:消防的兄弟辛苦了!

  救援人员:你也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记者王文斌:为人民服务!

  救援人员:加油!

  记者王文斌:加油!

  记者王文斌:每个时候看到这样的景象,都让我感觉到澎湃。

  救援人员:大象新闻。

  记者王文斌:大象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客户端。

  志愿者:我是辉县的。

  记者王文斌:辉县的?

  志愿者:我一个人来的。

  记者王文斌:一个人,就是志愿者,是吗?

  志愿者:嗯,一个人。

  救援人员:你开吧,我累了。

  记者王文斌:休息一下。

  记者王文斌:救援来了,大家放心,大家放心!

  群众:好,谢谢,谢谢!

  记者王文斌:来,你们先上。

  群众:好好,谢谢,谢谢!

  救援人员:先让小孩上吧,然后你们家上四个人。

  记者王文斌:小心!

  记者王文斌:来,先让小孩上,我们这个冲锋舟源源不断的,大家放心,先让小孩、老人、孕妇上,在哪个救援现场都是这样,好吧?来,往这边坐一坐,保持平衡,保持船的平衡,好,好。来,帅哥,你帮我扶一下,我下去,我把位置让出来,好。好,我现在是把这个冲锋舟的位置先让出来,给我们的群众。我相信我们的救援人员,一定是会把我带回去的,所以我在这边把位置让出来,然后等待我们的群众全部撤离。我们这边可以看到,还是非常有序在进行一个撤离的。咱们是哪个地方的,帅哥?小帅哥?哪个地方的?

  群众:卫辉的。

  记者王文斌:卫辉的?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害怕吗?

  群众:不算很害怕。

  记者王文斌:不算很害怕?现在救援的冲锋舟来了,担心不担心?

  群众:不担心。

  记者王文斌:不担心了?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好,里面的人是不是也不多了?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因为我看到运送的人已经非常多的在往外运送了,你这边还有朋友在里面吗?亲戚朋友。

  群众:已经都上船了。

  记者王文斌:都上船了?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好好好,行。大家好,我是大象新闻记者王文斌。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河南省卫辉市,卫辉市这是老街,是吗?这个位置是什么位置啊?

  群众:比干大道。仿古街。

  记者王文斌:比干大道,什么街?

  群众:仿古街。

  记者王文斌:仿五街?

  群众:仿古街。

  记者王文斌:仿古街,哦,仿古。大家好,我是大象新闻记者王文斌,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河南省卫辉市比干大道仿古街。在这里看到我们的群众全部都在安全地撤离,请大家放心,请观看我们直播的全国网友放心。我们的群众都在安全地撤离,我们这边也都会有序地安全地撤离。

  媒体:没有网了吧?

  记者王文斌:如果网络断掉的话,我们会把信号传回去,之后让大家看到回放。咱也是消防上的,是吗?

  媒体: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你们也辛苦了!

  媒体:我们是从郑州过来的。

  记者王文斌:在这儿多久了?

  媒体:我们是今天刚过来,但是我们真正做的时候其实是从20日就已经开始救援了。

  记者王文斌:20日就开始救援了。

  媒体:包括全国范围内。

  记者王文斌:咱是不是各地转场救援?

  媒体:对。

  记者王文斌:你是郑州的,是吗?

  媒体:对。

  记者王文斌:咱们是哪个消防队的?

  媒体:总队。

  记者王文斌:消防总队。

  媒体:对。

  记者王文斌:河南消防总队,是吧?

  媒体:对对对。我们也在跟随现场,咱都是同行。

  记者王文斌:辛苦了,辛苦了,辛苦了!

  媒体:你也辛苦了,你一个人?

  记者王文斌:我一个人。

  记者王文斌:你们的路线是,不对,咱要是总队的话,是哪里都有咱的人,应该是,对不对?

  媒体:对对对,因为它点多嘛。

  记者王文斌:点多,辛苦了,辛苦了!咱们群众的情绪怎么样啊?

  媒体:你看。

  记者王文斌:我看上去还很安定,对对。

  媒体:你可以拍一下让网友看看。

  记者王文斌:对,我就是要给网友看到我们这边的最真实的情况,因为现在外面好多消息乱飞。

  媒体:没有没有没有。

  记者王文斌:对,咱们这边是没问题的。

  媒体:救援很有序。

  记者王文斌:对,有的网友会担心,因为毕竟没有网络,没有通讯嘛,就会担心这边什么情况。这也是咱们要来的意义嘛,把最真实的情况给大家看到。

  媒体:水深的地方都在救援。

  记者王文斌:都在救援?

