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尹江勇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培育壮大一流的创新主体”是其中重点推动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在我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过程中,将采取哪些重要举措,以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9月26日,记者采访了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
重点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我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主要力量,因此,必须把壮大创新型企业队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省科技厅副厅长刘英锋告诉记者。
为了提升我省企业的创新能力,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省统计局五部门联合制定了《推动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方案》。
“根据方案,省市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引导、支持和帮助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推动企业实现‘四有’,即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合作。”刘英锋介绍,全覆盖工作将纳入“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内容,重点完成三项任务。
一是摸清发展底数。以规上工业企业为主体,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以研发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统计调查分析,提出解决措施,建立工作台账。二是建立帮扶机制。将所有规上工业企业纳入帮扶对接范围,指导和支持已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对标先进、提升水平,争创各类高水平研发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是完善支持政策。制定出台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
据了解,五部门还将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开展紧密产学研合作、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
积极改进和完善科研组织模式
“为进一步激发各创新主体的活力,我们需要改进和完善科研组织模式,有力保障各类科研活动的顺利实施。”省科技厅总工程师何守法说,在突出重点、加大支持力度的基础上,省科技厅将会同省财政厅进一步优化科研组织模式。
在科研组织模式方面积极创新。“我们将进一步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的项目组织机制,综合运用公开竞争、定向择优、滚动支持等差异化遴选方式,尽量把好项目选出来。”何守法说,项目实施上,则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和项目专员制,采取签订军令状、“里程碑”考核等管理方式,结项验收突出最终用户作用,把创新自主权交给科研主导者。
在改革经费使用方面加强试点。通过开展经费“包干制”试点,将实施范围扩大至除重大科技专项以外的所有科技研发项目;通过实施“直通车”试点改革,对一些重大创新项目、平台等,将省财政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切实解决资金沉淀问题;通过改进支持方式,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对省科创委统一研究决定的重大创新项目,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预拨部分资金的方式,做到“雪中送炭”,支持创新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推进相关事项尽快落实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