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钱币起源及使用,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商品经济的主角,还是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指针,众多民俗现象的载体,为我们了解和研究社会史、文化史的一扇重要窗口。
铜贝,商代流通货币,长1.8厘米,宽1.4厘米,呈自然贝形,现藏于河南博物院。一面凸起,一半球形,另一面中部一齿状槽,体呈中空,可以说这是世界上较早的金属铸币。
银空首布,通高10.8厘米,厚0.2厘米,重134.1克,1974年河南省扶沟古城村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形似长方形铲,空首,平肩,肩两端各有一锥形突起。这件空首布在一同出土的十八件银布币中是唯一的一件空首布,至迟为春秋中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银布币实物。
“齐法化”刀币,为战国末年铸造,长18.3厘米,宽2.8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刀币呈刀状,刀首尖,正面通体铸凸起的周沿。刀身正面铸阳文大篆“齐法化”。柄部两面有两条凸起线,柄端呈圆环状,背部刀首有三条凸起的横线纹饰。文字钎细工整,在齐国流通甚广,为研究齐国商业经济与交通发展均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