  媒体:都在救援,而且水深的地方,你看,被困的人他都会在高处等待,下面都有咱们救援人员,你看咱们一路过来,有很多救生艇。

  记者王文斌:对对对,有,我看到还有发物资的车什么的。

  媒体:就算是不能及时救援的话,也会给他们先送水啊,送吃的。

  记者王文斌:对对对。

  媒体:明天可能会继续,因为它现在都关店了。

  记者王文斌:是,我这几天也一直是跟着救援队的,有的还不愿意撤离呢,有的就说在楼层比较高的地方,就等待水退,然后他们就会选择接受一些救援物资。反正我感觉,整体大家的情绪还是比较稳定,比较理智的。

  媒体:对对对,咱们网友千万不要轻易听信一些网络的流言,更不要因为这次灾情上当受骗了。

  记者王文斌:是是是。

  群众:手机信号都没有,老人在那边,都没法联系,我们都很担心老人。

  救援人员:老人现在在哪?

  群众:就在那边路边坐着。

  救援人员:在那边路边坐着,是吧?

  群众:嗯,我说找个船把她运走。在那边,她的腿(不方便),来不到这边。

  记者王文斌:这边是有人还需要去救援,是吗?

  群众: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行,没事,咱们会救的,放心吧。

  群众:我家主要有个90岁的老太太。

  记者王文斌:有老太太,行动不便,是吧?

  群众:对,她行动不便,她不能下水。

  记者王文斌:没事儿,你放心吧,咱们那边路面不是还比较……这个救援现场那边两公里,有非常多非常多的救援舟都在等着,放心,放心,放心。

  媒体:那边不是有船吗?

  记者王文斌:你们要坐船去了。好。

  记者王文斌:你们在这儿多久了?

  媒体:这边的应该问他们。

  记者王文斌:对对,好。这是队长,是吗?

  通讯员:不是,我是通讯员。

  记者王文斌:我就看着很年轻。多大了今年?

  通讯员:二十多岁。

  记者王文斌:二十多岁,好好好。

  救援人员:我们要继续救援了。

  记者王文斌:好好好,我能跟着吗?我跟着吧。

  记者王文斌:还是要给大家说一说,记者在这边已经三四天的时间了,一直都在一线,都在跟着我们救援队,都在现场。这个大水虽然说确实造成了很大的灾难,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人,没有水,没有电,被困到了。但是有更多更多更多的人,更多的爱心力量、爱心人士,在来组织,在来救援,在来帮助我们这些人。所以,我相信这个灾难一定会过去的。另外就是在我们现场,如果说是……因为它这个水,它这个发水是慢慢水位往上涨的,大部分人是被困到比较高的地方,不能转移了。但是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人基本的保障其实是可以保障的,比如饮食,比如矿泉水,都是可以保障的,只是说很多地方没有通讯,所以说会让大家比较担心。但是我们大象新闻已经连续直播了,20日直播到现在,反正是都没有停的,这么多天,我们都在做的就是让大家看到我们最真实的一个现场,我们都在努力地去救援,而且我们救援的现场也都很有序。没有问题的,我们都会度过的。咱们是斑马的,是吗?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辛苦了!

  救援人员:没事没事,应该的。

  记者王文斌:多久了?

  救援人员:大概五六天了吧。

  记者王文斌:五六天?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今天救了多少人?

  救援人员:没数。

  记者王文斌:没数,数不清,大概也几百人。

  救援人员:有二三百人吧。

  记者王文斌:二三百。点赞!咱们斑马救援队是有多少个,在这个位置有几个人,咱们这个队有几个队员?

  救援人员:有三百多吧。

  记者王文斌:三百多,行。

  救援人员:你走不走?

  救援人员:还没修呢,还没修呢。

  救援人员:你走不走?

  救援人员:等一下走,还没修呢。

  救援人员:船坏了,是吧?

  救援人员:还没有修船呢,坏了。船坏了还没修呢。

  记者王文斌:船坏了,是吗?

  救援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是发动机坏了还是什么坏了?

  救援人员:后面有一个架子要掉了。

  记者王文斌:什么掉了?

  救援人员:后面那个架子要掉了。后面有一个护螺旋桨的架子。

  记者王文斌:这个架子,是吧?

  救援人员:对,这边少一个螺丝,要掉了。

  记者王文斌:是不是非常多的船都被累坏了,都被使坏了。

  救援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咱们是人停船不停,一直在救援,是吗?

  救援人员:人也不停。

  记者王文斌:人也不停?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还是要休息,还是要休息。我这两天其实是跟着咱们救援队一起的,有的是睡在车上,有的是在地上临时休息,这样子要保存体力的。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好好。

  救援人员:等一会儿,稍等一会儿,这几个老人都先稍等一会儿,马上一会儿船就来了,好吧?一会儿船就来了,我们再去,好吧?你们在这儿先等一会儿。

  群众:对对,谢谢,谢谢!

