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伟:仁爱助学人人奉献一片爱

2019年01月11日20:23

来源:大河网

  王建伟,男,42岁,家住新郑市新烟街办事处和庄村。在2013年开始和几个朋友帮助贫困学生,在2016成立新郑市仁爱助学协会,新郑市仁爱助学协会是首家在新郑市民政部门注册,以助学为目的的纯公益民间社团,发展五年来在新郑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新郑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关心下,在一千余名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下,协会得到了健康、稳定的发展。

  协会从2013年秋季开始助学,从当初到每学期资助五十名学生,到2018年秋季助学资助六百余名贫困学子。五年来共筹到助学款项四百多万元,资助贫困学子三千六百多名,助学款的发放帮助到这些贫困学子圆满的完成学业。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中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仁爱协会先后获得“第一届新华楷模”、“2017年社会助学先进单位”、“郑州市民间组织先进单位”、“2017年度感动新郑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周六、周日王建伟组织仁爱助学协会的爱心人士志愿者进行家访,了解新申请对象的家庭情况,同时通过多次家访跟踪掌握以往资助对象的生活、学习情况。这几年来团队共入户家访的家庭达到数百家。在一次家访中志愿者了解到在新村一初中上初一的小辉(化名),十年前曾经因为车祸造成右腿伤残,平时只能靠假肢行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假肢越来越不适合腿部行动。当志愿者见到小辉时,小腿肢端被磨得又红又肿,在场的志愿者眼睛湿润了。被问到痛不痛时小辉坚强地说不痛,了解到小辉的家庭情况后,志愿者们通过募捐筹集到小辉换假肢的资金,并安排专人陪小辉去郑州的医院更换假肢。这样的例子在仁爱团队来说不胜枚举。

  仁爱协会不仅对贫困学生进行物质帮助,还特别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在这两年家访过程中,协会的志愿者们特别注重对留守儿童和孤儿的关注和关爱,加强对孩子们的心理辅导,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得到社会的温暖与爱护。辛店镇二初中的赵自豪在四五岁时,父母便因车祸去世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家庭非常困难,平时屋里只有一盏灯泡供其学习照明。小豪自幼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性格非常内向,基本不与其他人交往,严重缺少自信。2014年他受到协会志愿者的关注,刚开始他对志愿者的家访非常排斥,每次志愿者到他家走访,他总是躲避不见。后来,经过随队心理老师的辅导,小豪慢慢化开了心结,开始主动与大家交流。现在变得阳光开朗,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今年顺利考进辛店镇二初中,现在学习成绩非常的优秀。

  另外,协会还在学生放长寒暑假时举办大型冬令营、夏令营活动,让一些品学兼优的孩子走出来,参观大学校院、参加社会各种活动,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用这种特殊的生活与关爱方式,让孩子们对社会充满爱心,并立志汇报社会。

  仁爱协会团队用实际行动去关爱贫困学生,不让每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掉队,这种善举带动了许多人加入他们的行列。很多志愿者加入协会后,也慢慢带动身边的人融入志愿者团队。该协会的一名理事说:“自从加入仁爱协会帮助别人,感觉每天很快乐,家庭也变得和谐。自己的儿子也在她的带领下,逐渐摒弃了奢侈生活,思想进步很大。刚上大一的他在自己生日时,不再请好友聚餐大吃大喝,反而还捐出200元钱帮助贫困学生。”车站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尹文凤,在学业有成后每年都向协会捐助爱心善款。爱人者,人恒爱之。仁爱协会会员如果出现重大困难,该协会会优先救助其3000-5000元,然后根据情况再进行后续帮助,使大家都感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做公益,资金是一个敏感问题。该协会规定,来自社会或群内成员的每条捐款信息哪怕几元钱,都要明细公开,接受大家监督。每笔资金的使用情况都要及时发到群里,方便社会和群内所有人员的监管和查询。好钢用在刀刃上,善款要用到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协会接受捐助的每一分钱都要百分之百亲自发到贫困家庭孩子手上,绝对不通过第三方转交。即使是志愿者每次家访的费用都是自掏腰包。仁爱协会成立4年来,没有一起资金出问题。

  仁爱助学协会在2017年春,新郑市电视台连续两个月对仁爱助学团队进行跟踪报道,所录制的节目是河南省所有县市报送的创优稿件中,10个参评节目之一,新郑市仁爱助学协会的公益爱心行为,也获得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同时这五年来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刊登仁爱助学稿件几十篇,为弘扬社会正能量和传播社会新风气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编辑:康世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