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金牌的完美接力——“00后”新星张常鸿和他的“冠军师傅”杜丽

2021年08月03日17:1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东京8月3日电(记者林德韧、沈楠、王梦)最后一枪10.3环,21岁的张常鸿的总成绩定格在466.0环,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方式,强势射落东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项目的金牌。

  8月2日,中国选手张常鸿(左)赛后与教练杜丽拥抱庆祝。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夺冠时刻,朝霞射击场的观众席上再度泛起了红色的欢腾,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中国射击队以一枚金牌为东京奥运会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拿到金牌张常鸿笑逐颜开,一直在场下坐镇指导的杜丽也跑了过来,师徒拥抱在了一起。

  8月2日,中国选手张常鸿(左)赛后与教练杜丽合影。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胜利——张常鸿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杜丽作为教练拿到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没有杜丽教练,也就没有现在的我。”夺冠后的张常鸿动情地说。

  这种感觉,杜丽是熟悉的。2004年,22岁的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为中国队拿到首金,她的回眸一笑也成为了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经典镜头之一。

  资料图:2004年8月14日,中国选手杜丽在雅典奥运会中夺得金牌站在领奖台上。新华社记者焦卫平摄

  “美好”,是杜丽在回忆雅典奥运会经历时候用得最多的词。她说,她参加四届奥运会了,对于那届的回忆是最美好的,因为那时的自己想法简单,完全是在享受比赛。

  十几年的奥运参赛经历,让杜丽体验过极致的胜利,也体验过极致的失败。所以,当她带着初出茅庐的张常鸿来到东京比赛时,她最想传递给他的,就是简单、快乐。

  “我特别希望第一次参赛的运动员,能开开心心地体验一次奥运会。你一旦经历完这一届奥运会,就再也体会不到了。”杜丽说。

  8月2日,冠军中国选手张常鸿(右)赛后与亚军俄罗斯选手卡缅斯基握手致意。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张常鸿做到了,他在整场比赛的优秀表现让对手也十分叹服,在赛后路过混合采访区的时候,本场亚军、比张常鸿大12岁的俄罗斯名将卡明斯基特意停了下来,重重地拍了一下张常鸿的肩膀,高举右手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一份来自对手的敬意。

  其实,张常鸿的冠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立姿第一轮,此前一路领先的张常鸿突然打出了一发8.5环的远弹,在所有选手几乎枪枪都在10环以上的决赛场,这个成绩意味着他很有可能痛失好局,就此无缘金牌。

  8月2日,中国选手张常鸿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然而,张常鸿调整过来了,而且调整得相当干脆利落,在立姿第二轮,在对手环数不高的情况下,他打出了51.4环的正常水平,重新回到了领先位置,并通过此后的连续5枪10.2环以上成绩顺利夺冠。

  回忆那枪8.5环,张常鸿说打完以后自己也着急,但自己平时训练和比赛中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因此他努力平复心情,很快让自己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作为教练看弟子夺冠,杜丽有着和自己夺冠不一样的激动。“第一次以教练的身份参加奥运会,没想到自己的队员能够站上最高领奖台,确实心情不太一样,可能那种兴奋更容易表达。当运动员就会控制自己一些,要沉浸在比赛中,当教练就比较放松。”杜丽说。

  8月2日,中国选手张常鸿(左)在比赛中与教练杜丽交流。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说到杜丽在自己国家队生涯中扮演的角色,张常鸿用了一个词——掏心掏肺。他说,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活上,杜丽对他帮助都很大。

  其实,为了能带好队员,杜丽也下了很大一番功夫。面对这些比自己小20岁左右的队员,如何抹平“代沟”,真正走入他们的世界,成为了杜丽成为教练后的最大挑战。

  8月2日,中国选手张常鸿(左)赛后与教练杜丽拥抱庆祝。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对于这段转型的过程,杜丽说:“作为教练来说,要把控每一个运动员的性格,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了解每一个运动员的习惯和沟通方式,我应该以怎么样的一个方式更快地走进他们的心里面,当他出现状况的时候,我是直接一点跟他们沟通还是委婉一些,是鼓励还是严厉,每个运动员都不一样。”

  “感觉比带孩子还难,孩子我都没有这么带过,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这么斗智斗勇过。”杜丽说。

  8月2日,中国选手张常鸿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张常鸿的这块金牌,让杜丽十分欣慰。这块金牌让张常鸿成了冠军选手,也让她成了冠军教练。

  “没想到这一次能这么圆满,运动员发挥了好水平,教练就像父母一样,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步步成长,确实很有成就感。”她说。

  杜丽慨叹,“00后”的孩子们跟自己当年的运动员不一样了,他们接触的信息更多,也更勇于表达。

  虽然年轻,但张常鸿在面对媒体的时候冷静且得体,他会详细地解读自己在场上的表现,也会热情地邀请记者们去自己家尝尝家乡特色的排骨包子。

  8月2日,中国选手张常鸿在赛后。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对于张常鸿的性格,杜丽形容道:“山东人,比较倔强,也比较善于表达,不是以往传统射击运动员的那种沉稳性格。今天,他的兴奋劲在赛场发挥到了极致。”

  不过,外向并不能掩盖张常鸿内心的细致,除了感谢杜丽的指导之外,他心里还怀揣着另一个人的梦想——省队教练宋景娜的奥运梦。在2014年开始练习射击项目之后,宋景娜在张常鸿的职业生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为张常鸿的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宋教练一直有一个奥运梦,我也一直记在心里边。现在我想跟宋教练说,教练,咱圆梦了!”张常鸿说。

  8月2日,中国选手张常鸿(左)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对于杜丽来说,这次东京之旅可谓收获满满。她的队员拿到了奥运金牌,爱人庞伟也作为运动员拿到了个人第二块奥运金牌。

  “在庞伟打完之后,我家的金牌数是2比2,现在张常鸿拿到金牌,我暂时领先。”杜丽说。

  作为队员的张常鸿还年轻,作为教练的杜丽同样年轻,属于这对“金牌师徒”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编辑:树文、黄绪国、赵建通、李国栋(实习)

  新华社东京奥运会报道团出品

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