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埙 肩上责 ——记黄河泥埙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建

2018年11月21日15:45

来源:大河网

  相传,清康熙年间,怀庆府一带黄河水患频频发生,为抵御洪灾,官府召集众多能工巧匠修筑堤坝。工程浩大,日久天长,来自各地的工匠们思乡情切,用黏实的黄河泥捏制成埙,吹奏出悲戚悠长的乐曲,期望这连绵不绝的音调将他们的思念带给家人。恰逢康熙帝视察沿黄一带,路过怀庆府,听到工匠们吹埙的声音惊为天籁。招来工匠问询,得知小小泥埙饱含乡愁,深受感染,对这采黄河水、掘黄河泥而制的泥埙更是青睐有加。黄河泥埙的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音色古朴深沉,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有空腔的石头,投石时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产生了。后来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了可以吹奏曲调的乐器。河南省郑州、安阳、洛阳等多地都发掘出过自仰韶文化时期以来的各种陶埙,种类繁多,日益演进,充分说明埙乐自古便在中原盛行,早已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源远流长的埙乐埙韵古朴深沉、浑厚悠长,仿佛在诉说着中原大地千年沧桑,让人着迷。

  河南省武陟县的民间艺术家王建就是为这古老埙乐而倾倒的众人之一。作为黄河泥埙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接触、研究埙乐器,二十多年里,王建不仅深入研究埙的吹奏、制作等工艺,更致力于埙乐的传承、创新和推广,他不单将埙看做一种乐器,更将它看做数千年来黄河文化的灿烂瑰宝,将传承发扬这一古老艺术视为自己的光荣职责。

  身为自由职业者的王建说:“我用黄河水和黄河泥,用黄河泥制作黄河泥埙,用黄河泥埙吹奏黄河音乐,用黄河音乐传播黄河文化,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号召。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我不能只‘干小活’,要时刻想着回馈社会,担负起更多社会责任。”确实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一员,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朝气蓬勃的新锐力量,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让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获得新生,焕发出新活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出巨大力量。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王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他制作的泥埙一般,质朴无华,散发出黄河泥土般的气息。但这个带着乡土气的汉子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音乐奇才,他自幼深受音乐教师出身的父亲熏陶,对吹奏乐器很有天赋,悟性极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992年,王建凭借跟父亲学得的吹奏技艺考入了沈阳空军某部歌舞团,并在那里结识了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魏显忠。在魏老师的传教下,王建的吹奏技艺迅速提升,眼界也开阔起来,慢慢的接触到萨克斯、单簧管、箫、埙等多种东西方管乐器。

  据王建回忆,他在部队第一次听到埙的声音就被深深打动了,仿佛被那深沉朴拙的音乐带回了古老的时光之中。一次,痴迷乐器的王建到部队附近唯一一家乐器店转悠,店里各种乐器琳琅满目,但都没有引起他太多兴趣。这时候仿佛某种注定一般,角落里一只被店主人束之高阁的陶埙吸引住他的目光,他取来那只埙捧在手心爱不释手,可是那几百元的标价让他望而却步。那时他在部队的津贴一个月只有20多元,哪里买得起几百元的乐器?买不起埙,王建就想方设法自己做。他仔细研究了乐器店里埙的造型,记录下打孔的位置和整体布局,自己设计图纸,挖空心思地想将酒瓶或输液瓶改制成埙,还曾打过水壶的主意,但都失败了。后来他想起小时候在黄河岸边和小伙伴一起做泥哨、摔泥砂锅儿的时光,又开始偷偷地和泥,用泥捏制。经历过多次失败之后,他终于用泥做出了自己的第一只埙,尽管当时只能吹出呜呜的声响。初次尝试的成功让王建兴奋不已,也更加坚定了他对埙的热爱。

  1996年王建服役期满,心系家乡的他回到了位于黄河岸边的老家武陟。虽然也从事过其他职业,但王建的主要心思还是在制埙上,他悉心钻研,用日常工作赚来的收入和业余时间来研制埙、琢磨埙。回乡后的王建有感于民间对黄河泥埙的传言,萌生了重塑拥有着黄河神韵的黄河泥埙的想法。黄河泥细腻、柔滑、粘连,有极强的凝聚力、可塑性,用黄河泥土作为原料制埙再合适不过了。王建先把从黄河岸边采集来的黄河泥像揉面一样搓揉,然后取拳头大的泥团用双手揉捏造型,形成笔筒状后再封口抹光,接着打孔、试吹、调音,晾干打磨光亮,一个精巧的黄河泥埙就这样诞生了。

  王建制埙坚守传统技艺,坚持纯手工制作,从不假手现代化设备。同时,又不拘泥于陈规,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力求新颖美观,一埙一型,绝无重复。他制作的埙不仅音色优美,乐器本身也是高雅的艺术品。但是王建并不止步于此,他认为古老的传统艺术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赋予泥埙新的生命。王建充分展现出民间艺人对自身技艺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研究泥埙大小和埙壁厚度的微弱差别对声音产生的影响,力求所制的每只埙都能吹奏出最优美动听的音调。同时在保证音色的前提下不断寻求更加优美的外形,创新性的在泥埙上雕刻出字画、民俗、图腾等丰富的内容,使朴拙的泥埙变得光彩明丽,美轮美奂。经过他的精雕细琢,黄河泥埙俨然成为了诗画并茂、秀外慧中的黄河文化精品,既小巧精致又高贵典雅,成为传播中国黄河文化的新载体。

