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大力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

2023年12月19日07:3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编者按

  12月12日,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专题会议召开,7家相关单位和7名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负责人围绕文化研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发言。现将会议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扎实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河南力量

  □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事务中心)

  为全面系统梳理河南文化的灿烂成就、历史脉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河南力量,省委宣传部于2022年4月启动实施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在省社科规划项目中设立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首次实施“揭榜挂帅”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创新公开招标、整体承接、邀约委托、许可纳入等方式,激发文化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经过专家评审,文化研究专项共立项605项。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按照“今、古、人、事、物、书”六大板块系统梳理挖掘河南文化、黄河文化的历史文脉、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厚重的中原文化,着眼打造“两个结合”研究品牌、分时期历史文化研究品牌,组织开展黄帝时期、夏代时期、商代时期、春秋时期轴心文化研究四个分时期专题历史文化研究,持续深化仰韶文化、夏文化、殷商文化、春秋文化、宋文化、河洛文化等特色文化研究,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实施近两年来,河南兴文化工程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中原大地掀起了文化研究热潮,受到社科理论界的广泛好评,得到了中宣部和省委领导的肯定支持。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兴文化工程专题报告上批示“持续抓、兴文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战营就河南兴文化工程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求,指明方向,确保了文化研究工作扎扎实实高质高效推进。

  下一步,河南兴文化工程将聚焦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自信中彰显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坚定人民立场,围绕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坚持国家需求与河南实际相结合、重大项目与一般项目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进一步在担当作为抓好谋划设计、立足优势着力培树品牌、搭建平台培育人才队伍、精准调研提升工作质效、创新推动激发工作活力上下功夫,加强对研究成果、名师大家的宣传推介,提升河南兴文化工程在全国的影响力、在国际上的知晓度,真正把河南兴文化工程打造成文化强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写好河南答卷,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河南独特贡献。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全力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高质量开展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自河南兴文化工程实施以来,省社科院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力推进文化研究工作。一是抓项目带动,发挥学科特色和基础优势,动员全院骨干力量,积极申报文化研究专项,近两年来立项课题53项。二是抓过程管理,以交流研讨为切口,组织院内外专家先后10余次以座谈会、推进会、专题会等形式持续推动河南兴文化工程项目研究走深走实。三是抓平台建设,聘请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震中、刘跃进等进行专题咨询、现场辅导,成立“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杜甫研究院”,打造高水平文化研究平台,引育人才、建强队伍。四是抓成果转化,以学术著作、报刊文章等多种形式加强文化研究成果发表转化。五是抓网络传播,充分利用大河网、顶端新闻等平台,广泛宣传河南兴文化工程阶段性研究成果。六是抓重大工程,以牵头编纂《河南文化年鉴(2023)》为重点,最大限度给予人、财、物等支持,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实施。

  省社科院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成果丰硕。出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河南实践》系列丛书、《中华文明探源论丛》等著作15部,完成“寻根河南·读懂中国”“河南专门史”“河南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书稿39部。在《光明日报》推出高水平文章6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网等网络媒体发表阶段性成果20余篇。

  今后,省社科院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继续围绕高质量推进实施河南兴文化工程,走在前、干在先,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三大体系”,努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河南力量。

  加快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着力服务文化强省建设

  □郑州大学

  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设立聚焦研究河南本地文化的专项资助项目,具有前瞻性,广受关注,深受好评,不仅有利于不断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也有利于引导河南学者立足中原大地,为文化强省建设不断作出新贡献。

  郑州大学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广泛动员,共有40项课题立项。学校高度重视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项目推进工作,在加强过程管理的同时,帮助项目主持人解决实际问题,加快项目研究进程,提高研究水平和结项质量。目前,2022年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项目整体完成度已达到90%,各项目主持人正整理并陆续提交结项材料。2023年获得立项的各项目主持人,正在按照申报计划任务书,精心论证,扎实开展研究。

  学校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兴文化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与河南省社科工作中心的沟通联系,力争产出更多精品力作,特别是对于以专著形式结项的优秀成果,学校将依托“厚山文库”,择优进行出版资助。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持续推动河南兴文化工程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努力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力量。

  近两年来,学校共获批河南兴文化工程项目67个。学校将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作为文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立了河南大学兴文化工程研究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河南大学兴文化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不同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和相关要求,规定了项目开题、中期检查、结项预审、提交结项等内容要求,把管理与服务融入项目的全过程,为兴文化工程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截至目前,学校2022年度获批项目已完成预期目标的60%—80%,其中31%的项目组已达到结项标准。一批高质量的成果涌现出来: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完成高质量研究报告15篇,完成学术专著16部,组织各类学术论坛20余场。河南兴文化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是实实在在的文化筑基工程。

  统筹谋划聚资源 站位全局兴文化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以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为抓手,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使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学术话语传播高地,为加快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和智慧。

