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中华大地,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基本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武装力量。战车的数量,则成为衡量军事力量强弱的一个标准。这一时期,乘坐马车也是贵族的特权,是等级和身份的象征,贵族们纷纷热衷于用精美的饰件来装饰车马。
错金银辕首饰,装饰在车辕前端的饰件,河南省淮阳县马鞍冢楚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辕首饰呈圆筒状,纵长22.5厘米,高8.3厘米,横宽12.2厘米。前部为昂起龙首,后端平直,尾部开口,断面呈椭圆形。龙首宽嘴前伸,张口露齿,长鼻,大眼,颈部正中银错一“立”字,整个头部呈扁形,多处银错卷云纹,鼻、耳处错金,金须银齿,造型别致,装饰华美,工艺精湛,黄、白两色施以青铜铸件闪亮夺目的光彩,使我们依稀可见“我车煌煌,为王前驱”的壮观场面。——“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与“车”有关的文字——
从画面上看像是两个轮子一个辕,辕端有衡。《方言》云:“车辕,楚卫人名曰轴也。”《说文解字》:“轴,辕也;辕,轴也。”后林尹注:“大车谓之辕,小车谓之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