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辛世俊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四个目标。在这四个目标中,“明理”是基础。为什么要明理?明什么理?怎样明理?这是学好党史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充分认识学史明理的重大意义。党的百年历史证明,理论的清醒是最根本的清醒。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引,就会迷失方向,不可能有正确的理想与信念。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学习党史,不仅要了解和把握党的奋斗历程、发展阶段、重要事件,更重要的是把握根本的道理,感悟理论的伟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把握明理的基本内涵。一是明道理。道理是对事物发展本质的理论抽象,有根本道理、具体道理,大道理、小道理等。譬如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就是最根本的道理,它回答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也有一些道理回答的是相对具体的问题,譬如毛泽东在他的著作和文章中回答了红色政权为什么会存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殊性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具体道理。二是明学理。学理是从学术、学科方面对党史研究的道理。党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科学,它可以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军事学等多学科进行研究。只有从学理上对党史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为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供学理支撑。就像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两个必然”提供了坚实的学理基础,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党史中的系列问题,将党史的发展建构在科学的规律之上,也要在学理上下功夫。三是明哲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最高层面和最高境界。毛泽东写的《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都是从哲学的高度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深刻总结。毛泽东、习近平等都非常重视学习哲学,因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学习党史必须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这种视野使我们具有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譬如,毛泽东在分析中国问题时,总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从事物的正与反两个方面来认识,这使他往往能够高屋建瓴,抓住问题的实质。哲学辩证的思维方法对于科学认识党的历史也具有重要作用,譬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都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的结果。
学史明理的具体要求。马克思说过,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既然党史是一门科学,那就不是十分容易把握的,要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站稳立场。党史是科学,也是价值观,只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分析和研究问题,才能学深悟透党的历史。二是全面学习。毛泽东说过,不联系历史,道理是说不清楚的。百年党史,内涵十分丰富,只有从头到尾认真地学习,才有可能悟道明理。三是辩证分析。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的方法了。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只能是一种儿戏。那种以小博大、以偏概全、用小考证颠覆大历史、以局部之真颠覆历史之真的所谓研究是历史虚无主义惯用的手法,应当分析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