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概况
发布时间:2023-03-30 09:39:00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状况

截止目前,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5个、代表性传承人126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30个、代表性传承人1147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311个、代表性传承人3976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481个、代表性传承人10971名。

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个、河南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69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示范馆(所)133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0个。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价值较高。很多项目,如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等,留传久远,带有华夏民族早期文化特征,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等具有广泛的影响和重要价值。二是内容丰富。经过普查,全省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达22万多条,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类别。三是分布广泛。全省各个市、县,甚至每个村庄都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尤其在一些保护相对完好的历史文化名镇(村)等地,非遗项目相对集中。四是跨地域分布项目较多。如豫剧在全省几乎各个市、县都有存在,一些民间传说、传统技艺、民俗类项目在不同地区流布,并具有较大的共性。五是影响较大。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浚县正月古庙会、伏羲太昊陵祭典、洛阳牡丹花会等传统节会在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河南省的一些项目如少林功夫、太极拳、木版年画、传统戏曲等,已经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点项目。河南省每年出国境文化交流项目100多个,其中大部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少林功夫、马街书会,钧瓷、汝瓷、唐三彩烧制技艺,朱仙镇、滑县木版年画等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概况

面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机构。

2009年6月,原河南省文化厅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处,2011年6月,成立了独立建制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2年5月整合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区)均已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制度,初步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保护工作网络。

二是开展普查活动,澄清家底。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安排,2007年至2009年,我们在全省组织开展了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普查出各类线索180余万条,其中,基本立项22万余条。普查工作共整理文字资料30多亿字、照片10万多张、录音3800多小时、录像4300多小时。

三是建立四级名录保护体系。

建立起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保护体系,制订了传承人培训计划,分批对传承人进行轮训,扶持、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为加强传承人能力建设,2016年又启动实施了“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积极推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2016年由河南省参与的“二十四节气”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0 年由河南省牵头的“太极拳”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四是保护措施多策并举。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十六字方针,相继启动实施“铭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计划”、“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河南省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河南省传统医药抢救保护工程”等,通过录音、录像等综合性、科技化手段,对一些重大项目和濒危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地建档、记录、立体化保存,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非遗保护的一种模式。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如何使非遗保护工作应对环境变化、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重中之重的工作。我厅积极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通过命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开展传统技艺成果大展、研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工作,推动保护工作。推动省政府转发了由原文化厅、信息产业厅、财政厅联合实施的河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五是加强理论研究工作。

学术研究对于提高非遗传承和发展水平不可或缺。非遗保护工作的领域很宽,不仅涉及各非遗项目的专业知识,也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哲学和伦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任务重,要求高,需要试点探索的工作多。我厅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工作,并充分发挥高校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命名公布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67个,并建立了两年召开一次研究基地工作会的制度。出版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成果汇编。

六是培育非遗保护社会氛围。

宣传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传播力度,一是利用媒体对非遗进行宣传;二是利用春节、“文化遗产日”等大型民俗节庆日,举办各具特色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比如利用淮阳伏羲庙会举办的“河南(淮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已历时十届,展演期间每日人均观看人数达到30万,借助鹤壁浚县古庙会、宝丰马街书会、老子祭祀等庙会举办的展演活动等已形成非遗展演品牌效应;三是推动非遗走出去,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和赛事,提升传播力。通过一系列手段不仅使非遗保护成果惠及了更多的老百姓,还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思想认识和自觉保护非遗的意识,撬动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非遗保护队伍中,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生存和传承。

七是推进地方立法工作。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在此框架下,《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河南省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申报暂行办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2020年培训工作规划》等相继出台,并不断完善。积极推动市级立法工作,目前,洛阳市、郑州市非遗条例已颁布实施。

八是助力精准扶贫。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工艺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河南省始终把非遗工作融入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把非遗工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积极探索非遗扶贫的新路子,在助力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一是在非遗资金中向贫困县项目倾斜;二是帮助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振兴传统工艺,带动更多人就业;三是开展展示展演活动,丰富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生活,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