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挂职县长扶贫随笔

2017年12月17日16:30

来源:滑县网信办

  挂职县长扶贫随笔(节选于《党的生活》)

  当前,贫困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脱贫攻坚形势复杂严峻。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或感动、或心酸,今天请随宣传君通过真实的故事品读扶贫道路上的点点滴滴。作者李德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团长,文章刊登于《党的生活》2017年第4期,有删减。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事例力求真实呈现,但不具有唯一对应性。

  2016年4月,省委组织部选派53名省直年轻干部到贫困县挂职,我被选派到国家级贫困县滑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周末一次在家吃饭的时候,女儿问:“爸爸,当“县官”是不是鸣锣开道、威风八面?”我苦笑了下,孩子可能平时古装剧看多了。一年下来,我深感当县官不仅不能让群众“肃静”“回避”,而且还要跟群众攀亲戚、当亲人,用真心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挂职与走心

  “不干,不好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多干,你啥意思。”这是网上调侃挂职干部的段子。但是把挂职当“过客”或是“镀金”全凭自己,我觉得挂职也需要全身心投入,而不是走走形式、装装样子。

  报到第一天上午,书记跟我谈话,明确我协助主要领导负责脱贫攻坚。谈完话,直接参加县脱贫攻坚现场观摩会。日程安排的满满的,13点45分中午会议开完,大家早已饥肠辘辘,没有“四菜一汤”,更没有推杯换盏,乡镇食堂的大锅菜每人一碗,一个馒头,管饱。

  每周一上午县长碰头会,安排一周的工作。每周一下午脱贫攻坚推进会,每周六四大班子观摩督导。作为负责扶贫日常督导的县领导,每月要对7个乡镇进行拉网式督导,每周推进会上点名道姓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真刀实枪、不留情面,单刀直入、直中要害。

  4个月,我将22个乡镇和1个产业集聚区督导了一遍。每个乡镇至少走访4个村、20个贫困户。贫困户拉着手讲问题,眼里满含着希望和期待。我想,老百姓不把咱当挂职干部,咱也要认认真真为老百姓做点事。

  天线与地气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思考问题,站在田间地头解决问题。”政策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得到落实。一名省直机关的处长,原来总觉得政策一到基层就变了样,得不到执行,感叹基层干部素质不高,说基层干部都是“瞎糊弄”。后来,这名处长到地方任职,又觉得上面的政策不接地气,很多时候是闭门造车“瞎糊弄”。

  省直某部门谋划了一个扶贫项目,层层下达到各个县。按照中央扶贫工作的要求,扶贫项目资金以县为单位进行整合,但该部门明令要求不得整合。县里反映没法落实,如果一定要落实,只能降低标准,希望省厅收回项目资金。省厅没有明确说不收回,只是告知这是政治任务,如果要收回要以县政府名义打报告,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政策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发挥效益,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国家为每个贫困户发放了5000元到户增收资金,同时对贫困户创业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为形成稳定脱贫效应,最大限度为贫困户增收,县里联系了几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开展企业帮带扶贫。企业提出让贫困户用低息贷款入股分红,而让贫困户贷款会使他们承担风险,容易引起后患。为解决这一问题,县里成立一家担保公司,在鼓励贫困户自愿贷款的基础上,签订免责条款,一旦企业经营出问题,贫困户不需承担还款责任,由担保公司代贫困户承担,通过政策的变通让贫困户获得最大受益,获得了老百姓的赞赏和支持。

  淳朴与现实

  老百姓最朴实也最现实。农民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有着小人物的生存哲学,淳朴善良、吃苦勤奋,但也有局限性:文化程度低,目光视野狭隘。贫困人口中最难脱贫的就是需要政策兜底的,就是那些“痴呆憨傻、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群体。

  下乡到一位贫困户家中走访,走进一处老院子。两位70多岁的老人颤巍巍地从屋里走出来,热情地同我们打招呼。家具很少,电视机也是上世纪的,看得出老两口生活上很清苦的。老人说自己就一个女儿出嫁了,政府对他们很关心,感谢政府、感谢党。临出门时,我问有别的困难么,老大娘说你等一下。我们以为是有什么事儿,不一会儿她从屋里给我们拿出几个梨来,说带上吃,一行人坚决推辞,老人一直追到门口,硬塞给每人两个梨。见此情景,我赶忙从兜里掏了200块钱,让乡干部转给老人。扶贫是得人心、暖民心的工程,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关心,拉近的是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

