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一村的古寺古宅古槐树突然名声大振 村子成景区 旅游火起来

2022年05月09日22:28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村位于太行山余脉丘陵地带。这里有层层的梯田,纵横的沟壑,独特的地貌和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是镇政府的所在地。

  石林村有座古寺院,名叫“法隆寺”。这里原属汤阴县管辖,据《汤阴县志》记载:“法隆寺,在县西,唐贞观二十年建。”在清代,法隆寺经过大规模重修,香火旺盛,僧众上百。法隆寺所在村得名“释林”,意为释迦牟尼之林,后取谐音,译名“石林”。

  法隆寺院内矗立一通石碑,上写着:“刘邓大军石林会议纪念碑”,于2008年4月24日所立。1947年6月10日,刘伯承、邓小平在法隆寺主持召开“石林会议”,会议决定: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四个纵队,自豫北地区抢渡黄河,向豫皖苏边区和大别山地区进击;陈赓、谢富治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九纵队和第十八军,自晋南抢渡黄河出豫西,在豫陕鄂边区实施战略展开,协助刘邓大军经略中原;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及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在豫皖苏边区实施战略展开,配合刘邓大军南进。

  这是当年刘邓首长驻扎时栽下的一棵槐树,百姓称之为“将军槐”。

  距法隆寺不远处有一座建于清光绪五年的老宅院,三重院落,九门相照。在“石林会议”召开期间,刘伯承、邓小平曾在这里的中院居住和办公。

  “九门相照”老宅院边有一棵古柏,树龄已1600多年,枝繁叶茂。晋冀鲁豫野战军驻扎石林期间,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在闲暇之余喜欢坐在树下下棋。

  通过红色文化挖掘和红色旅游开发,石林村建起了刘邓大军大型浮雕墙和雕塑。

  村里的老房子上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标语

  这面老墙经过立面改造,“老门”写上了“老乡不在家,开门就犯法”的口号。刘邓大军在石林驻扎期间,严格执行“四不走”军纪,即:院子不打扫干净不走,损坏东西不赔偿不走,借的东西不还清不走,水缸不担满不走。

  石林街头建起一座“转折的号角”塑雕。“石林会议”是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转折点,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标志,是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见证。

  近些年,当地政府通过对这里的古寺、古宅和古树进行保护与维修,再现了历史风貌,留住了红色记忆。

  石林镇以红色旅游为依托,“红”“古”结合,道路、饮水、绿化、美化等硬件建设齐头并进,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

  大型“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标志耸立在石林村头广场上,红星闪闪,刺破蓝天。目前,这里已成为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主线,“中原解放战争战地游”红色旅游的精品线路景点,全省第一批重点建设的26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编辑: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