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访谈:你就是那束勇敢的光
出片头:《防汛救灾进行时•人民至上》特别节目
主持人(直播间):这里是FM104.1河南省政府应急广播•河南交通广播,您正在收听的是《防汛救灾进行时•人民至上》特别节目,我是主持人南方。人生中有多少次重逢是不期而遇,人生中又有多少次离别再没有了尽头。我们常常说,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最先到来?2021年的这个夏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
出录音:01小佩地铁连线
小佩:现在是晚上的8点35分,我们看到消防救援人员,消防救援人员已经在现场了,一个一个的在救援。
主持人(直播间):这是河南交通广播的记者小佩,7月20号从郑州地铁5号线发回的连线报道。一位在危难中坚持报道的记者,在经历了“重生”之后,她再次见到妈妈,两人拥抱在一起,泣不成声。
出录音:02与妈妈见面
小佩:我差点,最后一个电话都没给你打,妈,吓死我了,吓死我了……(哭声)
主持人(直播间):这一切都要从暴雨的那个夜晚开始。7月20号,河南省遭遇了强降雨侵袭,河南省政府应急广播——河南交通广播立刻启动了应急预案,全员奔赴一线探访路况。经历了6个多小时的雨中采访之后,记者小佩和其他乘客一起,在17点45分,从郑州地铁5号线海滩寺站登上了开往沙口路站方向的列车。昨天,记者小佩跟我们回忆了她终身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
出录音:03车厢情况
主持人:小佩,当时你在车上,这个地铁突然停了,作为一个记者,我想你一定能反应过来,就说这是不寻常的,那当时车厢里是个什么场景,你还记不记得?
小佩:车停了之后,我就赶紧走到这个列车的那个窗户口那儿,我一看,因为当时有光你是不好看到外面是什么样的情况,然后我贴着那个玻璃,我就看到外面有那个非常浑浊的水,我当时猛地一想,这个隧道里怎么会进水呢?然后我就赶紧拿手机录了视频,我还想着是要给我们的节目,到时候要发回来这个视频呢。
主持人:嗯。
小佩: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那个列车长,然后脚步匆匆的。他个子特别高,然后他手里拿了一个包,穿着那个制服,大跨步的就向那个车头的另一方去了。我还一直看着他,但我……
主持人: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小佩: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因为在列车里面你能见到地铁的驾驶员是很罕见的。接着他就走向那个列车的车头的另一方了,就是反方向了。
主持人:然后车朝反方向开了吗?
小佩:呃,开了。我当时只是推测那可能这个列车驾驶员他去车头的另一方去开列车了,然后接下来就这个列车就开行了,可是开行的时间很短。
主持人:嗯。
小佩:好像开行了几百米的样子,列车就不动了,很明显的是 “咯噔”一下就被动的停下来了。停了之后,立刻,特别快,感觉那个时间就没有缓冲一样,我就看见从那个列车的门缝下面就已经有水了,然后很快的时间那个水就慢慢往上涨、慢慢往上涨,涨的速度看上去特别的不寻常,我跟直播间连线说前半部分的时候,前半部分的内容是描述这个水的,但是我还没有挂完直播间的电话,我就看到列车长又从那个车头的另一方又快速的过来,然后他举着手说:“现在是紧急疏散!所有人跟着我走!现在是紧急疏散!”我当时听到“紧急疏散”这几个字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就在想,我必须第一时间把这里面的状态和这里面的信息通过我们的直播间发出去。
主持人(直播间):已经开始出现积水的地铁车厢里,记者小佩没有和家人通话,而是用她电量不多的手机,第一时间和直播间进行了连线。她要通过河南交通广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此刻地铁里面的情况。
出录音:04乘客齐心协力互帮互助
主持人:那这个时候乘客都在干什么?就是列车长都回来了,让大家跟着紧急疏散,有没有人试图就是下车离开现场?有没有慌乱呢当时?
小佩:没有!当时车上的秩序非常好,因为列车长举着手高喊着“现在是紧急疏散,大家手绊着手。”我还不懂什么是手绊着手的意思,我还以为就是拉着手,然后列车长做了示范之后,我就把后面那个男士的手绊到他的手腕上,我们手绊着手下了地铁。
主持人:下去之后,你们是到站台上了吗?安全了吗?