  记者王文斌:前面这个水就,没水了,我其实本来是想去一附院的,但是咱们哪里有人去救哪里,没有跟到一附院。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在这边也看一看我们受灾群众他们转移的一个现场。稍后的话,我还会选择和我们消防队的老师进行一个沟通,去一附院再看一看,在救援力量比较,就是大部分人转移出来的情况下,救援力量有余力的情况下,会再去一附院看一看。因为据我所知,像这种医院,像这种非常非常多,其实是每一个地方,我们救援队都会吹着哨子,然后喊着,寻求还需要帮助的人。所以说,如果真的是哪个位置有一些人被不小心遗漏的话,或者说一时没有找到的话,我们会不间断地搜索救援的,请大家放心。

  记者王文斌:走到这边就感觉好多了,没有水了。所以说,卫辉被淹的地方也没有我们……因为我其实也不知道整体的一个情况是怎么样子的,但是今天其实记者是跟着救援队的车,要往一附院的位置赶嘛,很多道路还是通的,还是可以走的,所以说请大家也放心。你好,你好。

  群众:晚上还往那边送人不送了?

  记者王文斌:送送送。

  群众:要送的话我就回家拿东西,叫孩子们来了。

  记者王文斌:可以可以,送人,那个冲锋舟是一直不停地往这儿来的。咱们现在这边看是没水,是吧?算是被包围起来了吗?就是除了这儿没水,周边都有,还是说?

  群众:关键今天下午从这边的水过来,我们门口的水好深的。

  记者王文斌:门口也慢慢有水了,是吗?

  群众:一晌涨了好深。现在水都从这边,从下水道里全冒出来了。

  群众:往北都没有水。

  记者王文斌:这边往北一直都没水?

  群众:没没没。

  记者王文斌:那咱为什么不选择往北撤离呢?

  群众:这个街上主要是下水道往上冒水。

  记者王文斌:就是往北是没水的,但是咱之所以没有往北撤离,是因为有的下水道在冒水,担心这个不安全。

  群众:对,现在街里面下水道还冒水。

  记者王文斌:行行行,那就行。咱家人的情绪怎么样?

  群众:都已经走了。

  记者王文斌:都已经走了,你怎么还留在这儿?

  群众:就我自己了。

  记者王文斌:我就说,怎么还剩您自己啊?

  群众:万一不行了,我骑着车我能绕出来,我能出来,到幸福路。

  记者王文斌:你能出来的?

  群众:我能出来。

  记者王文斌:那咱为什么这么多群众是在这儿等待,是因为不好走吗这个路?

  群众:不是,这个地方不是高嘛,他们觉得比较安全嘛,大河的水已经落了嘛。这个内涝的问题,不是东边有两个泵正在抽水嘛。

  记者王文斌:所以说其实你就是可以自己骑自行车转移出来?

  群众:哎,可以出来,可以出来。

  记者王文斌:因为我这边可能问的,为什么大家不现在转移出来呢?

  群众:因为很多人觉得没问题啊。

  记者王文斌:哦,觉得没问题?

  群众:觉得没问题。

  记者王文斌:就他们自己觉得没什么问题,也不愿意往那边转移,是吗?

  群众:对,地势比较高嘛。

  记者王文斌:这边地势比较高,觉得还是安全的?

  群众:对。

  记者王文斌:那咱们这边断水断电了没?

  群众:断了。你问这个问题就麻烦了,断电了。

  记者王文斌:刚断电?

  群众:对。

  记者王文斌:断电,那不就不太方便生活了嘛。

  群众:出于生活问题,该走了。

  记者王文斌:所以其实很多转移的人也是……

  群众:很快就转移,很快就转移。

  记者王文斌:也是因为没有电,就没有办法,生活太不方便了,所以不得不转移。

  群众: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好。可以看到这边这个,记者把镜头往这边走一走,往前很远的距离,可以说是望到尽头,依旧是干干的路面,所以说可能这边的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大家也没有非常的担心和着急。这其实也印证了记者今天来到这个现场的时候,很多路是可以通行的,那个水也没有说是特别高。我们救援队的涉水车其实是一路按着最近的路线来的,有水的也都直接过来了,也都没有车被淹熄火这样的情况。更何况这个道路有的是也可以绕行的,所以说卫辉的内涝应该是,从我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没有那么严重的,我可以看到很多干的路面。所以说大家要耐心一些,我们会尽快地把需要的群众转移出来。可以看到这条街还……怎么说呢,我感觉还挺整洁挺漂亮的。看到大家情绪还比较稳定。奶奶,您怎么没有坐冲锋舟转移啊?

  群众:俺没有走,俺在这儿还高点。

  记者王文斌:这边高一些,没转移,是吧?