  集聚优质资源,加大文化研究经费投入。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相关工作,单列专项经费支持文化研究和成果出版,科研工作者文化研究热情高涨,项目申报数量大幅增加,形成了甲骨文、黄河流域文化、中原文献整理、河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特色研究方向。

  聚焦交叉融合,发挥合力效应,打造文化研究新平台。新组建甲骨智能计算文科实验室,集聚考古学、古文字学、智能计算科学等领域,构建多学科协同合作的学术生态;筹建中原文化国际传播大数据研究中心,强化中原文化国际传播;依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中原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巩固红色文化研究重镇。

  深化有组织科研,扛牢责任担当,加快产出好成果。加强文化研究人才梯队建设,构建学科领军人才领衔、青年拔尖人才深度参与的学术团队,产出高水平标志性成果。近两年来,围绕甲骨文、经学典籍、红旗渠精神等,在《新华文摘》《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嬗变与重构:商代甲骨占卜流程与卜法制度研究》等著作,45万字的《红旗渠精神口述史》即将推出。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助推科研增量提效

  □信阳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大学积极开展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一是及时跟踪,协调服务。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获批立项后,学校随即建立起项目研究进度的动态时间表,随时把控项目的进展情况。对项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提供及时和必要的帮助和服务,保证项目能如期完成。二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为做好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的管理工作,学校专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着重强调考察此类项目研究进展的实施情况,并纳入年度科研工作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三是动态监管,促进产出。及时统计项目组研究成果,掌握项目研究进度和开展成效,排查项目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引导科研人员树立科研项目成果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意识,促进项目成果的普及和转化。

  截至目前,信阳师范大学获批的10个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共发表高质量论文16篇,其中CSSCI论文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出版学术专著2部,撰写研究报告100余万字,召开学术会议6场。

  立足南阳区域文化资源优势 奋力谱写河南兴文化工程新篇章

  □南阳师范学院

  按照《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南阳师范学院凝聚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力量,掀起了文化研究阐释的热潮。

  学校立足南阳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研究团队,逐渐形成了中原汉文化、中原玉文化、南阳地方历史文化等特色研究方向。特别是围绕中原汉文化设立了汉文化学科群,聚焦汉代历史、汉代文学、汉代艺术积极开展研究,产出了一批具有标识性的研究成果。今年7月与中国秦汉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首届汉文化研究南都论坛”产生了广泛影响。

  南阳师范学院共获16个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立项。为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学校成立了“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定期召集会议,督促进度,检查成果。同时,加大研究投入,资助专著出版。截至目前,已发表论文12篇,完成专著2部。“中原民间玉器视觉文化研究与图像谱系建构”已顺利结项,张宝锋主持的“《南阳通史》研究与编修”项目研究成果200余万字的《南阳通史》将在近期出版。

  寻根河南 读懂中国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立新

  承担课题:寻根河南 读懂中国

  主要观点:姓氏根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传承创新、发扬光大。

  河南是中华姓氏根亲文化资源第一大省,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中原。河南是华夏文明之源、炎黄子孙之根。在以人口多少排序的300个中华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

  中华文明之所以数千年来绵延不断,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姓氏根亲文化是一个重要纽带。数千年来,尽管国家政权历朝历代更迭不断,但基层社会因为姓氏根亲的维系超级稳定,从而确保了中华文明拥有强固的根基。“月是故乡明”“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越鸟南栖,狐死首丘”,这些理念在炎黄子孙内心根深蒂固,赋予老家河南无尽的吸引力、凝聚力。天地之中、大河之南的中原是中华文明之源、中华民族之根,行走其间,寻根谒祖,问古骋怀,可以感知中华之根脉,共振民族之魂魄,读懂最早之中国。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展现中原科技文明

  □郑州大学教授 王星光

  承担课题:河南科技发展史研究

  主要观点:河南所处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长期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科学技术方面的创造发明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代表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河南的科学技术从远古到现代经历了萌芽、积累、奠基、形成、持续发展、鼎盛、缓慢发展等历史阶段,表现为富于首创、长期领先,讲求实用、全面发展,兼容并蓄、主导性强,源远流长、连绵不断等特征。

  河南是“四大发明”的故乡,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商时期形成了“粟稻混作区”,对早期文明的形成和“最早的中国”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包括中原传统科技的发展和嬗变在内的中原文化研究,当采用中华文明自身的知识架构来分析阐释,探究河南古代科技兴盛的原因、经验和明清以来科技渐趋落伍的历史教训,开展构建中原科技文明的认知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的探索实践,期望为当今河南科技文化及经济社会的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历史借鉴和精神滋养。

  夏商文明的特质及其在中国文明历史中的地位

  □河南大学教授 侯卫东

  承担课题:殷商文化起源及其兴衰研究

  主要观点: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上呈现多区域初期文明齐头并进的人文景观,经过1000多年的社会实践与历史选择,距今3800年前后二里头夏都集成了中华文明肇始阶段的文明成就,并逐渐形成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各区域文明也逐渐汇聚融入其中。

