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如皋市中心东南角,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端庄、肃穆地矗立在红十四军公园内,立面造型犹如一面旗帜,猎猎飘扬,入口处巨大的红色五角星熠熠生辉。
红十四军纪念馆于2009年4月开工建设,由曾经在红十四军英勇战斗过的张爱萍将军题写馆名。纪念馆占地6.3亩,内设8个展厅,各个展厅模拟复原重要革命遗址20多处,展出图片1300余幅、实物资料700余件、声光电场景5处、雕塑23处,生动展现了红十四军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
纪念馆序厅为大型红十四军将士群雕,两侧分别陈列着张爱萍、李维汉、刘瑞龙、黄火青等人纪念红十四军的题词。纪念馆尾厅一面为305位英烈头像照片组成的追思墙,一面为记述729位烈士的英名录。
起义农民使用过的棍子、大刀和铁叉,红军使用过的木炮,红十四军军长何昆用过的行军床……展馆内陈列的物件,再现了那个风雨如磐的战争年代,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劳苦大众自己的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1930年在“白色恐怖”笼罩下成立后,在通海如泰地区掀起江海浪涛。
这是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统治心脏地区江苏境内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也是江苏境内唯一列入中央红军序列的正规军。在中共通海特委的领导下,红十四军驰骋苏中8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在全省率先建立县、乡苏维埃政权,开展革命游击战争,中心根据地约12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如皋为中心的通海如泰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时期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
红十四军撼天动地的斗争在江海大地撒下革命火种,威名远扬,尽管在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仅7个月后,红十四军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被打散,但其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燃起的革命烈火,使反动派受到震慑,使人民群众倍感振奋和鼓舞,为之后抗日战争时期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及新四军东进和实现苏中七战七捷打下坚实基础,为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守好、用好红十四军纪念馆这一红色资源,可以激发更多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也是对烈士们最好的祭奠。”纪念馆馆长夏勇介绍,通过刊登“雉水红韵”专版、推出红色藏品图片展、邀请革命烈士后代和相关红十四军历史专家进行座谈、举办红色经典故事进社区等活动,将红十四军纪念馆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宣传阵地。目前,红十四军纪念馆已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开馆以来已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600万人次。
有一种情怀,历经时代风雨,更加浓厚;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长空,期冀薪火相传。永不褪色的红十四军精神,犹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引领着145万如皋儿女砥砺前行。围绕高质量建设长江以北最强县市的目标,如皋正步履铿锵,阔步前进。
(本报记者 俞圣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