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回信》第二季

2024年05月13日17:59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

1.jpg

  代表作一

飞 天

  【现场 准备天文观测拍摄】

  你这拍天空啊?

  啊,拍那个中国空间站。

  这是镜头?对。

  这么老大个的镜头?对。

  【现场】六十秒,主相机开机,望远镜走起来了,进入画面。

  【画面】天文爱好者刘博洋拍摄的中国空间站照片

  【现场】拍着了?

  拍着了,完美完美完美。

  【特效】从地面转场到地球以外空间站

  【旁白】公元2022年12月31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旁白】然而,谁能想到,三十一年前的中国空间站,还是一张蓝图。追逐星辰大海的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答案就在信里面。

  定版标题:飞天

  【旁白】这是商帅,一位航天青年。

  【现场】双城,光学,雷达跟踪正常。

  【旁白】今年31岁的他,已经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

  【字幕】北京市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同期】(商帅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我们的工作就是航天器在地面时候,它的设计,生产,制造,组装,集成,测试,那么等航天器上天以后,它的飞行控制等等一系列的工作。

  【旁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青年人才可不少,有八万人,2022年,商帅所在的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想要给总书记写一封信。

  【画面】写信

  【旁白】商帅和中国航天挺有缘分的,他出生那年是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刚刚立项实施。

  【同期】(商帅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在所有的航天系统中,载人航天系统可以说是最复杂的。立项之初就涉及到了七大系统,到了空间站阶段,增加到了十四大系统,上百家(个)的分系统,以及上千家的生产制造单位。

  【同期】(蔡金荣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副总工程师)当时既没有图纸,也没有经验,人家就不给你,所以咱们都是靠自己力量。

  【同期】(刘勇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我们已经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我们不能再错过大航天,我们一定要利用航天发展新的技术,拓展中国人的太空的生存空间。

  【旁白】到了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实施,确立“三步走”战略,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就是战略的终极目标。

  【特效】文件上转动的中国空间站

  【同期】(李俊贤 中国工程院院士)都希望越搞得快越好,为国家争口气。

  【旁白】刚开始,我们想象不出来中国的空间站,应该是什么样子,只能一步一步来,光第一步,就走了十三年。

  【字幕】1992-2005

  【字幕】1999年11月20日 神舟一号发射升空

  【资料】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同期】(商帅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载人航天要求的是高可靠性,所以,在神舟一号研制的时候,整个(飞船)联试经历了两百多天。

  【字幕】2001年到2002年先后发射神州二号 三号 四号飞船

  【字幕】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资料】(杨利伟)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

  【字幕】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 聂海胜进入太空

  【资料】我们奉命执行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

  【字幕】1:发射载人飞船,进行空间应用实验,实现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

  【旁白】中国载人航天的每一步,都可谓“步步惊心”,全国各地的科研团队日夜奋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中国载人航天的步伐越来越快,步步惊艳!

  【字幕】2:突破出舱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实现工程第二步任务目标。

  【旁白】时间来到2022年,决战空间站建造的冲锋号吹响,这是中国空间站建设最关键的一年。

  【旁白】这一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岁,商帅也三十岁。

  【同期】(商帅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

  我认为我们是幸运的,生逢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在短短的几年,就能见证中国载人航天的一飞冲天。

  【旁白】他和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同事们,把最近几年的航天经历,也写进了这封给总书记的信里,在五四青年节前夕,把信寄了出去。

  【画面】信的特效

  【央视新闻联播】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号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

  9年来,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同期】(商帅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收到总书记的回信以后,作为空间站组装建造的一员,感到非常地自豪和高兴,同时也感到了肩上的沉甸甸的责任。

  【旁白】在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攻坚之年,这封回信,对于正在冲锋的中国航天人来说,绝对是动力最强劲的助推器。

  【旁白】5月10日凌晨,我们迎来2022年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首次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进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全面建造。

  【现场】5 4 3 2 1,点火

  【字幕】2022年5月10日 天舟四号发射

  【字幕】中国空间站建设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

  【同期】(商帅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从2022年5月到年底,中国载人航天一共进行了六次重大的发射和飞行任务,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三个舱段的T字构型建造,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让我们十四亿中国人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会想到我们在太空中也有一个家。

  【字幕】3: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转入常态化运营,实现工程第三步任务目标。

  【旁白】这个正在拍摄中国空间站的人,就是我,中国空间站的超级大粉丝。

  【字幕】刘博洋 国内人造天体摄影的先行者 完整记录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全部构型

  【现场】哇,好清楚啊!

  哇,太夸张了!

  【现场】(商帅和刘博洋)去年应该是构型变化特别密集吧?

