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演奏家、青年之星刘萍: 指尖上的奋斗之歌

2018年11月19日15:33

来源:大河网

  按弦、拨弦,举手投足间,大气沉稳,真挚自然。纤纤素手在琴弦上轻轻划过,优美的旋律飞泻而出,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的芬芳。

  在河南省洛阳市文化艺术界,刘萍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说有名不是她能弹一手古筝,传播中国古典民族音乐,而是她对梦想的追求和执着的奋斗精神。20多年来,她将中国古筝文化融于教学中,在弘扬精典、创新发展的同时,用指尖演奏了一曲青春的奋斗之歌。

  从农家姑娘到国家一级演奏家,她用十余年时光诠释了艺术之美、青春之美、奋斗之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刘萍出生在新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她自幼与音乐有缘,对器乐情有独钟,那份炙热那份爱无法用语言来诠释。

  刘萍与古筝的不解之缘结与幼时村里的一场演出。县曲剧团下乡演出,她首次接触到了中国独特的民族乐器——古筝。“悠扬的琴音传来,如潺潺溪流落入心田。”时隔多年,回忆起人生中首次听到的筝音,清脆圆润的音色犹在耳畔。演出散场后,空灵、悠远的筝音久久在刘萍脑海中回荡,趁演员休息之际,她既胆怯又激动地在古筝上面拨动了起来,不太协调的节奏引来曲剧团团长的注意,也就是这个举动改变了她的生活。看到她对古筝如此热爱,团长决定破例收她进入剧团。

  到剧团后,她一边跟着古筝老师学技法,一边要完成剧团的其他工作,对音乐没有一点基础知识的她,不但要学理论,还要学演奏基本技法。她每一样都认真学习,苦练每首曲目,有时琴弦把手指划破,简单包扎一下再练。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掌握要领,刘萍工作之余还独自开“小灶”,利用假日自费到洛阳专业机构培训提升。

  一次,家人送她到市里学习,临时有急事没有陪她练习,让她自己学完后自己坐汽车回县。当进她十几岁,第一次离开家人的陪伴,还是在繁华的城市,刘萍像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下午结束后,本应该到马路对面坐车,结果她坐上了反方向的车,已经到终点站,司机见这个小姑娘还不下车,一问才知道她坐错了车。当时通讯不方便,眼看天黑了,孩子还没有回来,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最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才与家人取得联系。

  回顾那几年学习中经历的坎坎坷坷,刘萍有太多的感慨,但她越战越勇,不但没有被困难击倒,反而更加坚强,更加执着,更加努力。

  成功总是留给敢于奋斗的人。1998年,已经在当地音乐界小有名气的刘萍正式拜知名古筝演奏家娄方为师,在娄方老师的教导与鼓励下,刘萍不断地汲取着古筝艺术的养分,在学习的漫漫征途中,习练数年,筝艺大成。这几年,她先后到中国管弦乐学会、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进修学习,并取得古筝专业高级考级指导教师资格。2017年,她通过层层考核,被中国民族音乐家协会评为国家一级演奏家,成为全省古筝界为数不多的国家级演奏家。

  刘萍说,每一次学习实践提升的过程都让她受益匪浅,虽在奋斗的路上付出了很多艰辛,留下了很多难忘的故事,但更多的是收获了自信和希望。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青年,不但要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还要承担起传播的重任,把新民乐发扬光大

  古筝源于秦,盛于唐,元明式微,是地道的民间音乐艺术。这几年社会上的文化氛围日渐浓厚,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但师资力量相对缺乏。在北京、上海、西安学习的几年间,老师的谆谆教诲和环境的熏陶,使她对自己的发展定位有了全新的认识,不能仅限于自己学,还要把学到的传播出去,让新民乐发展光大,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贡献。

