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至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一年转眼过去,大河网近日开展“践行嘱托争出彩·小城故事”大型策划活动,采访河南沿黄河8市,讲述小城记忆,书写小城特色,描绘小城变迁。

幸福在哪里?跟着大河网,一起走进“小城故事”,见证人民幸福生活,探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点滴变化。

郑州 信阳

郑州

  1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听取了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进行海外并购、推动产品转型升级情况;习近平还来到黄河博物馆,了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水患治理、生态保护等的历史变迁;他来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临河广场,听取沿黄地区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堤防建设和防洪形势等情况。

  18日上午,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

  18日听取了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习近平又进一步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立足省情实际、扬长避短,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信阳

  16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信阳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堂,远眺英雄山上“红旗飘飘”主题雕塑。紧接着习近平又来到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考察创客小店;来到光山县槐店乡,考察油茶产业;来到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察看特色产品……习近平勉励大家,贫困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放松。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

2019年

全国首个5G无人矿山为何在河南?

2020年 答卷
2019年,伴随着5G的东风,跃薪智能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打造出了露天矿区钻、铲、装、运全程无人操作的远程调度系统,并成功在洛钼集团三道庄钼钨矿区成功运行,该矿区成为全国首个拥有5G技术的智能无人矿山。 “目前我们用在矿区里的机械设备包括无人挖掘机、无人钻机、30辆无人驾驶纯电动矿用自卸车,这些设备接受无人矿山调度系统的统一调度。”跃薪智能总工程师杨辉表示,设备和操作系统的运行都是在5G网络环境下进行,能够实现日开采量3万吨。
2020年 答卷
自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县田铺大塆后,小村落迎来了大机遇,在韩光莹的带领下,民宿数量从当初的11家,发展到如今的20家,目前还有2家正在进行施工改造。随着游客的不断激增,村民的收入也不断增长,民宿加餐饮收入,今年8月份,有的家庭单月收入高达2万以上。“这在以前,我们农民想都不敢想。村里成立了民宿合作社,由我担任理事长。一些村民看到了有“甜头”,就将自家闲置的房屋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合作社的统一运营,对接游客团体、旅行社,这些民宿都有了不少收入,少得数千,多的过万。”韩光莹透露道。
2020年 答卷
  • 牢记嘱托再出发

    牢记嘱托再出发

    中原儿女不会忘记,一年前的这个美好时节——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事关河南长远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为新时代河南发展进行指路领航、提出重大要求、擘画美好蓝图。

  • “两场硬仗”一起打

    “两场硬仗”一起打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社会的运行,放慢了经济的脚步。但一个发展有韧性的省份,必备应对“大战大考”的能力,奋力夺取“双胜双赢”。 省委、省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尽力把疫情的冲击降至最低。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3%,较一季度回升6.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呈现“V”形复苏之势。

  • 决胜脱贫收官战

    决胜脱贫收官战

    金秋之河南,满目丰收喜悦;脱贫之战场,处处火热景象。今年2月28日,全省53个贫困县全部正式脱贫摘帽,累计65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948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最后一批52个村、35万人今年年底前脱贫,箭在弦上、势不可当。

  • “中原粮仓”显担当

    “中原粮仓”显担当

    时逢九月,中原大地绿野无垠,五谷飘香。 一年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的殷殷嘱托,我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让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河南粮、优质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河南贡献”。

  • 河南制造挺脊梁

    河南制造挺脊梁

    作为工业大省,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做强优势产业,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制造业全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在逆势下挑起了高质量发展的“大梁”。

  • 中原唱响“黄河颂”

    中原唱响“黄河颂”

    从沿黄九省区45家博物馆在郑州成立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到今年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再现奔腾壮阔的“黄河”盛景,再到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距今5000多年前的“河洛古国”频频登上热搜榜,“黄河”的出现总是能引发中华儿女深切的家国认同,彰显出黄河文化作为“根”和“魂”的强大凝聚力。

  •  党旗飘扬映初心

    党旗飘扬映初心

    嘱托,声声入耳;壮志,念念于心。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政治统领把牢方向、以服务大局彰显价值,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  民生幸福记心间

    民生幸福记心间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孩童们又背起书包在校园内欢快地奔跑;公园内、跑道上晨练的市民肆意挥洒汗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们下棋聊天、闲适恬淡……从城市到乡村,这样温馨幸福的画面在中原大地随处可见。

  • 一切 为了“两个更好”

    一切 为了“两个更好”

    880余万信阳人民永志难忘:2019年9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首站就深入信阳老区,瞻红察绿,走村入户,看老区新变化,访群众新生活,为新时代老区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留下了殷切嘱托:“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 新县感恩催奋进 牢记嘱托耀红城