  对。

  【旁白】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用天文望远镜记录下了中国空间站的“成长历程”——从小到大的十二种构型变化。

  【现场】中国空间站越来越好看了,越来越大了

  【现场】凌月了,就这一瞬间,过去了

  【画面】中国空间站凌月 中国空间站凌日

  【旁白】这几年,中国航天有太多激动人心的时刻。

  【字幕】2022年11月30日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

  【现场】欢迎欢迎 终于来了

  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字幕】2023年5月30日 中国航天员第二次“太空会师”

  【现场】神舟十六号 我已打开节点舱舱门

  【字幕】2023年10月26日 中国航天员第三次“太空会师”

  【现场】筑梦天宫 接续奋斗

  【字幕】甘肃省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字幕】“树坚强”的种子,在首次“太空会师”时带到了空间站

  【同期】(颉斌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部门科技人员)发射塔的周围有很多树,只有这棵树生存了下来,经历了很多次的炙烤,但是每一次烧焦过后,它的枝叶又重新地生长了出来,大家都叫它“树坚强”,它见证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薪火相传。

  【画面】书信

  【央视新闻联播】

  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画外音】(新闻播报)“近期,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经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定版标题:飞 天

  代表作二

西部青春故事

  【画外音】上课。

  起立。

  老师好。

  好,同学们好,请坐。

  【字幕】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且末县第一中学

  【现场】侯朝茹把2000年15个人出发时的合照放在桌子上

  【旁白】2000年,我们十五个人用五天四夜,在祖国的版图上,画了一条很长很长的线。

  【画面】2000年保定学院西部支教资料视频

  【资料声音】凭着自己的青春热血,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深深的爱,他们选择了这分外遥远的西部。

  【旁白】后来,我们把我们的这段经历,写成了一封信。

定版标题: 西部青春故事

  【资料】2000年保定学院西部支教资料

  【旁白】二十三年前的春天,在一场招聘会上,我们第一次知道,有这样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小城。

  【现场】侯朝茹打开地图

  【现场同期】(侯朝茹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那时候,我从地图上一点点地找,向西,再向西看,最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找到了一个小黑点,这里就是且末县。

  【同期】(侯朝茹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当年的且末县自然环境恶劣,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每年沙尘天气近二百天。好不容易请来的老师,一场沙尘暴就能“刮”走几个。

  【同期】(杨广兴 新疆且末县委党校副校长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这边缺老师,当时一年级好多班都没老师呢。一想,既然需要我,那就一走就远一点儿,对得起国家这种培养。

  【旁白】敬爱的习总书记:您好!2000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我们十五名毕业生选择到万里之遥的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

  【字幕】2000年保定学院西部支教资料

  【同期】“我热爱我的教育事业,我想我会在教育事业上,尽我最大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

  【同期】(王建超 新疆且末县第二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我妈一开始就说不愿意叫我来,说是,说太远了,然后到后面发展到不跟我说话,一句话也不说。临出发之前,我说我走了,我妈就躺在那个床上连动都没动。其实,现在想起来就是感觉特别愧对父母。

  【资料】2000年保定学院西部支教资料

  【资料声音】车到塔中,远远地但见“死亡”之海几个大字闯入眼帘。

  【同期】(侯朝茹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那两句话,对我们每个人内心有非常大的触动。

  【同期】(杨广兴 新疆且末县委党校副校长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当时8月11号到的这儿,没两天(沙尘暴)就开始刮起来了,墙一样,整个教室里面一片乌烟瘴气,突然就黑下来了,给我们下马威,看能不能把我们吓跑。

  【转场】起风,沙尘暴

  【旁白】但我们没有退缩,大家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同期】像我们刚来的时候,就是经常流鼻血,上课的时候鼻子流血,那班里面的小孩儿,特别地懂事儿,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纸递给老师:“老师,你鼻子流血了,你擦一擦。”那个小手把那纸递过来那一刹那,其实内心里,特别地温暖。

  【资料】2000年保定学院西部支教资料

  【画外音】《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资料声音】面对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大家讲得很投入。

  【同期】(侯朝茹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刚来的时候,有压力那自己要想办法,我们当时白天上课,晚上在办公室里备课,请教师父,这课怎么上,问题怎么设计,学生怎么管理等等。

  【旁白】2003年,我们带出的第一届毕业生刷新了学校的中考记录,且末教育“老末”的帽子摘掉了。

  【转场】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且末县第二中学

  【现场】王建超上体育课

  【同期】对,运球传球都不错,我们这一组特别好,我们这个小组。

  【同期】(王建超 新疆且末县第二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我们十五个人都留在了且末,2014年的时候,我们就想把这些年的故事给总书记汇报一下,让他也了解我们且末县的变化。

