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点击“借书”按钮,贴近社保卡,输入密码,将图书放在感应区上,显示屏立即显示出借书成功的信息。2月22日,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一楼的自主借还机上,来自雄安新区的牛女士刷河北的第三代社保卡成功借到了图书。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十周年。这十年,京津冀三地不仅实现了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在民生领域也实现较大突破,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4项实现“跨省通办”、200余项“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移动办”,持续推动社保“一卡通”建设、区域内异地就医实现“同城化”,“跨城养老”步伐加快……三地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便利和实惠。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这样的实践也发生在京津冀。2023年12月26日,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在石家庄签署《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三地将实现社保卡在政务服务、社会保障、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领域“一卡通行”。京津冀区域社保卡持卡人数目前已有1.15亿人,在持实体社保卡就医、乘坐公交地铁等方面基本实现互通互用。也就在同一日,北京市朝阳区、天津市滨海新区与河北省廊坊市签署《关于推进京津冀三地先行区(市)医保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探索扩大三地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备案、医端直接结算范围,实现参保群众在异地直接办理门诊慢特病备案,积极指导和协助定点医疗机构做好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相关工作。协议明确围绕人民群众就医报销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医保经办工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利好很多在天津、河北参保,却长期工作居住在北京的群众,免除他们报销医疗费用往复奔波之苦,对于积极推动三地医保公共服务共建共治共享、三地共享一体化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民生无小事,关乎千家万户、民心向背。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都是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领域,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问题。京津冀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
一个国家级的战略从落地到生根,从顶层设计到最终被民众理解并接纳,须与百姓个人的实际感受相符合。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发展,不仅仅是修公路、修铁路,其运行的基础是拥有健全的交通、流通、融通网络,换句话说,城市之间必须实现产业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和治理一体化。在这三个一体化中,服务一体化关系到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其关键在于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与对接。只有进一步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打破行政壁垒,推动建立科学长效发展机制,三地的群众从日益便利与快捷中感受到协同的优势与益处,各项后续政策才能真正落地见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文章才能更加璀璨夺目。
(作者:张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