  群众:嗯,嗯。

  记者王文斌:觉得暂时还没事,是吧?

  群众:没事,俺老家也不是这儿的,俺的房子……

  记者王文斌:老家那边淹了,是吗?

  群众:也没淹,俺的房都有点坏了,五间房全裂了。

  记者王文斌:就是有一些冲的不太稳了,所以不敢在老家了,是吧?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好。那行吧,泡的太久了可能是。

  群众:没有泡。

  记者王文斌:没有泡。

  群众:就是下雨下的。俺西边这一家他盖房把俺的地基给挖动了,一下雨全裂了。

  记者王文斌:行行行,好,咱是打算往那边坐冲锋舟转移吗?

  群众:不转移,不转移。

  记者王文斌:还不转移,是吗?

  群众:嗯,嗯。

  记者王文斌:行行,觉得这边地势比较高,暂时没问题。

  群众:谢谢啊,谢谢!

  记者王文斌:没事没事,救援人员会一直都在的,没事。好。

  群众:你吃饭了没有?

  记者王文斌:我吃过了,谢谢,谢谢!

  群众:要转移明天还来汽艇不来了?

  记者王文斌:来啊,现在都还有呢,别明天了,现在都还有。

  群众:明天想转移出去,那边有车没有啊?

  记者王文斌:那边就有救援队在转移啊,您往那边走就有啊。有的,我是坐着救援的船来的。

  群众:救援是在哪个位置的?

  记者王文斌:就往前一直走就有啊。

  群众:他们转移到哪儿去呢?

  记者王文斌:我也不知道,应该是安置点,应该是安置点。

  群众:明天上午要转移能走不能啊?

  记者王文斌:肯定可以啊,它是一直在转移的。

  群众:这个水在一直涨一直涨,说不定这儿都保不住。

  记者王文斌:暂时来说水没涨,我一路看的,水也没涨,也没降。

  群众:但是过了一个小时涨了三公分。

  记者王文斌:我看到的水没涨也没降,我看到的是这样,我在这儿也很久了,我在这儿一下午了,没有您说的那样。

  群众:哦,水没涨?在那边那一家的地里,那水都涨了三公分,俺心里都害怕。

  记者王文斌:那咱就转移嘛。

  群众:想着黑更半夜的往哪儿转移呢?

  记者王文斌:前面有的,前面有的。

  群众:我想着还有人管俺呢?

  记者王文斌:有有有,有。你往前走就行,前面不是有冲锋舟嘛。有的,有的。

  群众:那边呢?

  记者王文斌:那边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去那边。我是从这边坐冲锋舟过来的,那边我不知道什么情况。

  群众:那你是干啥的?

  记者王文斌:我是电视台的记者。

  群众:好的,谢谢!

  记者王文斌:好,没事,没事。

  记者王文斌:因为我的直播设备又面临一个问题,快没电了,所以说稍后可能直播会断掉。另外这边信号也不是特别好,如果说信号不是特别好的话,我们会找到一个信号好的地方,把这个直播的信号做一个回传,然后让大家可以看到相对比较流畅和清晰的画面。这边可以看到,我们这边还是有源源不断的救援力量在组织救援的。因为我的同事,有很多的同事都在卫辉的现场,他们都在各个救援的现场在等待,他们都是实时给我们,让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卫辉的一个现状,请大家放心。另外就是我这边后方的编辑老师也一直在提醒我注意安全,我想通过直播,也告诉我们这边的后方所有的我的同事、家人、朋友,我们这边很安全,我在这几天得到了很妥善的照顾,和我们受灾的群众一样,共进退,我觉得没有问题。他们都可以安全地转移,我也可以安全地回去,所以说请大家放心。我相信我们其实,要说到这一点,就是想给大家说一说,不单单是我们受灾的群众,我们这一次因为这个大水,因为这个暴雨,各方各面救援的力量,我们都需要向他们说一声,我们没有问题,我们会保护好自己的,请大家放心。无论是我们的在一线的消防力量,还是公安民警、武警、军队,我们各方面的力量,大家一定要保重自己。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全国的人民都希望看到的一个结果,请大家一定保护好自己。这边是有位老人应该是有些……是有些脱水还是有些什么,看不明白。

  救援人员:他家里人去拿东西了,马上过来,应该是他儿子。

  记者王文斌:他儿子去拿东西了?

  救援人员:对,去拿东西了。他83岁了。

  记者王文斌:83岁的老人了?