  二里头夏都代表的夏文化汇聚了四面八方的文明因素,提炼并形成了早期王朝一系列礼仪制度,奠定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推陈出新、赓续不辍和礼仪之邦的特质;其构建的社会秩序、承载的价值观念,经过商周两代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中国文明历史上所盛称的夏商周三代,奠定了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主根主脉的历史地位。

  商文明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文化整合与社会重组,形成了超大型都邑——郑州商城。郑州商城继承并发展了中原腹地龙山时代至二里头时代的都邑规划理念、夯土版筑技术、铸铜技术、器用制度、祖先崇拜观念等,汇聚整合了四方的文化传统,折射出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特质,开启了中华文明主根主脉传承的新阶段。安阳殷都将商文明推向新高峰,形成更加成熟的都城制度、宫室制度、器用制度、祭祀制度、王陵制度及文字系统,涵育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奠定了古代中国文明历史的基本路向。

  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中原红色故事

  □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姚广利

  承担课题:河南红色故事的收集与整理研究

  主要观点:河南红色故事主要贯穿于以下时间脉络和斗争主题之中: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河南党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组织河南工人罢工、中国共产党河南党组织领导和参与大革命等红色实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河南省委重建、河南党组织在白区革命活动、河南党组织创建革命根据地等红色实践;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河南省委在对敌斗争中演变、河南党组织领导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河南党组织领导创建根据地等红色实践;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原解放军胜利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区开辟和发展等红色实践;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涌现的典型、先进模范人物,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榜样等红色实践。

  河南红色故事发生于各个时期、各个地方,有的广为传颂,有的已然尘封。进行深入挖掘、收集和整理既有必要,又有意义。特别是在讲好河南故事的当下,多姿多彩的红色故事能为传播河南声音、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弘扬中原文化提供重要支撑。

  立足河洛特色文献 持续推进河洛文化研究

  □洛阳师范学院教授 毛阳光

  承担课题:河南新见唐代碑志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主要观点:河南新见唐代碑志文献内容丰富,涉及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大多是未曾传世的珍贵文献,许多内容能够弥补传统文献资料记载的不足,纠正正史记载的谬误,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

  各级官员及社会其他阶层的墓志多角度展现了隋唐时代的历史进程与中原地方社会的风貌。许多归附中原的外来民族,如高丽人、突厥人、粟特人墓志详细记载了他们进入中原的经历,生动揭示了唐代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和国家认同以及这一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繁荣,凸显了中原地区在古代“一带一路”交流中的地位。许多世家大族的墓志则勾画了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家族变迁、文化传承与兴衰,对于深入了解中原唐代社会转型以及姓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著名文人、书法家撰书的墓志也为唐代文学与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与视角。

  河南新见唐代碑志文献全方位揭示了隋唐时期中原地区在各个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深入挖掘中原优秀文化,梳理黄河历史文脉,论证汉唐时期中原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殷墟与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研究

  □安阳师范学院教授 郭旭东

  承担课题:甲骨学初阶(科普读本)

  主要观点:殷墟是由文献记载和被考古证明的商代后期都城。90余年的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发现了商王室的宫殿宗庙、王陵遗址,以及铸铜、制陶、琢玉手工业作坊遗址。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具有单字数量多、片数多、字的结构基本符合“六书”理论、语法要素具备等特点,并能够连字成词、连词成句、连句成篇、表达完整的意思,而且传承有序、从未中断。由此出发向上逆推,可以逐步探明中国汉字起源与发展的漫长过程。

  殷墟发掘,实证了3000年前商王朝历史存在,也间接证明了夏王朝的信史地位,从而将中华上古史上推了1000年,使得中国早期历史脉络更加清晰,打破了疑古学派所谓的“东周以上无史”的谬论,也驳斥了西方国家在撰写中国历史时不写先秦史的错误做法。

  殷墟是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早期文明中流砥柱的重要支撑。殷商王朝以中原地区为主要活动舞台,由此形成的殷墟文化,代表着3000年前的中原文化,它承上启下,因袭损益,极大影响了后世王朝,从而使中原文化根深叶茂,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坚强柱石。

  研究应天书院历史 弘扬范仲淹家国情怀

  □商丘师范学院教授 李可亭

  承担课题:应天书院研究

  主要观点:应天书院是北宋“四大书院”之一。由于成立较早,与北宋王朝关系密切,后又晋升为国子监等原因,应天书院也被称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因为资料的缺失,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既没有出版应天书院的专辑文献,也没有出版相应的志书和院史著作,与其他三所书院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因此,整理应天书院的文献资料、研究历史,分析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是应天书院培养的学生,后又执掌应天书院并成为老师,他在应天府娶妻生子、为母服丧,他的教育思想、改革思想、先忧后乐思想,也诞生于应天书院。

  范仲淹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是一束亮光,穿越千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后人提供了前行的动力;他孝亲与仁民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道德规范;其家国天下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思想,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在激励着后人,树立理想、明确方向、造福人民。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