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人民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编者
深入调研建言沾满“泥土”
本报记者姜洁
“前几年我参加全国政协视察团来河北,当时冬奥会场馆还只是设计图纸,如今已全部建成,速度、水平都让人惊叹。”“从冬奥会的历史看,冬奥遗产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做到充分利用?”2021年6月,全国政协“办好北京冬奥会,持续推进冰雪运动发展”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团在北京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开展视察调研,为办好冬奥会、创造和分享更多冬奥红利建言献策。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调研启发思考。一年来,全国政协坚持“身入”更要“心至”,依托深入的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在认真分析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真言、献良策,形成了多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结合自身特色,紧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本专委会所在领域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
——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就“三农”领域多个重大问题开展调研考察活动,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出尽快出台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方案、完善育种支撑体系、增强育种和繁育创新能力等5个方面的具体建议;针对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引导规范发展、完善支持政策、加强人才建设、创新金融服务等4条对策建议。上述建议都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批示,有关部门也都回函表示吸收采纳。
——经济委员会紧扣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调研,提出对策建议,获中央有关领导批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形势下内蒙古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专题调研,围绕11个子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两份调研报告;开展“推动金融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加快智慧物流发展”“数据产权保护与利用”等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报告、政协信息专报等形式建言献策。
——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紧扣民生关切协商议政,将“加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权益保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列为专题调研题目,并与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联动设计,有力推动这一重要民生领域相关问题解决;科学制定“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5年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方案,将重点提案督办融于调研,精心撰写民主监督报告;认真开展“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专题调研,积极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建言献策。
调研接地气,建言沾“泥土”。通过扎实调研,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广大政协委员履职成果丰硕,为“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扎实履职写好“委员作业”
本报记者李昌禹
5件提案、12件大会书面发言、43件社情民意信息、多场专题调研和专题协商活动——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在过去一年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委员作业”。成绩单背后,是委员扎扎实实的履职工作。
过去的一年,广大政协委员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在各条战线勇于担当,自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交出了不平凡的履职成绩单。他们中,有的白衣执甲、丹心逆行,奔赴抗击疫情最前线;有的发挥专业优势,施展自身所长,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资政;有的做网络直播,为农民代言,吸引广大网友助力乡村振兴……委员们用辛苦实干交出一份份亮丽的答卷,诠释出新时代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使命担当。
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委员作用发挥得好,政协工作自然就好。过去的这一年,全国政协大力开展委员读书活动和书香政协建设,不同主题的委员读书群层出不穷,学党史、学经典、学前沿科技、学传统文化,委员们将读书学习嵌入履职实践,将读书思考与讨论交流、协商议政相结合,为社会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在学习和履职中提高站位、提升能力,让“委员作业”选题更准、质量更高。
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们发现,履职更便捷的同时,履职要求也更高了。通过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委员们发挥网络议政优势,实现随时随地履职;通过建设委员履职数据中心,委员们有了自己的履职档案、常委提交履职报告,委员履职率接近100%;全国政协还改进会议活动组织,常委会会议邀请委员列席,协商议政活动增加了委员即席发言和现场互动,视察考察调研各环节引导委员深度参与……有了好的制度环境和工作导向,委员们的履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本届政协运行伊始,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的政协章程中,专门新设立了“委员”一章,对委员履职尽责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政协主要负责同志要求委员们写好每年的“委员作业”,交上一份好的履职报告。如今,委员们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更有一些委员获得全国政协优秀履职奖,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
履职尽责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期待新的一年,委员们继续保持担当尽责的本色、建言资政的成色,听民声、集民意、汇民智,以优异的履职成效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督办提案推动落地落实
本报记者杨昊
如何解决新职业青年在医疗、工伤、失业等领域的社保缺位?新职业青年如何提升学习能力?……2021年11月17日,在全国政协“关于促进新职业青年成长发展”重点提案督办现场,这些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被一一摆在提办双方面前。
当天,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一行走访提案主办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案者代表、部分委员与人社部承办司局负责人围绕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促进新职业青年成长发展”重点提案展开深入交流,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提案办理成效关系到制度优势能否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据介绍,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共确定重点提案题目77个,提案委员会负责督办39个,其中以调研视察形式督办7个,提案办理协商会督办4个,走访督办6个,重要提案摘报督办22个。
“走访督办是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生动展现。重点提案办得好,能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达到‘办好一件、解决一片’的效果。”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重点提案仅占每年大会提案总数的1.5%左右,多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走访活动为提案者与承办单位搭建面对面协商的平台,增进理解共识,推进建议落地落实。
类似促进提案办理提质增效的工作,自去年以来,全国政协还做了不少。例如:首次将闭会期间提案纳入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范围,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将“尽快建立统一的新冠疫情防控标准”闭会期间提案经审查列入重点提案,以重要提案摘报形式进行督办;首次将党外委员专题视察与重点提案督办结合起来,围绕“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看形势、听经验、凝共识;提案委员会首次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及办理相关情况,并就如何写好提案、通过提案履职建言等展开交流……一年来,提案工作在政协工作全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
加强对地方政协提案工作的指导交流是2021年全国政协提案工作的年度主题。2021年7月17日,全国地方政协提案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宁夏银川召开,与会代表聚焦推动提案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同向发力、协同推进,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大家表示要把这些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带回去,认真研究吸收,让提案工作更富有成效。
政协提案是党和政府听取民声民意、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渠道,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不少政协委员表示,未来将进一步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服务中心任务,围绕重点议题协商议政,形成提案工作合力,奋力开创提案工作新局面。
凝聚共识拓展形式载体
本报记者易舒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大家团结起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就必不可少。”过去的一年,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凝聚共识、增进团结、争取人心,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
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其职责所在。2021年2月23日,全国政协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会议,拉开了人民政协党史学习教育的序幕。委员自学、集体交流、专家辅导、实地观摩……一年来,实现全国政协委员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委员普遍受到了政治教育和精神洗礼。“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们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全国政协委员高洁说。
结合委员读书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着力凝聚思想共识,是全国政协的一大特色。2021年4月16日,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在“中共党史学习”读书群中完成了1个小时、有1万多字记录的文字讲座。他的悉心讲授,激发了委员们的学习热情,讲座后线上讨论持续到次日凌晨2时。据统计,自“中共党史学习”读书群开群以来,组织开展了90多场委员、专家讲座和逐章领学,推出10余个学习专栏,促进了以党史学习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委员们表示,从党的辉煌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把人民政协事业更好地向前推进。
有方向的启发引领,互动式的协商讨论,凝聚共识的形式和载体不断创新拓展。一年来,全国政协加强与委员、界别群众的联系,通过协商履职、界别联谊、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委员活动日等平台,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
“请委员提问,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回应。”在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举办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上,委员们踊跃提问,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等负责同志积极回应,大家充分交流、集思广益。过去的一年里,发言、提问、回应、讨论成为全国政协很多会议的重要环节,双周协商座谈会、远程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每场会议都是建言献策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生动实践。与此同时,委员讲堂、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专委会媒体见面会等机制,也成为面向社会各界阐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传播政协协商共识成果的平台。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8日 第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