  救援人员:对对对,我们现在只能一个船拉一个人,现在我们准备给他拉过去,把东西拿过来我们就拉过去。

  记者王文斌:行,记者在这里要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一般一个老人是需要家人陪同的,是因为到安置点之后,一般像这种不能照顾自己的老人,都是需要有一个家人照顾他的,这也是我们非常人性化的一个救援的方案。我们优先救援的肯定是老人、小孩、孕妇,但是如果说有这种老人、小孩、孕妇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话……我帮忙压一下船,我们会配一位家人照顾他。好好,咱们没什么问题吧现在?

  群众:没有问题,好,谢谢!

  记者王文斌:好,照顾好自己,辛苦了,辛苦了!

  救援人员:你们注意安全啊。

  记者王文斌:注意安全,注意安全。

  群众:谢谢啊!

  救援人员:拉着往前走吧。

  记者王文斌:咱是河南的还是?

  救援人员:我们是新乡市消防救援支队的。

  记者王文斌:新乡的?

  救援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你们这边应该是比较辛苦的,加油,加油!

  救援人员:我们从早上过来一直到现在了。

  记者王文斌:没吃饭吗?

  救援人员:没有。

  记者王文斌:有简单的水或者什么东西吗?

  救援人员:有水,有水。因为现在停水停电了,也没有吃的,我们暂时指挥部统一晚上……先接人吧,把人接完了以后我们再集合吧。

  记者王文斌:把人接完再集合?

  救援人员:对对。

  记者王文斌:注意,也要注意自己保存体力。

  救援人员:没事。

  记者王文斌:加油,加油!

  记者王文斌:小兄弟,我看你很年轻啊,有多大?

  救援人员:不年轻了,26岁了。

  记者王文斌:看着很小。结婚没?

  救援人员:结婚了。

  记者王文斌:给家人报个平安吧。

  救援人员:报平安……

  记者王文斌:家里人知道你在这儿吧?

  救援人员:媳妇儿知道。

  记者王文斌:媳妇儿知道,那给她报个平安吧。

  救援人员:媳妇儿,我在这儿没事,放心。

  记者王文斌:媳妇儿姓什么?

  救援人员:姓李。

  记者王文斌:给李女士报个平安。你的英雄,你的老公在这里没有事情,我们帮你向李女士报个平安。好,加油,加油!

  救援人员:谢谢!

  记者王文斌:咱有没有会给家人通讯,报平安什么的?这边是不是信号有些中断,所以有的时候发不过去啊?

  救援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所以希望通过看到我们这个直播的网友,我们这边的救援人员,一线的救援人员是安全的。大家比较辛苦,是,但是大家是安全的。好,好。咱都是新乡救援队的吗?

  救援人员:是。

  记者王文斌:辛苦了,辛苦了!

  记者王文斌:这个是孕妇吗?

  救援人员:哪个?

  记者王文斌:这个老师,哦,不是不是。

  群众:船啥时候过来?

  救援人员:船马上就过来了,它在路上。

  记者王文斌:船马上就来了,奶奶,船会来的,您放心。

  救援人员:因为现在天黑了,船来的多。

  记者王文斌:船会来的,船会来的。

  群众: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记者王文斌:咱是哪个地方的,就是这个仿古街的吗?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就是仿古街的?

  群众:阳光街的。

  记者王文斌:什么时候开始有水,涨水的?

  群众:从昨天吧。

  记者王文斌:昨天是吧?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涨得比较快,是不是?

  群众:现在又停电了。

  记者王文斌:现在又停电了,所以说就撤离了,是吧?

  群众: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昨天涨水的时候还没停电,是吧?

  群众:对。

  记者王文斌:是今天什么时候停的电?

  群众:下午三点。

  记者王文斌:下午三点才停的电?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我看到有的人还情绪比较稳定,这个是觉得……

  群众:他要不停电还不走呢。

  记者王文斌:不停电还不走,是停电了,没有办法了。

  群众:因为我们这儿比较高。

  记者王文斌:比较高,大家还是比较放心自己的。

  群众: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行,一附院是在哪个位置啊?

  群众:新乡一附院吗?

  记者王文斌:对对对。

  群众:在这边。

  记者王文斌:在这边,是吧?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离这儿不远,是吧?

  群众:嗯,从这儿拐过去没多远就到了。

  记者王文斌:离这儿不远,是吧?

  群众:嗯。

  记者王文斌:行行,好。

  救援人员:有没有原阳消防队的人?

  记者王文斌:有没有原阳消防的?

  记者王文斌:可以看到这个水大概半个腿这么高,这边还好,这边还好。咱是哪个救援队的,老师?

  救援人员:我们是长沙宁乡的。

  记者王文斌:长沙过来的?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那也不容易啊,多久过来的?

  救援人员:我们已经来了五天了。

  记者王文斌:来了五天,咱从那边过来……

  救援人员:郑州,然后到新乡,然后再到这边。

  记者王文斌:郑州、新乡、卫辉,这五天一直都在救援,是吗?