  老高是村里一名上访户,多年来上访告村干部侵占集体土地、公款吃喝。镇里和区纪委经过认真调查,认为老高反映的问题不实,而老高坚持上访十几年,村里人也认为老高很难缠,是个“刺头儿”。老高家里十分拮据,穷的叮当响。这次老高被村里确定为贫困户,驻村队员和村干部隔三差五去家里嘘寒问暖,帮他办理低保、健康保险,争取资金帮他改房改厕,老高逐渐地转变了态度,认识到政府是真心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和村里的矛盾也得到了化解。老高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不上访了,还主动给其他上访户做工作。不是老百姓不够朴实,只是我们还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去。

  心酸与感动

  人心都是肉长的,感情不是单向的。脱贫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群众的满意度和知晓率,扶贫就是要用诚心干实事,用真心换真情。

  酷热的8月,降水量并不充沛的滑县似乎空气都晒干了,四大班子观摩督导每周六雷打不动。每次观摩点都是随机的,县委书记抓阄,乡镇书记提心吊胆的等着过堂。随机抽取乡镇和贫困村,到村后再随机抽取农户,现场了解情况、查看资料,进行点评。每天2个乡镇4个村,经常从上午8点到晚上8点,中间在乡镇食堂吃饭。每天2万多步、十多公里,大概有五六个小时暴晒在太阳下,身上的汗流个不停,衣服被汗水浸湿又暖干、再浸湿。基层干部为了扶贫蛮拼的,但这样的辛苦,有时还会遭到个别人的冷眼和嘲讽。一次观摩中,见几个群众正在门楼下吹着风扇侃大山,无意间听见其中一个说,这群领导没事儿干,这么热的天儿瞎折腾个啥?中午跑饿了不知道又去哪吃大餐了?几个人听后感到一阵心凉。但我相信,只有无怨无悔的付出,坚冰也终有融化的时候。

  有一次下乡,我随机来到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大娘家里,聊了聊家常,看她是否对扶贫政策了解,出乎意料她回答的很准确。看了看她家里的摆设,没有几件值钱的家当,生活不富裕。大娘说她有高血压,问她是否申请了贫困户,她言语有点闪烁。村支书插话说,这是村会计的母亲,村干部执行上面的政策,同时为了避嫌,一律不参评贫困户,把指标让给村民。大娘说,孩子当干部,别让人家说闲话,戳咱脊梁骨。听到这朴实的话语,心里满满的感动。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心灵的美,并不会因此而遮蔽。有这样的村干部,何愁群众不信服、扶贫工作干不好呢?

  内因与外因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输血不如造血,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真正使群众脱贫必须要激发内生动力,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实现稳定脱贫,决不能让扶贫变成养懒汉,“蹲在墙角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

  驻村队员入户算收入,仔细一算,今年他家地里收成2000元,县里扶持的光伏1000元,低保每月127元,临时救助500元,看病免费,对他家进行了改房、改厕、硬化地面等“六改一增”,外出打工每月2000元。驻村干部说:“老乡,按收入标准和家里状况,你达到脱贫标准了。脱贫光荣,给你发个脱贫光荣证吧。”贫困户很不耐烦,“我出去干活除了吃饭和开销一分钱也挣不到,我不能脱贫,你们这是让我强制脱贫,将来上面验收,我要举报你们的……”每个村都有这样的不愿脱贫户。个别群众把当上贫困户、尽可能晚脱贫,当成体现自己有本事、有面子的事,完全背离了初衷,这让驻村队员很是无语。

  某村办了个柳编厂,村民可以把活拿回自己家里干,然后把成品计件送到厂里。“我家虽然穷,但靠自己的双手吃饭,踏实!”贫困户孙小梅自豪的说,“在家赚钱不耽误照顾卧床多年的孩儿他爸。孩子很懂事儿,暑假里女儿和我一个月柳编收入3000多块,基本上够开销了。”望着那面贴满孩子奖状的墙,她显得格外的高兴,言语中带着自豪、眼神中透着希望。她说,“孩子上学才会有出息,将来毕业工作了,家里日子就会好过了。”

  脱贫攻坚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也是一项合乎民心的伟大工程,参与脱贫攻坚是难得的人生实践锻炼。“事非经过不知难,做难事必有所得”“磨难就是成长,经历就是财富”。扶贫的经历中,我有汗水也有欢笑,有耕耘也有收获,有遗憾也有成长………

  (作者李德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团长,文章刊登于《党的生活》2017年第4期,有删减。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事例力求真实呈现,但不具有唯一对应性。)

编辑:张培君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