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以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等多场重磅座谈会的召开,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指明了前进方向。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能够有效推动区域间产业升级、优势互补、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进而促使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可以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共同富裕提供新动能、新路径。面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大的国情,党和国家对生产力布局进行过几次重大战略部署。当前,通过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推动一大批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持续涌现,形成共同发展、协同合作的新型生产关系。例如,东数西算工程将东部地区大量的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地区,使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优化了数据中心布局,促进了东西部合作共赢。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塑造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深化改革中打通堵点卡点,通过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可以看到:深圳依托“产业创新+科技领先”的优势,首次登顶“新能源汽车第一城”,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178.6万辆,超过了上海的128.68万辆和西安的98.38万辆,位居全国第一位。中部地区的合肥、长沙,西部地区的西安、重庆以及东部地区的常州跻身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前十城市。整体而言,东部引领、中西部跟进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越发鲜明。
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为产业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结合不同的区域资源禀赋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东北部、中部、西部地区要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持新发展格局,不断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增强新优势,使新兴产业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身处中部地区的湖南钢铁集团,近年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充分发挥“领头雁”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打造开放互动的发展平台,形成区域创新协同“场效应”,其重点品种钢销量占比达62%,为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深海一号等多个“超级工程”提供了优质钢材产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就督促地方要进一步找到自身优势,立足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确保各地在布局新质生产力中迸发比较优势,携手而进。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近年来,我国形成了智算中心建设和应用良好的生态循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均围绕建立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中心,打造新型智能基础设施等作出具体部署。在此背景下,西部省会城市贵阳发挥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优势,着力打造国产化智算基地,夯实人工智能数字底座,发力大模型训练、数据要素流通、智能制造等新赛道,积极抢占智算、行业大模型培育、数据训练“三个制高点”,带动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倍速增长,为经济增长注入澎湃动能。新时期新征程,各地要清晰把握自身在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放眼长远、多方发力,确保产业政策、经济政策、金融政策以及用地、人才、技术投入等“一路绿灯”,营造更优质的创新环境和制度体系,做好产学应用的结合,通过“融合化”“协同化”“一体化”“同城化”等差异化区域合作策略,全力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发展在全国各地超前布局、加速落地。
未来,我们期待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水平和层次,推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围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进行更为科学的分工合作,加强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着力破解地区性发展难题,进一步凸显区域产业、资源禀赋优势,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全面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迸发更蓬勃的力量。
(作者:刘震、郭家宝,分别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