  救援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我看是退役军人应急救援志愿突击队。

  救援人员:对对对。

  记者王文斌:点赞,点赞!辛苦你们了,辛苦你们了!

  救援人员:大家都一样的。

  记者王文斌:咱在这儿这五天,咱们来了多少人啊,咱这个队伍。

  救援人员:有十几个。

  记者王文斌:十几个。

  救援人员:还不止,我们郑州那边现在还有一部分人。

  记者王文斌:就是光这边,光卫辉这边有十几个?

  救援人员:卫辉这边的话大概有8个。

  记者王文斌:卫辉这边有8个。

  救援人员:一个艇一个舟。

  记者王文斌:一个艇一个舟。辛苦你们了,辛苦你们了!救援的人大概有多少,知道吗?

  救援人员:那没计数,忙着救援,谁还计数啊。

  记者王文斌:不计其数。大概有个数吗,几千人?这五天。

  救援人员:那没计数,没计数。

  记者王文斌:今天大概有多少?

  救援人员:今天,反正走了十几趟了。

  记者王文斌:十几趟,一趟就得十几个人。不是,坐不了十几个。咱这个我看比较大,我看咱这个比较大,应该能坐六七个、七八个。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十几趟,至少将近百人,或者一百人以上了,是吧?

  救援人员:看情况。不计数,忙着救援,谁还计数啊。

  记者王文斌:辛苦,辛苦!

  救援人员:大家都一样,你看这么多人。

  记者王文斌:对。

  救援人员:我们不单要救人,我们是新乡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我们的人从头到尾没有停一下,所以说,我们不单要救人,还要协调。因为我们是当地的,对吧,我们要救人,还要协调。所以说你们的船能拉我们就拉,因为现在老人确实比较多,还有几个身体不太好的,情况不太好的,理解一下。

  救援人员:你拿对讲机呼一下对面,你说这中间没问题的,就全部回来了,现在是全部船在那边……

  救援人员:他们可能是他们的指挥部通知他们说……

  救援人员:不是指挥部。全部撤。全部撤了。

  救援人员:因为我们支队的从来都没有撤,我们支队的船都在这边。

  救援人员:是啊,我就说你跟你们上面报告一下,在那里呼一下,马上船全部都过来了。

  救援人员:行,都在那边停着,是不是?

  救援人员:对。

  救援人员:你就说没事,这中间没有隐患。

  记者王文斌:其实是船源源不断在过来的。

  救援人员:因为现在我们的人比较多,大家都看到了,这儿人这么多,我们需要天亮的时候,把老人,还有老乡,都要带到对面。

  记者王文斌:刚才信号是中断了应该有几十秒,可以看到,我们的救援是依旧在源源不断地救援。电是越来越少了。

  救援人员:后面还有人没?

  记者王文斌:没有人了,是吗?

  救援人员:都没人了。

  记者王文斌:这边的救援的老人应该是转移得差不多了,可以看到,天色也慢慢开始黑了起来,所以救援的难度会更大。我不知道现在这边还缺不缺应急的照明设备。老师,咱队里缺照明灯什么的这些东西吗?不缺,是吗?

  救援人员:现在我也确定不了。

  记者王文斌:你也确定不了,是吧?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行行行。

  记者王文斌:可以看到,我们最后的群众也在这个船上进行转移,我们的消防队员全部都在水边等着,咱们会坚守到都转移走,是吗?

  救援人员:在直播吗?

  记者王文斌:对对,在直播,咱是哪个队的?

  救援人员:我们是高新区二队的,新乡高新区二队。

  记者王文斌:新乡高新区二队,是吗?

  救援人员:嗯。

  记者王文斌:在这儿多久了?

  救援人员:在这儿今天……

  记者王文斌:一整天了?

  救援人员:三四天了吧。

  记者王文斌:三四天了?

  救援人员:嗯。

  记者王文斌:辛苦了。救援的人数大概有多少,知道吗?

  救援人员:这个没数过。

  记者王文斌:没数过,都是全力在救援。

  救援人员:对对,不停。

  记者王文斌:辛苦了,辛苦了!多大了?

  救援人员:我今年25岁。

  记者王文斌:25岁。队里最小的队员在哪里,我采访一下。哪一位是?哪一位是队里最小的?你是最小的吗?

  救援人员:是吧?

  记者王文斌:是,这有啥不好意思的,多大呀?

  救援人员:21岁。

  记者王文斌:21岁,是吗?在这儿也是三四天了吗?

  救援人员:没有,我是今天刚来。

  记者王文斌:今天刚过来,是吗?今天累不累?

