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热心公益,十数年如一日,奔波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却用微薄的收入帮扶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他把公益从最初的“业余爱好”,融为自己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并以一己之力,让大爱的旗帜飘扬于人心的高地,他对公益事业的执着,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就是南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会长吕宏庆。
吕宏庆,男,汉族,1972年12月出生,农工党员。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却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爱心帮扶、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用善行义举谱写着爱的乐章。
2003年11月,吕宏庆开始参加无偿献血,至今已经坚持了15个年头,累计捐献鲜血19200毫升。2010年务工返乡后加入志愿者组织,截至目前,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000多小时。个人发起扶贫济困帮扶活动60余场次,筹集社会资金70多万元,受益群众2000余人。从表面看,这只是几个简单的数字,数字背后,是一趟趟风雨无阻的奔走和一场场心手相牵的帮扶。
多年的磨炼,让他从一名普通志愿者,成长为南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的会长。作为公益事业的带头人,他身体力行,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生态环境保护、关爱孤残老人、资助贫困学生、文艺演出下乡、无偿献血服务、安全知识进校园等主题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他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河南省优秀志愿者、“感动南阳”十大年度人物、“感动镇平”十大年度人物、第二届“最美卧龙人”等十几项荣誉;他的家庭也被评为卧龙区首届文明家庭和南阳市最美家庭。
出身贫寒,心存感恩报社会
七十年代初,吕宏庆出生于南阳县青华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幼年家境贫寒、弟兄众多,父母只好将他寄养在镇平县农村的外婆家。外婆中年时患眼疾致盲,舅舅是残疾人,全家人靠外公种地维持生计,生活特别困难。他清楚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还穿着打过补丁的衣服。正是童年艰难坎坷的经历,让他更能体会到弱势群体的疾苦,更加了解他们的无助。1990年,年迈的外公无力继续供他上学,年仅18岁的吕宏庆只好选择辍学,到南阳的建筑工地当小工,辛苦工作59天,他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工资---60元人民币。1991年,他跟随邻居南下打工,由于不懂技术、没有学历,导致工厂应聘屡屡碰壁。无奈之下,只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填饱肚子成为他当时最大的愿望。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老乡们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深深铭记着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发誓以后若有能力,定会帮助别人、回报社会。坚持不懈,义务献血十五载2003年11月,在广东打工的吕宏庆到市内购物,看到超市门口停着一辆流动献血车,有不少人在排队献血。在工作人员的鼓励下,他也走上献血车,捋起袖子献了400毫升。献完血他回到工厂继续上班,没有感到身体有什么不适。自那以后,无偿献血成了他日程上必不可少的一件事。2010年回到南阳后,他仍然坚持每年捐献两次全血,截至目前已累计献血19200毫升,这相当于四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起初的义举,也许是出于一种热情的冲动,15年的坚持,则是源于对献血价值的理解。他表示,献出的是鲜血,挽救的是生命,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在自己献血的同时,吕宏庆还积极向亲朋好友宣传献血的意义,动员他们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扶贫济困,持之以恒献爱心2010年,因年迈多病的母亲无力帮他照看孩子,吕宏庆结束了20年的打工生涯回到南阳。他在上班之余,主动投身公益事业,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并注册网名“宛西老吕”,利用新媒体平台倡导“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公益理念,倡议发起扶贫济困、安老助学为主的公益项目。8年多来,助学活动资助贫困留守儿童200多人,发放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790多套,为乡村学校捐助课桌凳493套,图书、体育器材、办公电脑等总价值27万余元。扶贫济困活动,先后为280多位家庭贫困群众发放生活物资及现金累计18万余元;每逢节假日,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慰问演出、捐款捐物,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他还利用网络优势,为方城县博望镇烧伤女孩宋丹丹、卧龙区蒲山镇患白血病学生倪长泽等10个因病致贫家庭募集大病治疗费27万余元,为4个贫困家庭学生寻找到一对一长期帮扶;为四川省蓬安县91岁高龄的熊仁莲老人,寻找到失联10多年、远嫁河南南阳的女儿;为卧龙区潦河镇和青华镇的菜农,销售滞销蔬菜近30万斤。
严于律己,争做中国好网民
吕宏庆在忙碌工作和公益的同时笔耕不缀,利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新兴媒体,编辑发布公益活动稿件,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很多时候,他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又是活动的宣传者。每次活动结束,他还要埋头案边,整理照片、编辑文字内容,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有时需要忙到深夜。他采编的多篇文章被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本地主流媒体,及南阳文明网、河南文明网、中国文明网等采用刊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也赋予我们更多责任。吕宏庆认真遵守国家互联网规范和《网络安全法》,他经常在网上发布文章,引导广大网友不信谣、不传谣、不盲目跟风。他认为:网络不是纯虚拟的,它是现实生活的投影,网络也是公众场合,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慎言而谨行,作为南阳市知名的“网络公益达人”,更要起到网络文明的带头作用。无私奉献,弘扬社会正能量志愿服务是无偿的,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有成本的,资金缺乏成为制约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的主要瓶颈。吕宏庆带领的团队有注册业余志愿者1000多人,为了能让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他不得不四处奔走寻求经费,为推动民间公益前行贡献着自己的微薄力量。他的团队每年都要开展50多场次活动,平均每月4至5场,从策划到实施他都认真把关,只要时间允许就会亲自带队。他始终认为,公益不是看你捐了多少钱,帮助了多少人,而是看你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受他的影响和感召,妻子、孩子、亲戚、朋友等都纷纷加入到义工队伍中,志愿服务社会。如今,活跃在大街小巷的“红马甲”,已经成为南阳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了倡导“公益无处不在,义工人人可为”的理念,2018年6月,在卧龙区文明办和青华镇政府的支持下,南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青华义工服务队成立,这是卧龙区第一支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志愿者队伍。青华义工服务队以“志愿参加、无偿服务、志在奉献”为宗旨,组织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培育文明乡风,助力脱贫攻坚。
不忘初心,公益路上砥砺行
吕宏庆选择公益事业,是因为他饱含着对家乡的爱恋和乡愁;选择新媒体工作,是因为他知道公益事业不仅需要去做,更需要宣传和带动;选择捐献身体里流淌的热血,是因为除此之外,他再没有多少可以拿去做慈善的资本。他坦言,自己是个月薪两千多元的工薪族,家境并不富裕,全家人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这几年省吃俭用捐献的款物及承担的下乡走访费用有3万多元,为公益事业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已经无法计算,能够坚持一路走来,要感谢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小善汇聚大爱,公益贵在坚持。10多年来,吕宏庆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以网络为眼为口,以线下公益活动为腿为脚,不断向周围撒播文明的种子,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