小佩:那个站台,非常窄。人只能排成一队。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个列车长是让你们手绊着手结成一个队伍,然后大家相互拉着,实际上是沿着这个轨道站在了这个隧道的边缘。
小佩:对,是一个疏散的步道,只有六七十公分宽,非常窄,是一招不慎就有可能跌落到右手边那个滚滚的洪水当中。我们左手都拉着那个扶手。然后大家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往前慢慢的移动。
主持人:这个时候你们并不知道要去哪儿,就是跟着这个列车长。
小佩:不知道去哪儿,走了有个10分钟。我们就听到前面声音传过来,一开始听不清,然后就有人大喊“往回走!往回走!”特别急!我们就赶紧把消息往前传,往回走往回走。然后大家又开始往回走回到了车厢内,因为听到大家说到往回走的时候,那个声音有点慌了。然后有一些男士就站到那个门口,担心后面走得慢的人被水冲走,其实他们有一些男士都已经上到车厢里面了,他们又义无反顾地转身回去,又跨过那扇门,又回到那个步道上,把那些人一个一个赶紧拽回来。
主持人:一个是水很深,再一个怕动作慢了上不来,他们又下来,为了把后面的乘客拉上来。
小佩:对,好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士站到那儿,有的就义无反顾的一步跨出去。呀,我当时看了之后,我心里面一惊!
主持人:所有人都上来之后车门又关上了吗?
小佩:关上了。那一扇我们疏散的那个门关上了,但是我们立马发现势头不对。
主持人:为什么呀?
小佩:当时列车长出来,他走到车厢内的那扇中门是开着的。那个中门大概宽有六七十公分那样,很窄,但是那个水都已经到中门的中间的部位了,呼呼的往里面流。然后我看到有一群男士就赶紧去关那扇门,好难关的感觉。
主持人:就是你们发现列车长出来的那个驾驶舱的那扇中门,从那个中门在往车厢溢水。
小佩:对。
主持人:所以大家合力是要把这个门关上,堵住这个水?
小佩:是的。在关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男士他的右手是靠上方去推那个门的,它是一个推拉门,结果他在推的过程中,他4根手指全部卡进去了。
主持人:就是用力过猛了,因为大家在合力在关,那个门很难关吗?
小佩:非常难关。它本身就是个推拉门,就像我们坐高铁的那个门一样,是个推拉门。
小佩:然后大家去试图救他的那个手,打算把他的手抠出来,但是抠不出来,然后大家又赶紧推那个门。
主持人:再把它推开。
小佩:推一点点让他的手能出来。
主持人:嗯嗯嗯。
小佩:但是,水特别大,人又特别多,使不上力气。
主持人:嗯。
小佩:他们推了一会儿之后。那个人又开始喊“我的手啊”。喊的撕心裂肺的那种声音,我当时特别担心他的手就被夹断了。
主持人:嗯。
小佩:这时候有几个男士从那个门的左侧开始发力,他们几个就开始把那个声音聚集在一起,说“1、2、3!1、2、3!”就这样露出了一点点缝,才把他的手给救出来。我当时长舒一口气。
主持人:这个时候车厢里是什么情况呢?
小佩:因为刚刚是比较混乱的。大家在救援他的手,但是我们紧接着发现危险正在一步一步的逼来,然后那个水位迅速的上涨,已经到我腰部了,然后我手机其实当时电量已经不多了,我就拿出来拍了一段视频。我本来想的是出去之后,我这些视频还可以作为资料,作为记者,我把它报道出去。
主持人:嗯,就是作为一个记者,你要用自己的这个手机把它拍摄下来,记录下最真实的场景。
小佩:对。而且当时也觉得它虽然很危险,但是不至于说我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我也听到了当时有人在打110、119,可是我听到有一种声音说,打不通。然后那个水就很快的、十几分钟的样子就到我的胸部了,我当时突然发现不对了。然后我就把手机拿出来,看到还有一点点电量,我就把我刚刚发的那个视频发出去了,配了一段文字,我说“所有的应急、消防,请救我们,请扩散,我们的位置是在哪哪哪,SOS。”我当时手是抖着发出去的,因为在水里面泡的又紧张又冷,我想通过更多的渠道把我们的信息扩散出去,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哪,让更多的外部救援力量来救我们。
主持人(直播间):出于求生的本能,更出于新闻记者的责任感,小佩开始在工作群里不停地更新着地铁车厢积水情况,并且向导播间的同事发来了手机定位信息。随后,她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差了。
出录音:05地铁内积水
主持人:我看到你在咱们的工作群发来的这个信息了,当时水位很快就没到了胸口的位置,但是水似乎还在不断的上涨,这个时候车厢里的乘客,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些自救的办法呢?