  【旁白】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民需要,才会有意义有价值。

  【同期】(荀轶娜 新疆且末县第二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3届毕业生)第一个事件是关于马丁·路德·金的,对吗?是的。

  【旁白】虽然这种选择可能充满了无尽的艰辛,但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总得有人义无反顾地付出。

  【同期】(辛忠起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那句承诺“老师不会走”,我会用我的一生去兑现。

  【旁白】注定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奉献和牺牲。

  【镜头】模拟写信画面

  【同期】(侯朝茹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在2014年4月初的时候,我们给总书记的这封信,就寄了出去。

  【转场】

  【字幕】河北 保定学院

  【同期】(侯朝茹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过了大概半个多月,我们母校的老师给我们打电话,通知我们晚上要看新闻联播。

  【央视新闻联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

  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同期】(侯朝茹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播音员在播出这段话的时候,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

  【同期】(杨广兴 新疆且末县委党校副校长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很激动当时。

  【同期】(王建超 新疆且末县第二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肩上的担子一下特别重了。

  【同期】(王晓军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校长)从到了那一天开始,他们就开始扎根在一线,二十多年过去,在我们县已经成了各个学校、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或者是学科带头人。

  【转场】

  【现场】开门,庞胜利进门,侯朝茹两人一起吃东西,聊工作的情况

  【同期】老庞回来了?

  啊。

  连续这几天,回来得都比较晚。

  【字幕】2002年 侯朝茹在新疆组建了家庭

  【旁白】支教这么多年,不能守在父母身边,成了我们心中最大的遗憾。

  【同期】(侯朝茹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开始那些年,车票难买,回家那就成了一种奢望。

  【现场】侯朝茹拿起从家里装的土

  【同期】(侯朝茹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教师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每次回家的时候,要离开了,我就会从院里拿上一点点土。我牵挂家也想家,但是我是老师,我的工作在这儿,我的职责在这儿。

  【转场】

  【现场】侯朝茹带着学生沙漠里种树

  【旁白】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旁白】任教二十三年,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同期】(阿尔祖古丽·拜科日 新疆且末县中学毕业生)照片上的这个小女生就是我,我是2009年7月毕业于伊犁师范学院,回来(在且末县)当了一名数学老师。我当时选择回来是因为受到了这一批支教老师的影响,感受到了我们努力学习,要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同期】(胡连利 保定学院党委书记)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扎根西部,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同时呢,对于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字幕】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全国累计招募派遣50余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在2000多个县(市、区、旗)基层服务。

  【央视新闻联播】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定版标题: 西部青春故事

  代表作三

澳门街坊“老友记”

  【现场 特写打开收音机】

  歌曲: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大景、游客、第一视角拍的画面】

  【同期】(陈雨莲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游客来到澳门,多半都是喜欢去一些景点或者大三巴那边。以我来讲,我就喜欢三盏灯这一区。

  【大三巴游客、澳门街景、三盏灯附近镜头快剪】

  【旁白】如果你来三盏灯这里,就能见到澳门老街坊,感受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同期】(马腾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以前都是寄在人家的篱下,现在回妈妈家了。

  【旁白】我们也会给您讲讲,澳门这里不一样的故事。

定版标题:澳门街坊“老友记”

  【开场画面:下雨天、中巴车行进中】

  【同期】鞋子穿反了,看上去不顺眼啊。每天9点左右,我们颐骏中心就会派6趟的车,把澳门各地的长者,接回中心。

  【旁白】这里是澳门街坊总会,通俗讲,它是澳门地区最大的居委会。老友记一起在颐骏中心安享晚年。

  【同期】(黄福初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老友记,粤语就是好朋友,知心的好朋友。

  【同期】(马腾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这是我们颐骏中心的怀旧阁,它的作用就是给那些脑退化的老友记留点点回忆。

  【怀旧阁光影怀旧画面 营造时光流转的感觉】

  【字幕】2023年——2009年

  【同期】(陈雨莲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这个就是当年习主席坐的位置,我当年就是在习主席的左边。2009年是牛年,所以我们就搞一个吉祥牛。习主席就讲了,有什么事大家都可以互相交流,所以习主席这一句话呢,就提醒了我。

  【同期】(马腾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陈姨,她说已经过了10年,不如我们写封信给习主席,报告我们现在的生活。

  【旁白】尊敬的习近平主席,您好!我们是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的退休老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真想与您分享我们对祖国对澳门繁荣进步的感动之情。

  【音乐结束 转场】

  【现场同期】我以前就是住在这里,叫做姑娘街,现在变了,以前的工厂就在这里。

  【旁白】陈姨是缅甸华侨,1978年来到澳门。为了养家糊口,她做制衣工,丈夫做建筑工,一家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同期】(陈雨莲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来到澳门的时候真的是生活很苦,很苦,五十多个平方就住了三家人,经常都会吵架。