  王建灵巧的双手赋予了黄河泥埙灵动的生命,他的泥埙穿越千年时光换发出熠熠光彩,以小见大的彰显出黄河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2013年5月,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河南省武陟县“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的美誉,同时成立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中心。这其中,黄河泥埙作为传播黄河文化的新载体之一扮演着重要角色。同年8月,德国著名木笛演奏家维利格一行6人慕名到武陟参观考察黄河泥埙,对王建的泥埙赞不绝口,纷纷当场学习体验泥埙的制作和吹奏技艺,并力邀王建到德国讲学。2014年10月,在中国加拿大文化交流展中,黄河泥埙的外观、音色、音准受到中外评委一致好评,古老的中华传统艺术再一次展现出它的魅力;2014年8月,歌手白玛多吉因在《星光大道》节目中演奏牛头埙一炮而红,他使用的牛头埙音色醇厚,极具艺术震撼力,牛角夸张而牛头缩小,非常引人注目,而这只牛头埙正是王建所制;2016年6月,武陟县黄河泥埙制作技艺入选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建作为传承人功不可没。

  2016年10月,郑州师范学院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选定黄河泥埙作为学生高雅艺术选修课,王建被聘为高级教师,每周授课一次,受到广大师生热烈欢迎。王建格外重视这项活动,他说:“对于传统艺术,我们要做到保护、发扬和传承,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传承。能让广大青年学生走近古老的传统文化,引导他们发现黄河泥埙的美并去爱上它,并通过小小泥埙去传播黄河文化,我们就有了传承人,古老的传统艺术有能够永葆青春”。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深深为黄河泥埙独特的魅力所折服,自发成立了拥有80余人的黄河泥埙乐团,在全市高校中传播黄河泥埙文化,迅速掀起了一股高校“泥埙热”。

  通过此次授课,王建深深的感觉到黄河泥埙的发扬推广不仅要向上、向高层次延伸,更应该俯下身来,将这项高雅传统艺术推广到广大群众、青少年学生中去,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应该是让更多的普通百姓接触、了解传统艺术并乐在其中,曲高和寡必定会使传统艺术在注重效率的当代社会中失掉活力。

  确定了前进的方向,王建便不再犹豫。他先后在县消防队、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义务传授竹笛、葫芦丝、黄河泥埙等乐器吹奏技艺。在武陟县委宣传部、黄河文化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王建参加了当年武陟县春晚筹备,他在晚会中表演的埙曲吹奏节目《追梦》余音绕梁,引人入胜,一曲终了,观众回味无穷。许多人纷纷拜他为师,学制学吹黄河泥埙的热情空前之高。王建和武陟的埙乐同好者们成立了“中国黄河泥埙乐团”,常赴全国各地参加大型演出,并得到当地群众高度评价。近两年,王建集中精力开展黄河泥埙文化进校园活动,成效显著。2017年,王建先后在西陶镇中心学校、东张村小学、育才小学等开设埙乐课程,教导学生们制做、吹奏黄河泥埙,通过黄河泥埙这个载体,帮助青少年学生认识、热爱、感恩母亲河,接受黄河文化熏陶。今年7月,东南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慕名来访,参观了王建位于武陟县城的黄河泥埙制埙坊,王建为学生们详细介绍了埙的起源和演进历史,以及他制作的黄河泥埙的种类、特点。并现场示范了泥埙的制作和吹奏技艺,青年学生们无不对这亘古不变又生机勃勃的埙乐叹为观止。

  王建的努力换来的是黄河泥埙知名度和接受度的迅速上升,《焦作日报》刊登了《黄河文化之音乐篇:黄河泥埙猎人魂》,《人民论坛网》以《黄河文化之乡——武陟县有一个会吹埙的人》为题对王建的事迹作了专题报道,中国笛坛一流媒体《笛友之家》以《王建和他的黄河泥埙》为题作了详细介绍,图文并茂,让黄河文化之乡的黄河泥埙声名远播。现在,王建正在筹备他的澳洲之行。刚刚过去的7月,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华夏中乐团诚邀王健赴澳参加“澳中文化交流周”活动,来自黄河文化之乡的王健和他的泥埙走出了国门,再一次走向了世界舞台!正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听到并爱上王建的黄河泥埙。王建充分利用自己的“新”,为古老的传统艺术注入了新活力,发挥出民间艺术精英人士在坚定文化自信中的作用和力量。

  千里黄河水滔滔,母亲河给了我们生命,更赋予我们彩色的灵魂。黄河岸边的制埙人王建从不忘记母亲河的恩惠,用小小泥埙承载着厚重的黄河文化,带着对家乡的爱一路前行,用他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为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华彩篇章增光添彩。王建正阔步走在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路上!

编辑:康世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