小佩:我发完那个朋友圈和微博之后,水已经到脖子的位置了。车厢内已经开始缺氧了。我没有体会过什么是缺氧。缺氧的状态就是你说不成话了,你没有力气了,你当时头是蒙的,眼睛随时都想闭上,我当时用手扶着那个门,因为缺氧的太厉害了,我就(急促呼吸的声音)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毫不夸张。我就听到车厢里面有人在讨论自救,怎么救呀?我对自救当时就没有概念。然后有一部分人说拉开那扇门,但是外面的水位当时有两米深了,然后有人就说,拉开这扇门之后,让有自救能力的、让会游泳的人游出去,不至于说一车人都被淹没。
主持人:也就是说,可能有一部分人的想法是,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一部分人。
小佩:是的。但是这个时候就遭到了另一部分人的反对,那一部分人说,有可能这扇门拉开之后,全车人全车覆没。我听完他们的意见之后,觉得每一个毛孔都是紧张的。然后当时我极度绝望的时候,我就也想到了这可能就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刻了。我觉得我挺不孝顺的,工作这么多年没有好好的照顾过我父母,都是我父母在照顾我的家庭。一个孩子13岁了,另一个孩子一直是我妈妈照顾,才4岁半,我就在想,这两个孩子都得托付给我爸妈了,我说我对不起父母了,我说就此诀别吧,也让他们通过我的朋友圈知道我是怎么离去的。(哽咽、叹气)当时我就以为,我这一段视频可能就是给世界留下的最后一段画面了。
主持人(直播间):此刻,小佩意识到生命可能即将走到尽头,而在导播间和办公室里值守的十几位同事,看到工作群里面小佩发来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心都揪到了嗓子眼儿!作为河南省政府应急广播,河南交通广播的指挥调度系统更加急了联络的速度,不停地和地铁、消防、公安、应急、医疗急救等多部门密切沟通,并且给小佩电话和文字信息安慰,在工作群里发布最新的动态!大家想让小佩看到,让车厢里的乘客知道,救援力量正在从四面八方向他们奔来。这是一场跟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所有人都知道,小佩发来视频的背后是一车的乘客都在等待希望。
出录音:06砸窗及自救
主持人:那你们是什么时候等到救援的?
小佩:就在我意识模糊的时候,我突然听到有人说,大声的喊:“砸车窗,拿灭火器!”声音特别大。过了一会我就听到“咚!咚!咚!”那个玻璃特别的难砸,感觉砸了好久,砸了好久,我们所有人好像那一刻都在盯着那个砸的位置。灭火器的那个干粉都已经被喷出来了,那个窗户还没有砸开,但是大哥特别的奋力“咚!咚!咚!”不停的在砸。当我们听到那个窗户“哐”的一下碎的时候,(深吸气)那个空气瞬时的就进来了。那个窗户砸完之后,那个大哥就跟后面的人说,窗户砸开了,谁缺氧的话来这呼吸一下氧气,然后那个大哥又特别冷静,他说:“把灭火器传到后面,让后面的人也赶紧砸车窗。”那个大哥砸破的第一个车窗,是我们这一车人第一次看到生的希望。
主持人:车窗砸开了,但是这个时候你们还被困在车厢里。
小佩:砸完那个车窗之后,很快,我同事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说,小佩,你一会儿一定要务必接听一个手机尾号是多少号的电话。挂了他的电话,立马那个电话就打进来了,他问我们的位置,我就跟他说了确切的位置,他说你们坚持住,我们马上就到。我说多久能到,他说很快!我没有挂他的电话,我就跟车厢的人我大声喊,我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力气,我说救援人员马上就来救我们!大家坚持住马上就来了!就感觉拼尽全力想把这个声音传向后方。
主持人:大家知道你是记者吗?
小佩:不知道,车厢人太多了,大家不知道谁是谁。
主持人:那当时你传出去这句话之后,车厢上的乘客什么反应啊?
