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光明日报》要闻版(第二版)以《产学研融合发展为“新引擎”注入新动能——河南科技大学谱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为题,报道我校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全文如下:
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在服务一座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河南科技大学紧跟洛阳市发展需要,主动与大型企业、大型科研院所密切协作,坚定不移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为洛阳市打造引领河南省发展的‘双引擎’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在年初的河南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大学校长孔留安的发言,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
1952年始建于北京的河南科技大学,是国家为配合实施“一五计划”建立的首批工科院校之一。在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依托洛阳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的地域优势和长期在机械行业办学的行业优势,始终突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办学特色,勇担区域发展“发动机”和“领头羊”的角色,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份优秀答卷。
“顶天”科研:科技创新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
谢敬佩是河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该中心主要解决金属材料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正常发挥功能的问题,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2019年9月,该中心成功“晋升”为省部共建。
“目前我们中心有200多家协同企业,通过产业链条密切协作,创造效益超过400亿元。”谢敬佩说,以金属钼为例,该中心从钼矿开采到钼粉加工再到钼产品开发,中心通过研发体制、机制的创新,搭建起了完整的链条。
无独有偶。展厅里的一项项成果、一张张“国家级”证书,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金属材料行业“声名鹊起”。其中,由铜合金创新团队牵头完成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科研成果,推动我国百万伏特高压输变线路开关设备由全部依赖进口向全面国产化转变,目前这一成果在全国10多家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我们河科大的每一项科技创新,都不是埋头在实验室内完成的。”曾在2013年、2016年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魏世忠说,河南科技大学的每一项发明、每一项创新,都是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实际价值的。
2008年,中信重工在研制全球规格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新重机”过程中,面向全球发出招标公告,来解决重达520吨的油压机上横梁一次性浇铸成功的技术难题。招标公告发出数月,没有一家企业应标。
魏世忠带领河南科技大学科研人员进入车间,冒着70度的高温,身着防护服跟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奋战在生产一线,解决了一项项技术难题,设计出了最稳定、最安全的方案。最终,一次性浇铸出520吨的“世界第一铸件”。
一直以来,河南科技大学主动瞄准洛阳市在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端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中遇到的“卡脖子”问题集中发力、精准发力,推动着“洛阳制造”向“洛阳智造”转变。2013年以来,河科大先后斩获6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每一项都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立地”帮扶:全员上阵助力贫困县“蝶变”
在洛阳市汝阳县刘店镇红里村,81岁的村民李朵颤巍巍地来到了村卫生室,因为头痛失眠,她已经好几晚没有睡着觉了。
村医王建政熟练地打开电脑,点击远程医疗终端,100公里之外,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礼萍出现在电脑屏幕上。通过视频问诊,加上村医的病情介绍,礼萍很快给出了诊断建议。就这样,不挂号、不收费、不出村,李朵就完成了三级甲等医院的一次诊疗。如今,像这样方便快捷的“网络医院”,已经在汝阳县的216个村实现了全覆盖,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河科大一附院的诊疗服务,基本实现了“90%的病人就诊不出县”的目标。
河科大为100个村庄免费提供“远程医疗”会诊设备,对全县216个行政村卫生室的300多名村医进行操作培训,牵头搭建远程医疗平台,抽出骨干医生常年坐诊,健全会诊、转诊等服务体系,帮助汝阳县在河南省率先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远程诊疗体系。
河南科技大学对汝阳县的帮扶,并不局限于互联网医院。2018年,河南科技大学教授李友军和农学院甘薯研究团队一起,把甘薯脱毒、快繁技术带到汝阳县,指导农民试种脱毒红薯,当年便大获成功:平均亩产由原来的3000斤提高到4000~5000斤,价格也由原来的每斤0.5元左右上涨到1.5元。如今,在河科大的帮扶下,脱毒红薯在汝阳、伊川等县种植发展达到6万亩,一大批农民靠着种红薯走上了致富路。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南科技大学举全校之力,全方位多系统地进行无私帮扶,为汝阳县高质量脱贫增添了强大动力,目前汝阳县已经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汝阳县委常委、副县长常永涛说。
基因:70年如一日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鼓励专家教授们走出校门,在产学研融合发展中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河南科技大学成立近70年来一以贯之的办学特色。
“河南科技大学有天然的产学研融合基因。”在采访中,老师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1956年,为适应国家工业布局调整,学校迁至洛阳,从此扎根于洛阳、发展于洛阳、服务于洛阳,并成长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理工农医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建校之初,我们是根据洛拖、洛轴、洛矿等几个大型企业的需求,设置了机械、化工、冶金、动力系(专业),形成了以生产需要、企业需求来确定专业设置的办学传统。”长期从事机械装备测量、控制和仿真分析的李济顺介绍,如今,河南科技大学已在重型装备、农业机械、轴承、齿轮、金属材料、汽车与新能源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区域和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国2000家规模以上轴承企业中,总工和技术负责人70%都是河南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学校因此被誉为轴承专业的“黄埔军校”;从1958年参与试制我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到今天全系列数字化拖拉机的研发,我国农机行业的每一步发展,都融入了河南科技大学的智慧和力量,学校因此被称为农机行业的“领航员”。
河南科技大学还在发展中主动回应地方需求。为了擦亮“洛阳牡丹”这张名片,学校在全国成立了首个牡丹学院,组织科研攻关,并围绕牡丹籽油、牡丹花、牡丹籽壳深加工和产品开发进行技术攻关,目前牡丹切花保鲜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企业联合开发的牡丹色素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国旗手服装染色。
“河南有名分、全国有地位,创新有特色、转化有作为”,这是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在河南科技大学调研中,多次提出的希望。
在前不久闭幕的河南省委十届十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支持洛阳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双引擎”,这让河南科技大学有了新的责任和担当。河南科技大学第一时间组织专家精心谋划战略专项建议14项,积极为洛阳市融入“双引擎”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撑。
“这是洛阳建设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也是河南科技大学融入洛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我们将进一步走好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道路,更好地服务于洛阳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为洛阳打造‘新引擎’贡献一份力量。”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崔世忠说。
(本报记者 王胜昔 尚杰 本报通讯员 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