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澄泥砚,历经20多道工序、费时逾3个月才能面世,而入窑烧制的结果更是“天知道”——一天又一天,王玲一做就是30年。只是她从20来岁时面对着一无所成的碎片痛哭的年轻姑娘,变成了饱经风雨而从不言放弃的国家级工艺大师。王玲,扎根黄河岸边的安徽籍女子,在与黄河澄泥的数十年的“亲密接触”中,用自己的坚持与奋斗,书写了“有梦就去追”的人生传奇。
初识:众里寻他千百度
王玲1967年出生于安徽,家境贫穷却心灵手巧,弟弟的书本费都是靠她那双巧手捏泥人换来的。同乡张存生从小随父亲学捏泥人,与王玲称得上“志同道合”,共同的艺术爱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上个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郑州黄河风景区广招天下精英,小两口作为雕塑人才引进,正式落户郑州黄河岸边。
“我们刚来的时候是做砖雕的。有一天,齐白石先生的弟子卢光照先生来我们这里参观时,很遗憾地提到黄河澄泥砚被唐代的文人列为砚中第一、是砚中极品,可惜当下已失传多年——当时我们就想,用黄河泥做的砚,也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擅长的就是‘玩泥巴’,于是就萌生了把‘失传’的黄河澄泥砚烧制技艺重新恢复起来的目标。”王玲回忆,下定决心后,她和丈夫就开始了坚定而又茫然的探索之旅。
第一步就从寻泥开始。夫妻俩沿着黄河一路走、一路观察沿河的泥沙,遇到沙质细腻的,就挖起来用衣服包着带回去……整整三年,历经无数次反复试验,终于发现选取黄河中下游独特地理环境中沉积千年的泥沙最为适宜。两口子在保留古法土窑烧制的基础上,澄泥、晾晒、和泥、雕刻、烧制,经过诸多的繁杂的工序之后,终于制作出了真正意义上的“黄河澄泥砚”。
王玲还记得,第一次把费尽心血雕刻好的砚台入窑烧制时,她和丈夫张存生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心急如焚地等着受灾窑前等到窑炉冷却。开窑后一无所成的满窑碎片让年轻的王玲流下了失望、求之不得的苦涩泪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在面对以此次失败的考验,“屡败屡战”的王玲夫妇终于在无数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制作出了“传说中”的黄河澄泥砚。失传已久的工艺重现天日,黄河澄泥砚甫一亮相即得到专家的好评,先后被北京故宫傅物院、上海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新加坡南洋艺术博物院珍藏,美国、马来西亚、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多个国家也争相收藏。在申请到国家发明专利后,黄河澄泥砚首次参加国家四部一委组织的全国旅游商品大赛,一举斩获“天马金奖”。
“现在说起来很轻松,那个时候可是孤注一掷。我和爱人都是‘一根筋’,失败了一次,就接着做第二次,就是一定要把它做出来。”回忆过去,王玲感慨良多:“四大名砚里其他几种都是石头雕刻的,只有澄泥砚是用黄河的泥沙烧制而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用黄河水和黄河泥制成的砚台,对中华儿女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王玲说,此外,黄河澄泥砚质坚如石,耐磨持久,又因其细腻如泥,发墨快,发墨性强,不渗水,古人赞它“性坚而不燥,润笔不损毫”,用黄河澄泥砚磨墨写字不会遭虫蛀,“让失传的名砚得以重见天日,我们干了一件中华儿女该干的事!”
发展:风雨兼程终不悔
失传已久的黄河澄泥砚烧制技艺重现天日,王玲夫妇并没有止步不前,找到人生奋斗方向的他们,更是夜以继日、刻苦钻研提高,研制新品、参加各种博览会、交流技艺,命运对这对携手并进的伉俪展示出了人生幸福美满的一面。
没有人料到,人生中最大的打击,在那个时候悄悄逼近王玲。
1999年,是中国人翘首企盼澳门回归的日子,河南省向艺术家们发出了设计邀请:河南人该拿什么赠与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澳门?