  救援人员:还好。

  记者王文斌:我其实是这两天也都在跟着咱救援队,我感觉两个小时的时间,我跟着救援过一趟,就快脱力了。你在这儿一整天了,真不累?

  救援人员:还好,不怎么累。

  记者王文斌:辛苦了,辛苦了!有没有想给家人说报平安的?

  救援人员:没有。

  记者王文斌:他们知道你来了吗?

  救援人员:不知道。

  记者王文斌:不知道?

  救援人员:是。

  记者王文斌:到现在都不知道吗?

  救援人员:不知道。

  记者王文斌:他们知道你是做消防的吧?

  救援人员:知道。

  记者王文斌:也没有给他们说,是吧?

  救援人员:没有。

  记者王文斌:平时可能也因为经常,可能联系的也没有那么勤,知道你出任务比较紧,所以也没有很担心你,是吗?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辛苦了辛苦了,辛苦了!咱们都是新乡本地的救援队,是吧?都是新乡本地消防的,是吧?

  救援人员:对,新乡市消防救援支队的。

  救援人员:你是哪个新闻啊?

  记者王文斌: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

  救援人员:你不是网红吧?

  记者王文斌:不是不是,我是官方媒体记者,官媒。

  救援人员:你也辛苦了!

  记者王文斌:没事,应该的,应该的。我们全国的网友都在关心我们,都在关注我们。

  救援人员:大象新闻。

  记者王文斌:大象新闻,大象新闻,对。

  救援人员:给你做个宣传。

  记者王文斌:谢谢,谢谢!你们是最辛苦的。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保存体力。

  救援人员:对,一会儿还要去救援。

  记者王文斌:留着体力救援。

  救援人员:谢谢,谢谢!

  记者王文斌:我看到应该这边是没有什么群众了,这位是,你是怎么过来的,你是群众还是?

  志愿者:我是志愿者。

  记者王文斌:志愿者,是吗?

  志愿者:我给他们带医疗的。

  记者王文斌:带医疗,有什么东西吗这个是?

  志愿者:有创可贴。

  记者王文斌:创可贴。

  志愿者:有消炎的。

  记者王文斌:消炎的东西。

  志愿者:对,这些,还有这些。

  记者王文斌:这是消毒水,是吗?

  志愿者:对对,消毒的。

  记者王文斌:行行,辛苦了,辛苦了!咱是给咱们群众带还是给谁带?

  志愿者:群众都有。

  记者王文斌:群众都有了,是吧?

  志愿者:只要需要的都有。

  记者王文斌:都有了,是吧?行行。

  志愿者:我今天在这儿当了一天志愿者。

  记者王文斌:当了一天了,哪的人,兄弟?

  志愿者:下马营的,我们是重灾区。

  记者王文斌:什么营?

  志愿者:顿坊店乡下马营村,泄洪区的,房子都没有了。

  记者王文斌:那……谢谢!加油!

  志愿者:不客气,你们辛苦!

  记者王文斌:其实我没太听清楚他的那个村是什么村,你们听清楚了吗?

  救援人员:下马营。

  记者王文斌:下马营?只能音译了,下马营。我们下马营的一位志愿者,在这里一整天了,非常辛苦。刚才讲到一句话,其实讲得我挺心酸的,说是属于泄洪区,重灾区,房子都没了,但是依旧……怎么说呢,在这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给大家运送最急需的药品。我想这就是中国力量,我想这就是我们河南人民,这就是我们……怎么说呢,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力量,我感到荣幸,我感到……网上有一句话非常的火,就是说,我感谢,我荣幸,我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也是这样一个感觉。可以看到,前方在防护栏上坐的,我不知道是谁,我要去看一眼。我们消防队员是运送完群众之后,在等待,他们应该是最后走的反正,所以说为他们致敬吧。因为这个水确实比较深。往这边走是越来越深了,我也要小心一些。现在这个水深,这边应该是一附院附近,应该是受灾比较严重的重灾区了,但是这个水深我看应该也就有两米吧,这个水深是很深,但是如果说我们群众转移的比较快,在高层的话,相对来说还是暂时安全的,大家也放心这一点。咱是哪个救援队的?

  救援人员:信阳的。

  记者王文斌:信阳的?

  救援人员:对,河南信阳。

  记者王文斌:信阳的?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咱是民间的还是?

  救援人员:我们也是正规的。

  记者王文斌:正规的。

  救援人员:蓝天救援队。

  记者王文斌:蓝天的,是吧?蓝天救援队的。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我这两天在这儿看到非常多蓝天的兄弟,这个衣服我都认识了。

  救援人员:我们来了四天四夜了。

  记者王文斌:四天四夜。

  救援人员:嗯。

  记者王文斌:辛苦了,辛苦了!现在水和物资什么的这些基本的保障都有吧?

