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借助互联网让传统文化更给力

2017年10月21日00:57

来源:大河网

  小时候在我的河南农村老家,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家乡人都会在集市时买回一张印着灶王爷爷和奶奶的年画贴在自家的灶台上,人们用特制的灶糖祭拜一番后就等着神仙上天给言好事去了。而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家家又会在自家门前贴上印有门神像的大红色门板年画,人们都希望这威武的门神能够把好大门,让全家人都平安、健康。而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古老的门板年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在我的家乡河南尉氏,有这样一个人却做了这样一件事情,他让正在流失的乡愁记忆重新回到了人们心中,这就是刘兰昌和他开设的“云成号”木板年画社。

  几年前,笔者曾经多次登门拜访过刘兰昌先生,并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兰昌先生中等的个头,四方脸庞,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他是一个普通的人,却干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原民间美术工艺大师,可他却更喜欢称自己为“匠人”。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挚爱,2005年他筹措资金在我们家乡开办了第一家木板年画社,2012年他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云成号”的商标。之所以用这个商标,正是为了纪念他的曾祖父刘运成先生,一百多年以前他的曾祖父开始了木板年画的印刷,算起来他也算是云成号木板年画的第四代传承人了。刘兰昌仅靠在雕版印刷方面的收入是微薄的,这期间他也曾外出到郑州等城市从事过装裱字画等行业,由于其技艺精湛,一家企业的老总想高薪聘请其从事美术设计等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他心中割舍不下一种情怀,他想把老辈人留下来的这门手艺传承下来并让其发扬光大,让这有中原民间特色的木板年画成为祖国木板年画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刘兰昌先生是一位很有头脑并能做到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的匠人。他深知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必须让自己的木板画借助网络这个“隐形的翅膀”来展翅高飞实现梦想。他早在2006年的5月份就在网站上申请注册了属于自己的网站——云成号。刚开始,他对网站建立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不是很熟悉,他就每天自学电脑网络知识,终于学会了上传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一系列网络技能、技巧。他抱着对广大网友负责任的态度,自己充当了自己网站的管理员。每天他在工作之余,总是忘不了在自己的网站上更新一些和木版画有关的新闻和内容,同时在网站上不断向广大网友普及有关木版画内容的传统文化知识,让网民们深入了解这个正在被人遗忘的传统文化和古老工艺的独特魅力。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他的网站从开始很少有人关注,到后来每天可以达到成百上千的点击量。他还在网站上建立了互动平台,及时地帮助网民们答疑解惑,共同来探讨对传统文化发掘和保护这个话题。2012年3月,全国研究年画的著名作家沈泓先生通过浏览云成号网站认识了刘兰昌和他的木板年画,他对云成号木版画很感兴趣,主动联系上了刘兰昌先生,并远途赶来实地采访刘兰昌和他的云成号木版画,为此他还专门写书来详细描述云成号木版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刘兰昌很乐意通过互联网和外界的朋友来沟通和互相学习,2016年他在网上结识了广陵书社的老总,并把自己珍藏的一套《渭南词》木板雕刻推荐给了广陵书社,后来他和广陵书社合作用纯手工手工印刷了几百本《渭南词》,他借助网站让自己的手工技艺得到声名远扬,这也成为轰动我们当地的一件事情。除了互联网平台之外,近几年微信也成为了人们接近网络的重要手段。因为手机让人们上网更加便利和快捷了,刘兰昌与时俱进他又注册了“云号号”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这一新兴的网络平台推介自己的云成号木板画,发扬广大这个古老而又传统的文化。他的“云成号”微信公众号,目前每天被网友的点击量也达到上千次。借助微信他把自己的木版画推广到了全国各地,乃至走出了国门。不仅如此,刘兰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特别是广大中小学生普及传统木板年画的知识和技艺,他义务为我们家乡的中小学生讲授文化公开课达几十场。他还把自己的“云成号”木板年画社做为免费的中小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向全县中小学生开放,每年学生参观学生人数多达数千人次。通过互联网的宣传和推广刘兰昌和他的云成号木板画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可,2014年河南电视台专门对他的事迹做了采访和报道,他的云成号木板画还被获批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07年他被评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光荣称号。

  如今,每每路过兰昌的云成号木板年画社的时候,我都会驻足观望一番他制作的那些古色古香的木板年画,它常常能够勾起我强烈的乡愁,我的眼前常能浮现出童年自己在老家的门框边帮着父母亲粘贴年画的记忆场景,那种带着甜香的年味儿让我久久地难以忘怀。这是一种多么值得品味的美丽乡愁啊!在此衷心祝愿刘兰昌和他的“云成号”木板年画社借助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东风发展势头更强劲,以后的道路会走得更加开阔和平坦!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