    新县感恩催奋进 牢记嘱托耀红城

    从去岁到今昔,新县干群牢记嘱托,老区儿女感恩奋进,同心描绘出一幅“红绿金”交相辉映的动人画卷。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按照‘两个更好’的重大要求,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继续走下去,把新县建设得更好,让老区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县县委书记吕旅动情地说。

  • 践行嘱托争出彩·温暖的回响丨我们一起奔跑在小康路上

    践行嘱托争出彩·温暖的回响丨我们一起奔跑在小康路上

    “总书记的话,俺听!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不仅要把四方景农场搞好,还联合十多家生态农场结成了产业联盟,带着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

  • 践行嘱托争出彩 · 温暖的回响 | 山油茶美了乡村富了农家

    践行嘱托争出彩 · 温暖的回响 | 山油茶美了乡村富了农家

     “习总书记的话,我们时刻牢记在心。”9月7日上午,迎着初升的阳光,走在司马光油茶园内,槐店乡党委书记吴正宇回忆起那个激动人心的幸福时刻。

  • 难以置信!留学国外学建筑的大学生返回中牟创业,做的却是土味食品

    难以置信!留学国外学建筑的大学生返回中牟创业,做的却是土味食品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忘不了这个味儿,不管走到哪里,我都念念不忘。或许这也是我的一个情结,对家乡的情结,对传统技艺的情结。

  • 践行嘱托争出彩 · 温暖的回响 | “全景田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践行嘱托争出彩 · 温暖的回响 | “全景田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去年总书记就是站在堂屋这个位置,拉着俺老母亲的手,勉励我们说,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 践行嘱托争出彩·温暖的回响丨当好新时代的“播火人”

    践行嘱托争出彩·温暖的回响丨当好新时代的“播火人”

    戴璐璐坚定地说,“我们要把总书记的话讲给每一个人听,当好新时代的‘播火人’,讲好大别山的故事,把大别山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济源

愚公后人海燕筑梦记

王屋山下有名村,愚公移山传古今。在济源王屋山脚下的愚公村,高中学历的贾海燕十余年三次创业,带领村民依托旅游走上致富路,创造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济源精彩”。【查看更多】

中牟

奶奶的酱为何这样红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忘不了这个味儿,或许这也是我的一个情结——对家乡的情结,对传统技艺的情结。什么能走得更远?只有文化才能走得更深更远。”25岁那年,李泽西下定了决心,开始了创业之路。【查看更多】

孟州

千年古城现代绿动

黄河,源远流长。黄河水蜿蜒至焦作孟州境内的中曹村后,开启了“地上悬河”的千里旅程。在这里,黄河文化孕育出韩愈文化,其思想被代代传承。思想的碰撞与交融,擦出智慧火花,成就一座城市的灵魂。【查看更多】

狼城岗

滩区人民绘小康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是中央高度关注、河南省重点实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在黄河滩区迁建后,我们还要考虑滩区群众生活,绝不能让滩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查看更多】

封丘

鸟类的天堂是什么样

陈桥村紧临黄河,1996年之前。村东头还是当地居民随意倒放生活污水的“东大荒”“苇子坑”,在村民刘继恩和刘东洋叔侄24年的接力保护下,“东大荒”变成鸟类的天堂。【查看更多】

渑池县

制曲师一醉12年

渑池县境内,离黄河岸边2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叫仰韶村,1921年在这里发现了彩陶文化,从此仰韶村名扬天下,而这个史前文化遗址的发掘表明,7000年前的仰韶先人已经掌握了酿酒方法。【查看更多】

平乐镇

农民画牡丹 一年能卖一个亿

平乐村有一道别样风景——这里的农民放下锄头,拿起画笔,以画牡丹为生。2018年,以该村为核心的平乐镇农民画师们,销售牡丹画40余万幅、综合收益达1亿元,画出了“金山银山”。【查看更多】

范县

山东虾王恋上河南白腹美

山东济宁养殖大户宋艳辉,在山东济宁有万亩小龙虾养殖基地,是当地最大的小龙虾养殖企业负责人。2019年,在济宁举办的小龙虾美食节上,因为养殖的小龙虾品质优,宋艳辉获得了“虾王”的称号。【查看更多】

兰考张庄

游国际梦想游向国际

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村里返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发展规模化养殖,有的继承祖传工艺制醋,有的做电商销售土特产,有的改造自家院落办起农家乐……越来越多的张庄人选择了“往家回”。【查看更多】

黄河

豫见黄河幸福多

我是黄河,九曲十八弯,全长约5464公里,是横亘中国东西的一条巨龙。我源自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黄土高原,走过七省(区)之后,我来到河南,豫见了黄河,终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