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集-商代“父乙车衢”青铜觚

2019年09月19日18:01

来源:河南博物院


  觚(gū),是中国古代饮水、饮酒的容器。北宋时期为此类器物定名并使用至今。青铜觚始见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中、晚期,西周以后逐渐消失。

  “父乙车衢(qú)”青铜觚,商代,高37厘米,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现藏于安阳博物馆。这件青铜觚形体高大,纹饰精美,有凝重雄伟之感。喇叭口外张,颈、腹较粗,圈足,高台座。器表有四道对称的扉棱,在口沿部外伸。器身满饰商代晚期常见的三层花纹,均以云雷纹衬底,颈部装饰的蕉叶纹、夔龙纹使器物显得挺拔、舒展。腹部装饰兽面纹,兽眼圆睁,正视前方;圈足上窄下宽,分别装饰夔龙纹和兽面纹。腹、足之间有节,以凸弦纹装饰两周。弦纹间有铸造时遗留的“十”字形孔。圈足内侧铸造有铭文“父乙车衢”四字。车衢应为商代某一族名,父乙是指名为乙的父辈。由此可知,这件青铜觚是车衢族人为名叫乙的父辈所做。整件铜觚,纹饰采用了平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技法,繁缛细密,是我国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觚不觚,觚哉,觚哉……”春秋时期,孔子感叹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世俗;“止则操卮(zhī)执觚,动则挈(qiè)榼(kē)提壶”魏晋时期,刘伶则以颂酒为名,表达了蔑视礼法、超凡脱俗的洒脱。历史轮回,尘埃落定;谷风徐来,野花初绽,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编辑:娄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