小佩:就是那种第二次生的希望,突然我听到有人大声喊了一句:“前面有光!快看!诶,有人来救我们了!”我看到我周围的人全都伸着脖子往那个车头前方看,看那束光源在哪,我们去找!那个乘客又说了一句:“谁的手机有电?把那个手机手电筒打开,让救援人员看到我们在哪儿。”因为车厢里一片漆黑,担心他们看不到我们在哪。好几个人都把那个手机手电筒打开,从那个破的那个车窗那儿,伸出去,让救援人员看到我们给他们挥手。紧接着救援人员到了,我看见他们穿的是T恤,站到那个水里面,水里面有一根救援绳,一头是绑到那个车头的位置,一头是绑到我们第一次疏散的时候步台上抓手的位置。然后车厢前面有几个大哥大声的喊:“让老人孩子和孕妇先走!”我一直在观察他当时喊得那个样子,撕心裂肺的,恨不得把声音传到那个后方,喊了我觉得都得有上百遍。大家不约而同的就开始往车厢两侧靠,让出那个通道。孩子、老人、孕妇先走,有一些人我们不知道她是孕妇,她还举手“我是孕妇”,我们都说“快走!快走!快走”,然后紧接着,“让女士先走”,我们就开始从第一车厢有序的疏散,让女性先走。
当大哥说让老人孩子和孕妇先走的时候,我很吃惊!我说这些不都是电影里面演的情节吗?竟然在我身边真实的就这样上演了。
主持人:你看到的这个乘客的撤离,都是在救援人员赶到之后,其实乘客是自发的,而且撤离的是非常有序,大家没有拥挤。
小佩:没有,而且大家不约而同的把那个中间的通道让开。因为妈妈抱着孩子往前走是很艰难的,然后我们就看到有人把她的孩子都接力递到前面,妈妈在后面,孩子在前面被救援人员先抱到那个步道上,一个一个的把这些怀抱当中,所有的孩子都抱到安全的站台上。
主持人:全部接力出去。
小佩:全部接力出去,那个时候我肃然起敬,我们河南人太伟大了,那一刻我看到了真实的河南人。
主持人(直播间):后来,我们从消防部门了解到,小佩(在)通话中准确描述的列车位置,为他们实施营救提供了最重要的信息,但当时救援的情况仍旧非常复杂,因为通往现场的所有道路都被封堵,必经之路是京广铁路的下穿隧道。救援人员带着破拆器材和担架,绕路翻过了两面2米多高的钢丝网围墙,涉水到达了救援现场。令人感动的是,被救的乘客撤离时,没有人争抢,也没有人吵闹,甚至很多人还主动退后一步,把通道让给比自己更需要的陌生人。大家相互接力,相互鼓励,直到车厢里最后一个人离开。
出录音:07“白大褂”现身站外救助
主持人:在这次救援当中有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是非常显眼的,我也听说你们是通过这场救援认识的。
小佩:我跟他生死相依。我出了那个站台,我就非常吃惊,看到已经有急救人员了,我说,呀,太及时了!因为我前面那个女孩快休克了,那个救援人员把她背出去的,她眼睛随时会闭上,我也在护着她。然后到了站台,那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开始赶紧给她抢救,给她放到那个长椅上,(然后)他迅速判断说她是失温了。他就问,有水没有?我从那个女孩的包里面拿了一瓶奶,让她喝了喝。然后他又赶紧问有糖没有?我就问路人,我说有糖有巧克力吗?他们都说没有。我就想到我包里有口香糖,我就拿了两颗塞到她的嘴里,那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就一直抚慰她,你要怎么做,怎么尽快的升温。他又大声喊,“把衣服拿过来!”我赶紧把旁边两个军大衣,刚开始拿了一个,然后我又怕她冷,我又给她拿过来一个。在救完这个女孩之后,我们就看到那个站台上有人被抬着出来的,然后那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就赶紧冲过去,给那个昏迷的人做心肺复苏。
那个女性乘客后来我知道她也是医生,她给她做人工呼吸,就两个人不停的在接力,不停的在救,然后他们两个人在救这个乘客的时候,就高声地喊说“有没有纸,有没有剪刀?”然后他又大声地喊:“谁会做心肺复苏?”我们说不会。“我教你们!”然后我就赶紧跟他学。这个时候我看到的场景是,站台上医生和志愿者都在轮流交替的给那些昏厥的人做心肺复苏,从那个隧道里面又被救出来了好多乘客,也坐在这个站台上。
主持人:就是被救出来的乘客。
小佩:对。
主持人:坐在了台阶上。
小佩:当他们看到医生和志愿者都在给这些乘客做心肺复苏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那一刻我肃然起敬。
主持人:在站台上不断的救人的这个穿着白大褂的人,他就是个医生吗?
