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书香寻找自己心仪的好书

2022年04月20日21: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阅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个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节日。值此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希望更多的读者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也期待优秀的图书越来越多并以不同的方式提供给公众。

  阎晶明

  大概是去年某日,我参加电视台一档节目的看片及研讨会,见到一位出版界的老朋友。他长期做文学类畅销书,常常靠一本书带火一个作家,是文学出版界的厉害角色。

  会前寒暄并简单聊天,谈到最近忙什么,朋友却像打开了话匣子,收不住了。主要是感慨图书市场之艰难,在他眼里,写书、出书、发书,都有日益艰难之势,尤以文学为重。当然,因为我们都是做文学的,他也势必会以文学为例。其实,所有门类也都差不多。

  首先是纸质书被电子阅读严重挤压。不是现在的人不读书,而是阅读的方式变了,新的人群更愿意读电子书,过去读纸质书的,也有很多改成电子阅读了。这其中受打击最大的是小说。写得好不好与发行量大小已无直接关系。有时写得好还不如起的书名好。而且随着微信、抖音的迅猛发展,连心灵鸡汤类的书也坚持不下去了。从前,都是一个都市白领、成功人士,用一则小故事讲述一个大道理,汇成一册,起一个励志的书名。这种书一上来就是几十万册的印数。现在则连10万册都不敢印了。而且打败他们的,不是博士博导,大多是小镇青年,这些人用一分半钟的短视频,就把这点“人生道理”都讲清楚了。而且一样励志,还不装。心灵鸡汤尚且如此,况小说乎?

  再说书不好卖。纸质书本来就受电子书强力冲击,在此情形下出版的图书,又要经历市场新秩序的考验。由于电商、网购的兴起,更由于其折扣常常对半砍刀,实体书店优势全无。实体店就算对半拿到书,必得加上房租、人员等等成本,七五折是最低的了,那也完全无法与网购相比。的确有这样的情形,一些还愿意逛逛书店的人,如果发现一本可买之书,也可能是把书店的书用手机拍一下,回家后到网上购买。朋友说,两年前,实体书店和网购的销售占比还勉强是30%对70%,现在则惨到10%对90%了。

  朋友的介绍,也让我想起一个月前,我到北京一家著名书店所见到的情景。偌大的书店分上下两层,然而店内读者人数之微少真让人唏嘘。一眼望去,营业员比顾客还多。

  那么,要改变的是什么,改变谁,由谁来改变?呼吁人们守成,还是自己赶紧转变思维?这真是个一言难尽的问题。面对这些现实困难,我们的共识是,崇尚读书才是正途。我们共同的愿望是,读者能够走进书店、图书馆,闻着书香寻找自己心仪的好书,网购、电子阅读,既能够让读者迅速、便捷获得读物,又不至于在总体上冲击实体书店的市场。这很难,但仍然可以是一种美好愿景。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