  【破旧画面+音乐】

  【同期】(马腾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我们出国旅行,葡萄牙发给我们无国籍的(护照),没有人认识澳门的!哎,你哪来的?澳门哪里啊,在香港隔壁啊。

  【怀旧钟表】

  【广播音】1999年12月20日

  【同期】(马腾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回归那晚上都在看电视,都守在电视机前面……

  【澳门回归当晚视频】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响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同期】(马腾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我听着国歌我就立刻站起来,肃立。当场看的时候,我也是流泪。

  【字幕】1999年12月20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同期】(陈雨莲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当解放军的车队来到的时候,我们那种激动的心情,眼泪,我是掉眼泪的。

  高兴得呢,现在都不会记忆(忘记)。出到外面,大家好啊!今天我们是中国人啦!

  【音乐 抒情镜头 望向珠海】

  【旁白】还记得2017年,台风“天鸽”肆虐,澳门一片狼藉,自顾不暇。

  【字幕】2017年台风“天鸽”资料

  【同期】(陈雨莲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解放军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整个身体都是泥浆了,还是这样子在搬。

  【解放军救灾现场】他们都辛苦了。

  【同期】(马腾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解放军不接受我们一口水,他们累的时候就在街上睡,一排就躺着在这儿休息。

  【旁白】回归以来,澳门上演了一幕幕由简朴小城,转身变成繁华都会的精彩故事。

  【同期】(陈雨莲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以前晚上都不敢怎么出门。回归以后,睡觉都好像是安稳的。

  【老人唱歌现场】充满喜和乐

  【同期】(陈雨莲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我们老人家有免费医疗,学生有15年的免费教育,各方面都是好的。

  【旁白】我们深知澳门的发展进步,繁荣稳定离不开祖国这个坚强后盾。

  【同期】(马腾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我们回归以后呢,我们拿的是特区政府的中国护照,这很厉害了。出去,啊你是中国人!打心里骄傲了!

  【音乐 转场】

  【马腾和老人聚会现场】啊,你们的普通话讲得很好啊。

  【旁白】我们如今过着“老有所养、老有所属、老有所为”的幸福生活。可以说,老友记的幸福指数在全世界都算得上啦。

  【同期】(黄福初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这是中秋节那一天写信给习主席的,中秋节有月圆的意思。

  【老人聚会现场】

  干杯,余生更精彩!身体健康!

  【时间转场 澳门空镜】

  字幕:2019年10月6日

  【央视新闻联播】

  看到你们的来信,我想起了十年前在澳门同大家见面的情景。作为新中国的同代人,你们见证了国家几十年的沧桑巨变,亲历了“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

  【同期】(陈雨莲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收信的时候就是在重阳节前一天晚上。

  【同期】(黄福初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哇,习主席有回信给我们。

  【同期】(马腾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因为澳门特别小,只有国家才可以把你带出去。现在加了个(珠海)横琴,加了个大湾区,澳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旁白】2019年,我们街坊总会在珠海成立了横琴中心,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早已投入使用,这应该就是“一国两制”下的奇迹。

  【同期】(吴小丽 澳门街坊总会会长)就是把我们澳门的一些社会服务的工作,带到内地去,也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一个便利。

  【旁白】如今,澳门和内地往来越来越便利。陈姨的孙女去年刚刚从广州一所大学毕业,也经常来做义工。

  【弹古筝教学生现场】

  【同期】(雷雅媛 陈玉莲的孙女)我是1999年出生的,刚好是在澳门回归祖国的那一年出生的。第一次去做义工,也是奶奶她带我们去的。

  【旁白】年轻人需要多了解澳门的历史,陈姨我们也经常给他们讲讲那些回归前后的故事。

  【同期】(马腾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义工)我从小学到初中就在(澳门)濠江中学读书,当时的校长就是杜岚老校长。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老校长排除万难,连夜亲自绣制五星红旗。

  【字幕】1949年10月1日 杜岚在澳门 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新闻联播回信内容:希望你们多向澳门青年讲一讲回归前后的故事,鼓励他们把爱国爱澳精神传承好,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携手把澳门建设得更加美丽。

  【雷雅媛钢琴弹奏《七子之歌》】

  【同期】(雷雅媛 陈玉莲的孙女)我大学在广州读书,我的毕业论文是写大湾区专业认证,我现在从事的是艺术教育的工作。未来打算是把我的团队带到大湾区,我相信大湾区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特技字幕】

  澳门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

  澳门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超83岁

  2005年 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7年 澳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

  2018年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2019年 澳门开启“有轨”时代

  2023年 内地和澳门驾驶证免试互认换领

定版标题:澳门街坊“老友记”

       作品完整目录:




编辑:任昱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