在众多设计方案中,张存生设计的“九龙晷”脱颖而出。“九龙晷”采用九条龙回首、目系日晷的造型设计,融合透雕、镂空、线刻等多种表现手法,并且挑选“鲤鱼黄”的颜色,用来充分体现黄河文化的特色。当时时间紧,难度大,任务艰巨,张存生坐在电脑前整整熬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早上突然倒下,一病不起……
“其实在十年前,存生在一次拉泥的时候就伤着腰了,但那个时候心思都扑在制砚上,我们都没有太在意,直到这次突然发病……”失去丈夫突然感觉“天垮了”的王玲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击懵了:天天一起挖泥、制砚台的丈夫,就这么走了!“以前我经常是存生的助手,他很有想法,很多时候是他在说、我在听,他勇往直前、我伴随左右,他走了,我像个没有主心骨的人,该怎么办?我觉得自己活不下去,更别谈什么创作。”回忆起伤心往事,王玲依然忍不住潸然泪下,她和张存生,是夫妻、更是艺术前进道路上互帮互助的亲密“战友”,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刚到而立之年的王玲要怎么走接下来的人生长路?
有人劝她就此放弃,趁早带着年幼的孩子另谋生路,王玲骨子里的坚韧品格却也就此激发:“我不能放弃,为了存生的心愿,我也要继续坚持走下去!”
无言咬牙坚持着。依旧默默地和泥、雕刻、制砚,反复揣摩作品的造型、工艺,经历过骤失爱侣的人生重创,经历过阶段性的修整,王玲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痛哭、悲伤上,她把她对丈夫的爱和对艺术的痴都和到了黄河金沙泥作品中……
几年后,那些以为王玲会就此销声匿迹的人震惊了——王玲不断续写着她和丈夫共同的事业篇章,更将这篇章写得更为出彩:作为黄河澄泥砚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王玲打造的系列黄河金沙泥工艺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艺术博览会,获得了国内外80余项荣誉,其中三次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受到全球艺术界、收藏界等各界人士的青睐。
更令人欣慰的事,张存生留下的一双年幼儿女,在王玲以身作则的感染带领下,也成为黄河金沙泥艺术的爱好者与传承者,和母亲一道,奋战在黄河金沙泥艺术的发展大道上。
未来:创新与传承并重
作为黄河澄泥砚烧制技艺的恢复、传承者,王玲的艺术创作核心无疑是黄河澄泥砚,但她在继承、研究前人技艺的基础上,更致力于创新开发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新品种。
王玲开发的澄泥砚粗略计算有160多种,如黄河蛟龙澄泥砚、云龙澄泥砚、钟馗嫁妹澄泥砚、仿青铜器澄泥砚、南瓜澄泥砚、仿唐代大佛澄泥砚、黄河鲤鱼澄泥砚、犀牛望月澄泥砚、八仙过海澄泥砚、龙虎同行澄泥砚等等;以黄河金沙泥制作的茶酒具200余种,有仿竹造形茶具、仿树根茶具、仿古车茶具等,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为了适应旅游市场和人们的审美需求,王玲还研制开发了小巧美观、寓意丰富、便于携带的手把件等旅游纪念品系列,如“炎黄二帝”、“福禄寿系列”、“达摩师祖”等。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为广大群众创造了属于新时代的美。
除了作品的创新,王玲更在意把黄河澄泥艺术传承下去。据王玲估算,自己亲自带过多年的学生就有数百人,“这些年培养的几百个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几十个学生学成后还到外地有了很好的发展,我特别欣慰。”
令人感动的是,王玲还先后收留了50多名残疾学生,手把手的教他们从事手工艺制作;不仅如此,王玲还免费培训下岗工人近200人,义务为惠济区小学的学生上泥塑课等,用自己的行动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定期探望孤寡老人、积极为需要帮助的人捐款捐物——在事业的光环下,王玲还有颗柔软、善良的心。
“曾经有位马来西亚富商邀请我去马来西亚开发黄河金沙泥系列工艺品,条件很优厚,但我还是拒绝了。我是从黄河岸边成长起来的,我不愿意离开河南这片土地、更不愿离开滋养我的祖国。”王玲,这位黄河澄泥砚的传承人,以其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关爱社会的形象,赢得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肯定和赞誉:“有生之年,我还想继续带更多的学生,搞更多的创新探索,把黄河金沙泥艺术传承、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