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曹萍
“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建校112年来,河南大学始终将全省文化事业的发展责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在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中,展现高校担当作为、躬身入局,扎实推动兴文化工程走深走实、落地生根,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4月24日,河南大学副校长薛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凡事预则立。河南大学将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作为文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我省启动实施兴文化工程后不久便制定“路线图”,跑出“加速度”。
薛波介绍,2022年9月,学校成立了河南大学兴文化工程研究项目领导小组,制定《河南大学兴文化工程研究项目实施方案》以及《河南大学兴文化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不同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和相关要求,规定了项目开题、中期检查、结项预审、提交结项等内容要求,把管理与服务融入项目的全过程,为兴文化工程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人民日报》刊发张新斌教授的《殷墟考古的主要收获和重要意义》,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卫东发表的《中原腹地承载中华文明主根主脉》……两年来,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兴文化工程正在河南大学落地生根。
“学校共获批兴文化工程研究项目67项,其中2023年获批数量居全省第一。两年来,产出高水平论文40余篇,高质量研究报告8份,专著类书稿15部。第一批获批项目已完成预期目标的80%,其中64%的项目组提供了优质的中期成果,31%的项目组已达到结项标准,5项成果已出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上发表理论文章6篇。兴文化项目主持人王洪伟、苗长虹相关成果分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薛波如数家珍。
薛波认为,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河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蓬勃生机,不断完善着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阐释着河南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发掘着河南文化对河南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河南兴文化工程的实施点燃了河南大学文科高质量发展助推器,为学科筑峰工程提供了科研新动能。
在兴文化工程的带动下,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实验室加快建设,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共建二里头夏文化研究院等,科技平台建设“大动作”不断,持续加强;青年学者彭恒礼、侯卫东、惠东等陆续登陆央视“开讲”,青年人才网络IP打造初见成效,河大学者“央品牌”越擦越亮,特色团队建设效果显著;500多名本科生及研究生在兴文化工程项目研究带动下,深度参与科研活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不断加强,坚定文化自信的青年力量更加蓬勃。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未来,河南大学将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策划和落实好相关大项目,打造文化研究高地、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高地,聚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领域,产出一批质量高、影响大、效果佳的大成果。”薛波说,学校将继续面向全国,立足河南现代化建设,不断促进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深入落实好兴文化工作,为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河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