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里的中国——家与国”展厅。 受访者供图
“文字里的中国—家与国”展厅。 受访者供图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孟月
甲骨文中的“家”与“国”怎么写?古人心中的家国观念是怎样的?
国庆节即将来临,游客纷纷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文字里的中国——家与国”专题展览。精致古朴的展厅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引领人们穿越时空,探寻甲骨文中蕴含的家与国的深刻含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家国一体的情怀。”中国文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双庆介绍,“文字里的中国——家与国”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何以为家”“何以为国”和“家国相依”,三个单元层层递进、逐步升华,还加入了文字翻翻乐、铭文巧拓印、汉字小英雄等13个趣味性互动小游戏,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体验空间。
展览面向的主要受众是好学可爱的“10后”,他们多是跟随父母或老师来参观。一进展厅,“甲骨文中的‘家’与‘国’怎么写,有什么含义”是他们最好奇的问题。
甲骨文里的“家”,字形宛如一个屋顶下有一头猪。在古代社会,猪是家庭财富的象征,有屋有猪,便构成了一个家。这不仅体现了家作为物质生活保障的重要性,更反映出古人对家庭的珍视。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一家人共同劳作,男人外出狩猎、耕种,为家庭提供食物和生活资料;女人则在家中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他们相互扶持,共同维系着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国”的繁体字写作“國”,其中的“或”就是“国”的初文。在甲骨文中,“或”的字形模拟(士兵)用武器守卫国土。后来,“国”的字形不断变化,字义也在演变,逐渐产生都邑、邦国、国家等义。在古代,人们深知只有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才能保卫自己的家园。
“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奋发图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王双庆说,历史发展中“家”与“国”的字形有一定的变化,但其承载的家国情怀没有变。
在“家国相依”单元中,有一面写满了诗词古语的展板。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孩子们接力诵读,耳熟能详的诗句中蕴含着古人最朴素、最厚重的家国情怀。
据了解,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案例,“文字里的中国——家与国”展览自开设以来,已成功举办150余场活动,“圈粉”了2万余名学生,不仅在河南产生了巨大影响,还被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整体引进,助推“文化润疆”工程,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家”与“国”,这两个看似普通却又无比厚重的概念,其意义和文化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