小佩:当时所有站台上的救援结束之后,他站在我的面前,他哭着,拉着他的白大褂。当时那个白大褂下面全部都是泥水,他拉着说,他说:“姐姐,我研究生毕业,我今天第一天上班,我听到有人说要救援,我就赶紧过来了,我当医生是干嘛的?我不就是为了救人吗?”我当时看的我好心疼他!然后我就上前一步把他抱到怀里,我说:“弟弟,你是英雄!”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郑州市人民医院(此处应为“郑州人民医院”)的实习医生于逸飞,因为第二天他联系上了我。从那一刻起,我们两个就结下了生死之交。
主持人:小佩,其实我也非常非常的揪心。在那个过程当中,你知道所有人都在替你们揪心。没有人知道车上发生了什么,但是我刚才通过你的描述,至少我觉得作为一个记者同行,你是勇敢的。
小佩:其实我觉得我不是最勇敢的,因为那一刻我脑海里面想的是要让这几百个人都能够出去,要通过我把这里面的信息带出去,让外部所有的力量都知道我们在哪儿。
我觉得最勇敢的有那个砸车窗的大哥,他临危不惧,给了我们一扇生命之窗。还有那个救援人员,他站到水里,那个水都已经到他肩膀上了,他一个一个把我们这些乘客给托过去、抱过去的。还有那些医生,我们都不知道他们叫什么。还有那几百个乘客,就是在那样的绝境当中,大家都没有乱,没有尖叫,没有呼喊,他们给了彼此生存的力量。
主持人:小佩你看在你桌子上,除了这个已经泡的都发烂的记者证,我看你现在桌子上的其他这几件被规规矩矩地摆在这儿,这应该都是从你包里拿出来的吧,你摆在这儿是为了永久的收藏吗?
小佩:不是的。我摆在这儿,我是想让我自己永远铭记2021年7月20号这一天,因为我在这一天,在大灾面前,我见证了我们河南人那种镇静、团结、信任,还有素未(昧)平生的援助。同时我把它摆到这儿,是因为2021年7月20号是我的另外一个生日,这一天我重生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一件事儿,就是我们这几百个人能被救出来,就是靠的是一种力量,人和人的力量加在一起,就是众人的力量。我们这些力量汇聚到一起的时候,力量就是一座山,我觉得我们河南人就是一座山。
主持人(直播间):7月22号下午,河南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波代表台党组前往记者小佩的家里看望慰问,称赞她是河南广电最勇敢的记者。同一天,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领导也前往看望慰问了记者小佩,对她在大灾面前表现出的勇敢和坚定给予高度赞誉。
此次对小佩的采访,对我们来说也非常特别。平日里,我们是并肩战斗的同事,而此时,她却变成了新闻中的当事人。
当天我们在小佩家里采访的时候,看到了那本被水泡的发烂的记者证,相片已经掉落了,但中间夹着几张纸巾,保护得很好。她说,这是我记者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次采访。
一场暴雨,让世界了解了真正的河南人。小佩在自己写下的日记里说,“这个世界没有谁生来就是伟大的,经历过这次灾情,她要把‘伟大’这个词送给这个城市中所有为生命呼唤的人!这是我们的家园,一场灾难,虽然她遭受了重创,但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2021年7月20号,被困在郑州5号线地铁里的乘客共同经历了惊心动魄的3小时生命救援,每个人都在喊着:“让晕倒的人先走!”每个人都上去扶一把,说:“把晕倒的人先救出去!”所有的男生说;“让女生先走!”所有的成年人说:“让老人和孩子先行!”大家互帮互助,互相鼓励。我相信,通过小佩地讲述,你一定能感受到什么是平凡的力量!我想告诉你,有一种力量无人能挡,永不言败,生来倔强,这里就是河南!河南人的勇敢,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水灾中最亮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