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相辉映,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赓续中华文脉,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它们寂静而又耀眼地散布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散发着历史的芬芳,其所蕴含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不可估量。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必须坚持保护为先。
既要防止疏于保护,也要防止过度干预。当前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存在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种是对历史文物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人员、经费、精力投入不足,一些文物自然、人为损毁严重;另一种则是违背最小干预原则,对历史文物过度保护、过度修复以及对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化保护等。这两种做法都会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为此,一方面,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落实保护主体责任、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强化督促问责,确保“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落到实处,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另一方面,树立科学保护理念,充分考虑和平衡好技术干预措施的必要性、可靠性、合理性,使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得到真实完整有效的保护,防止好心办坏事。
统筹保护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态呈现。我国是非遗大国,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57项,有4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传统技艺到传统礼仪、节庆等无所不包。要在保护好文物、建筑、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更加重视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图像、音频、视频等非遗数据库,实现长久利用保护。注重培养具有匠心的非遗青年人才,使传承历史文脉成为社会共识,让越来越多的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认同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要下足“绣花功夫”。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既要大胆用现代建筑与设施置换那些缺乏历史价值的街区,也要高度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为此,应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在保持街区历史风貌和文化根脉的前提下,修缮受损建筑、优化结构布局、创新新中式表达、植入特色业态,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勾勒出一幅城市肌理与乡土脉络互映、美丽宜居与产业兴旺共存的美好画卷。
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成绩斐然。但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用起来”,融入网络传播“火起来”,融入文化时尚“潮起来”,还需要下更大功夫。
当前,我国已基本建成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这是文物活化利用的重要场所。在此基础上,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知识、传统文艺、科学智慧等内容,通过互动体验、文创产品、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转化为富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点的现代生活要件,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满足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汲取知识、欣赏艺术、陶冶情操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进而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为此,应注重提炼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以及工农业遗产、灌溉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思想精华,为促进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史的深刻认知提供鲜活载体。充分调动跨学科的知识、技术、力量,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深入挖掘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民间艺术,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进行多样性呈现、商品化开发、年轻态植入,赋予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应善于运用科技手段为文化遗产赋能。可以基于AI、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文博资产数字化,整合全球博物馆以及文创、影视、动漫游戏企业等产业上下游资源入驻,建设数字文博大平台,实现文博资产可观看、可交易、可交互、可开发、可衍生。将文物数字化采集技术开放给社会机构、全球博物馆及文创、影视、动漫游戏企业等产业上下游,共同完成文物数字化及线上商业化,打造更完整的文博全产业链。授权大平台IP资源、技术基础、数据资源,由内容创作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用户等打造系列文物微短剧、自研游戏、博物文化研学等,实现文物二次开发。
蕴含着丰富历史智慧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应注重“走出去”“请进来”双轮驱动,借文化消费东风、搭文旅发展快船、以活动营销加持,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切实发挥文化遗产出境展览、联合考古、文保援助等项目在促进民心相通、保障合作共赢、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历史文化遗产品牌的产业化运营,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实施一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出口重点项目,摸索一批适应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模式,以“历史文化+旅游”“历史文化+电商”“历史文化+学研”等为载体,以国际传播、网络传播、创意传播为支撑,打造形成体验式旅游、电子商务、外贸出口、内销连锁加盟等商业模式,推动更多传承千百年、凝聚民族精神、彰显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精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作者:侯喜保,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院长〔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