  2000年,学习归来的她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乐府,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古筝教师。教学过程中,她也汲取自己老师的教学优点,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大赛中获奖,赢得了学生家长的赞誉和支持。授课之余,她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年都要到北京、南京、扬州等地学习古筝演奏的新技法、新理论。通过对古筝艺术的创新追求,这件寄满情思的中国传统乐器,在她的手中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最让她难忘的是2016年,刘萍经过精心准备,在洛阳歌剧院举办了个人古筝新民乐专场音乐会。在准备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她先后20次奔波于县城与洛阳之间,一手策划、一手选曲,有时排练在深夜。节目演出当天,来自全国100多个地市的培训单位负责人和教师到场观看,国内演奏界的大腕也现场指导点评。当开场节目百筝合奏《爱我中华》在现场响起时,演奏声一次次被掌声淹没,在前排领奏的刘萍眼里泛着泪花。

  当晚的演出通过新媒体向全国直播,全国累计有40多万观众观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演出结束回到县城已是深夜,一个多月高强度的工作,她劳累过度,最后晕倒在家门口。活动过后,面对全国各地筝友们的强烈要求,她又义务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古筝师资班”,为大家分享演奏经验,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赞扬。如今她的学生已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

  刘萍在古筝演奏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在传播民乐方面作出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届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目前她的教学点由最初的一个发展到多个,由她教育和指导的学生多名被西安音乐学院等院校招录,毛春雨和张艺璇今年7月还在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举办“不忘初心”在校生专场音乐会,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培养了人才。

  最好的感恩是奋斗。目前她正在实施“志愿西部”和“走出去”计划,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融入中国文化,让古筝走得更远

  “最好的感恩是奋斗。”从一名农家姑娘到今天的国家级演奏家,刘萍在奋斗的路上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但他们的谆谆教诲和朋友的鼓励支持她始终铭记在心,终生感恩。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更让她坚定了用一颗诚心报答他们、回报社会的信心,用行动来传承前辈的优秀品格。

  去年春节,刘萍接到了青海一位老师打来的电话,远在格尔木的一些小孩子非常喜欢古筝,但由于条件有限,想跟着她一起学。老师的话深深地触动了她。河南与青海路途遥远,如何才能为孩子上课?她通过朋友联系到了当地的艺术学校,让他们把古筝班的孩子都集合在一起,然后给大家上课。

  今年4月,她踏上了这块神秘的土地,乘飞机、坐火车、换汽车一路颠簸,到学校时已经是晚上8点,看到孩子们正手捧鲜花在教室外等待,刘萍一下子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她顾不上休息,顶着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坚持为孩子们上了一节课。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她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临走时她答应孩子们会抽时间继续来给大家上课。

  这次青海之行,刘萍想了许多,想为孩子们做些什么。经过再三考虑,她作出了一个决定,做文艺志愿者,除了日常通过电话、微信随时解答孩子和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外,每季度抽出时间到青海给孩子们义务上两天课,一来让少数民族的孩子们有学习古筝的机会,同时也用行动回报社会,回报曾经帮助她的人。

  刘萍和她的学生平均每年都承接近百场各级、各类演出。2016年,刘萍受邀参加了中、日、韩名师名家经验交流音乐会,她与外国艺术家合作默契,几场音乐会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专家、同行和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去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文艺晚会上,以古筝为代表的古典乐器演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刘萍说,古筝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在逐年扩大,这既是一个传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

  虽然各国在文化、语言上存在差异,但音乐无国界,是无需语言就能读懂的一种交流方式。如今她又有了一个想法:争取能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举办一场古筝音乐会,不仅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弹奏我们的国琴古筝,同时让喜欢古曲音乐的外国孩子们也有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学、演奏,带给大家欢乐,让古筝艺术走得更远。

  近几年刘萍的出色表演也为她赢得了诸多荣誉,她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协会优秀辅导员,洛阳市青年之星,新安县巾帼标兵,新安县优秀政协委员等。今年9月下旬,她将代表河南古筝艺术演奏杰出人物到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栏目进行节目录制,向世界展示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和“育新人、兴文化”给了刘萍巨大的鼓舞,也为她今后的教学明确了方向。她将发挥自己担任洛阳市青年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有利条件,为古筝的传承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让艺术的光辉在指尖绽放光芒,让古筝的魅力在无限的空间里尽情传播。(刘功银 王开拓)

编辑:康世甫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