  救援人员:对,都有。

  记者王文斌:都有,是吧?吃的住的都怎么解决的?

  救援人员:我们随便找个临时安置点。

  记者王文斌:临时安置点?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我其实是前两天跟过一个民间救援队,不是前两天,就是昨天的事儿,是这两天都在跟。有的时候他们赶路会睡在车上,咱们会有这个情况吗?

  救援人员:我们有时候也会睡车上,有时候也会随便找个账篷,我们自己带的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睡袋。

  记者王文斌:就准备得很充分。

  救援人员:对,临时在哪儿躺一下就可以了。

  记者王文斌:辛苦,英雄!叫什么名字?

  救援人员:我叫王磊。

  记者王文斌:王磊?

  救援人员:对。

  记者王文斌:哪个磊?

  救援人员:三个石的磊。

  记者王文斌:王磊。感觉很有担当,王磊这个名字,很棒,兄弟。很棒很棒!也是蓝天救援队的吗,兄弟?

  救援人员:对对。

  记者王文斌:哪里的?

  救援人员:我们是一块一起的。

  记者王文斌:我说咱家是哪里的?

  救援人员:河南信阳的。

  记者王文斌:信阳的,信阳老乡,我老家是焦作的,现在在郑州那边也是生活挺久了。感觉到咱们众志成城的力量了,兄弟加油!

  救援人员:加油!

  记者王文斌:这应该还是去转运我们受灾的群众。

  志愿者:你们是焦作的?

  记者王文斌:我老家是焦作的。

  志愿者:我是卫辉的,已经七天了,说不出来话了。

  记者王文斌:辛苦了,辛苦了!

  志愿者:我也不好意思跟你说话。

  记者王文斌:辛苦,没事没事,我还行,我嗓子还行。没事,辛苦辛苦,没事,会救您的。

  志愿者:我来做志愿者的。

  记者王文斌:不用支援,不用支援。

  志愿者:我在这儿做志愿者一个礼拜了,我调船的,托物资的。

  记者王文斌:我知道您在支援,您要保重自己,不要往水深的地方再去了。您不用管我,您不用管我。

  志愿者:不是不用管你,兄弟,你路上安全第一啊。

  记者王文斌:安全第一,放心。

  志愿者:我的两个家都被淹了,我在这儿救灾一个礼拜了。

  记者王文斌:两个家都被淹了,辛苦了,辛苦了!

  志愿者:都是为了父老乡亲。

  记者王文斌:加油,加油!好,好。

  记者王文斌:我看看这边,这是有一辆大型的推土车过来了,大家一定要小心,小心,推土车过来了,推土车过来了,这个推土车能一下子运很多的人,但是它相应的带起的浪会很大,这个就相对来说比较危险,我也要赶紧转移一下。

  记者王文斌:我的电量已经提醒了,非常的抱歉,电量已经提醒过低了,我很有可能快关机了。但是请大家放心,我这边的情况是稳定的,救援是持续不断的,在深夜的时候,我们依旧没有停止救援,一直在救援,相信我们的群众都会得到妥善的转移,都会得到安置,请大家放心,请网友放心。这位大姐是一直在为我们加油鼓劲。辛苦,辛苦了!这边又过来了,应该是冲锋舟,但天色已经比较暗了。

  志愿者:你是干啥的?

  记者王文斌:我是河南电视台的记者。咱是救援队的,是吗?

  志愿者:我是被救援。

  记者王文斌:被救援的,是吗?

  救援人员:她是志愿者。

  记者王文斌:志愿者,是吗?

  救援人员:她是回家劝家人的。

  记者王文斌:回家劝家人,那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回家劝家人转移吗?

  救援人员:他们不愿意走。

  记者王文斌:行行行。那要注意安全啊。刚才这位志愿者是回家去劝自己的家人,劝自己的家人转移,因为有的群众是不愿意转移的,有的地方地势是比较高的,刚才直播的时候应该网友们也看到了,有地面比较高的地方还是干的,所以大家可能觉得还不着急。天色是越来越暗了,但是我们救援是始终没有停止的,尤其是刚才过去那辆推土车,非常非常的棒,一定是可以……怎么说呢,把我们受灾的群众都转移到的,因为那个推土车上可以坐很多很多人。这边的情况就是这样,手机只剩百分之几的电量了,可能直播会中断,希望大家理解。但是我们大象新闻会24小时,不是24小时,真的不是24小时,我们是从20日一直到现在是一直没有中断过的给大家进行直播的,会给大家看这边的情况。我这边会一直直播到最后一刻的,请大家也放心。因为电量的问题,我稍后会把这个信号转给我们其他的同事。我还是暂停吧,留一个电给大家打电话用,给家里打个电话用,虽然说也不一定打得通。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