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的精神象征

2021年09月09日10:04

来源:青海日报

  青藏高原,一个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地理高地;青藏高原,一个孕育着数不尽神奇传说的文化高地;青藏高原,一个承载着中国革命传统的精神高地。

  青藏高原所特有的生态环境,积淀下了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流传下了独具一格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流淌在代代青海人的血脉当中,最终凝练成了青藏高原精神,并随着时代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着其中的要义内核。

  无论时代赋予它怎样的烙印,这种精神始终与一代代青海人在地处地球第三极的雪域高原上战严寒、斗冰雪,挑战荒漠戈壁、暴风狂沙的不屈精神息息相关——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挑战、团结奋进。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新青海建设的步伐,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献身高原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他们让青藏高原独有的精神特质不断升华,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成为青海人民引以自励的精神特质。

  伟大事业中诞生出的精神特质

  伟大事业凝练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

  青藏公路,一条横亘在青藏高原大地上的“天路”。如今良好的通行条件让人难以想象当年建设这条道路时的艰难险阻。但历史总有痕迹可循,总能让我们追寻到前人奋进的身影。

  走进青藏兵站部军史馆,一幅幅照片诉说着那峥嵘岁月,一件件老物件描绘着先辈们的光辉足迹,一个个模型还原着艰辛的筑路时光……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1954年5月,慕生忠将军坚决贯彻毛泽东主席“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苦难,努力筑路”伟大号召,率领部队在昆仑山脚下的格尔木安营扎寨,建起了修筑青藏公路的前沿阵地,由此开启了人类公路史上最悲壮、最震撼、最辉煌的伟大征程。

  1954年5月,伴随着铁锤砸向钢钎的一声巨响,青藏公路建设破土动工。

  从昆仑山口开始,青藏公路穿行于千里雪线之上。从格尔木到昆仑山口,全长170公里,海拔从2700米猛增到4700米,骤然升高的海拔和骤然降低的气压,使人产生严重的高山反应。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青藏线的开拓者们头顶低垂的白云,脚踏千年沉积的“锈沙石”和永久冻土层,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破冻土,喊出了“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战斗口号。

  当年10月,筑路部队开上了“生命禁区”唐古拉山;在青藏公路最艰苦的雪水河之战中,三个工程队比着干,天黑了谁也不愿收工,最后只好由工程总指挥强行下令,才集体收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青藏公路每向前推进一步,都熔铸着筑路官兵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官兵的牺牲和奉献。高山大河挡不住他们,饥饿寒冷挡不住他们,雨雪冰雹挡不住他们。他们同顽石搏斗,向冻土挑战,与高山抗争,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全线通车,青藏人民欢欣鼓舞,青藏公路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条幸福路,还有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990年7月18日,江泽民同志视察青藏兵站部时,亲笔题写了“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2005年12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青海考察工作结束时所作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讲话中指出:“一定要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

  这不仅是对驻青部队官兵坚守高原意志品质的高度概括,也是对青海各族人民在艰苦环境下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的描绘,从此,“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成为了青海人民引以自励的精神特质。

  一种彰显地域特性的精神品格

  青藏高原有着独特的自然风貌,三江之源、万山之祖所孕育出的绮丽风光让它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净土,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人间仙境。但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它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生命禁区”。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里,青海人民和大批从内地奔赴高原的有志青年,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奋斗、为改变青海落后面貌奋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奋斗、拼搏、进取、忍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伟大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用血肉奉献不断丰富着“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的内涵精义。

  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广大研制工作者甘愿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在美丽的金银滩草原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创造了中国人民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人间奇迹,孕育出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南昆仑,北祁连,山下瀚海八百里,八百里戈壁无人烟。”在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开拓者云集于此,同这里世居的各族人民一道,以“一个行李一口锅,高举红旗战沙漠,渴了吃把昆仑雪,饿了啃口青稞馍”的坚韧,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找到了石油,发现了矿山,办起了工厂,修筑了道路,开垦了耕地,种植了树木,使这个“聚宝盆”成了人民的造福地,也由此诞生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

  在青藏高原,同样一件事,别的地方付出一分努力,这里就需要付出十倍乃至数十倍的心血和汗水。也正因如此,这里总能诞生伟大的事业,也总能在伟大的事业中孕育出伟大的精神。而这些精神无一不蕴含着“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的某一特质,又无一不被“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所包容。

  这就是“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的特别之处。它不是单一事业所诞生精神的凝练,而是地域特质融汇着民族文化、人民生存智慧所积淀下来的一种精神品格。

  一个支撑青海发展的精神根基

  一种精神有其萌发的时代根基,也需要跟着时代的发展,融入时代内涵作为其发展丰富的源泉。

  步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实现腾飞,青海经济社会也开始飞速发展,“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2006年7月1日,几代铁路人为之奋斗的青藏铁路终于实现了全线通车。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投入运营的一期工程西格段,再到2001年6月29日开工的二期格拉段,在几十年奋斗与建设中,建设者们以科技创新挑战世界极限,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形成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由此青藏铁路也被国际社会誉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而此时的青海,也正在以“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努力让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奋力谱写着新青海建设的时代篇章。

  正当青海人民为新青海建设为之奋斗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玉树。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强烈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军民一心抗震救灾,以顽强的意志和昂扬的斗志,用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保护生命的长城,用鲜血、汗水和生命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众多奇迹,用实际行动缔造出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是对“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的进一步升华和充实。正是在以“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的长期熏陶、滋养下,在地震灾害突然袭来之时,我们才能众志成城,战胜各种困难、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才能在抗震救灾的战斗中迸发和凝聚坚不可摧的巨大力量。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始终凝聚和团结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发青海,建设青海,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是如此。

  (本报记者 郑思哲)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