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2023年05月15日06:45

来源:郑州日报社

  作品代表作文字稿:

  代表作一:

以科技创新最强音

奏响郑州发展主旋律

  本报记者 石大东 裴蕾 李娜 覃岩峰

  开栏的话

  团结一致向未来,奋斗实干启新程。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动员全市上下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这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郑州的期待要求的准确定位,是新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抓落实、促发展、见成效的工作方法、思路和目标,也是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的总动员。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作为正在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郑州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担当。2022年也是省委实施“十大战略”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十大战略”,既是全省的任务,更是郑州的主要任务,是贯穿郑州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主任务、主路径。郑州肩上的使命之重,是河南之重,中部崛起之重。

  为宣传贯彻好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今日起本报推出“躬身入局·高台起势”【“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系列重磅报道,全面、深入、扎实展现“十大战略”所涉领域取得的成绩、主要做法和目标方向,切实把每一个战略、每一项举措宣传好报道好,凝聚起全市上下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的磅礴伟力。

  初春的郑东新区郑州之林公园内,柳枝遥看已有新绿。

  徜徉于这里的郑州市民发现,陪伴他们散步的多了几台机器人——它们的外观像是一辆无人驾驶的小车,前端伸出来“象鼻子”一样的吸口,遇到垃圾,能“聪明”地“吸食入腹”并进行分类;遇到障碍,能灵巧地“闪身而过”;“看到”行人没戴口罩,还会礼貌地提醒……这几台集保洁与巡视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2021年12月刚刚走出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的实验室,正式开始“服役”。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是郑州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

  这样的“郑州制造”到“郑州智造”,在郑州,并不罕见。放眼郑州7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科技创新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成为第一动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正为郑州这片热土注入磅礴的发展动能,铺陈着叠彩的崭新画卷。

  纲举目张 科技创新恰逢其时

  人勤春来早。

  早春的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内,常见人们步履匆匆,无人驾驶的公交车忙碌着,湖畔柳丝映水、秀美静谧。这里作为中部首个全国“双创”活动周的举办地,吸引了大量的科创企业和青年人才,在全国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中有龙子湖”的双创版图。

  科技创新俨然成为城市的新风尚,而这一切,得益于郑州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引擎的系列措施。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2021年9月7日,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召开,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对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作出系统部署。

  2022年2月15日,壬寅年元宵节当天,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再次“扣题”,提出郑州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行动,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急迫感和使命感跃然纸上:郑州要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驱动、以人才为支撑,以非常之策、非常之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聚集、主体培育、研发投入大幅度提升,创新活力充分进发。

  “今后的五年,郑州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来打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兴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城市科技创新格局。”《中共郑州市委关于制定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为郑州科技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宛如春风迎面袭来——郑州,将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级,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为郑州加快推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奋力出重彩、成高峰提供创新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深植厚培 科技创新正得其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科技指标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大幅提升。”郑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之际,市科技部门迅速谋划实施了8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安图生物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成为全省首款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为全国疫情防控做出郑州贡献。郑州市科学技术局荣获科技部“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

  以往,人们提及河南或是郑州,或许会想到“粮食大省”“商都文明”,而今,这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正在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科创新名片,仅去年一年,郑州科创工作就有了显著提升——

  科技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省科学院重建重振正式揭牌,与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相继挂牌运营。成功引进哈工大、机械研究总院等12家大院名所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12家。

  创新主体培育再上新台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优化高企申报认定流程,全年新增高企1212家,总量4130家,同比增长41.4%,全省占比49.22%。新增科技型企业2172家,总量达到10018家,同比增长27.7%。

  研发投入工作打开新局面。通过政策引导、靠近服务、加强培训,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16.9%,总量276.7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8年1.74%增长至2020年2.31%,增长32%,增长幅度居国家中心城市首位。

  科技服务能力取得新提升。全国双创活动周成功举办并取得良好效果。“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参赛外地项目占比接近40%,UU跑腿、泛锐熠辉等优秀创业项目取得良好发展。2021年1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评价优秀,优秀数量居全国第七位。郑州技术交易市场正式揭牌运营,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06.5亿元,增长44%,全省占比50.3%。

  科技人才工作步入新阶段。积极贯彻落实“郑州人才计划”,启动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申报工作,评选资助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7个。积极承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省级行政许可权限下放工作,引进外国高端人才42人、外国专业人才548人。在中原科技城设立全市第一家“郑州中原科技城外国人才服务站”。

  关键核心技术获得新突破。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郑煤机自主研发的10米超大采高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成为世界之最,综合性能国际领先。三磨所研制的超高导热和光学级CVD金刚石材料,实现热导率2000 (W/mK)金刚石材料制备技术突破,成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十七所研制的激光雷达闪耀太空,作为交会对接的核心设备,精准引导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全市9项科技成果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项目的53%;获得河南省科技学技术奖一等奖17项,占全省68%。

  释能提级 科技创新风起帆张

  如何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观大势、谋全局、干大事,首要的是战略,谋定而后动,才能决胜于千里。

  那么,郑州科技创新的未来方向在哪里?道路在何方?

  “我们将以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让科技创新成为郑州最强音!”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已然开启的2022年,郑州将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聚焦“六个一流”,构建“三大体系”,实施“八类专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级,营造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

  “六个一流”,是指:坚持把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作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根本之策,聚焦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增强科技硬实力。

  “三大体系”,即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争取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在郑布局,支持推动已揭牌的嵩山、黄河等省实验室建设,积极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争取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同时,正在研究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功能区,集中布局超短超强激光平台、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我省科技创新的新地标和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

  结合郑州优势资源,我市还将实施八类专项:

  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专项,把中原科技城建设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作为郑州带头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重点突破的头号工程,引才育才的重要平台。

  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专项,开展人工智能在物流、制造、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实施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专项,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专项,着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项目。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项,力争再引进一批国内知名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等高端创新资源来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全域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重点在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基建领域凝练实施一批一流课题和重大科技项目,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为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专项,构建技术转移一体化格局,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引进和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加快建设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建立技术经纪人体系。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能力,组织“校企双进活动”,畅通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利用通道。

  科技体制改革攻坚专项,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专项,重新梳理完善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重大创新专项、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政策,努力打造政策高地,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意愿,撬动全社会资源进一步向创新集聚。

  欲展鹏程十万里,且趁东风行大船。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立足郑州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责任与使命,围绕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大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为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郑州,已然在行动。

  代表作二:

让黄河文化熠熠生辉

让历史文脉绵绵不息

  本报记者 孙新峰 潘燕 成燕

  核心提示

  团结一致向未来,奋斗实干启新程。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省委实施“十大战略”开局之年,作为正在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的郑州,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担当。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这是新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郑州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的总动员令。

  为宣传贯彻好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本报推出“躬身入局·高台起势”【“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系列报道,全面深入展现“十大战略”所涉领域的推进举措和进展成效,凝聚起全市上下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的磅礴动能。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春日的黄河郑州段,天蓝蓝,云悠悠,草青青。融融春光中,河畔柳枝吐绿,空中飞鸟翔集,动静之中演绎着生态之美。走进郑州黄河文化公园、花园口游览区,只见不少市民漫步母亲河畔踏青赏景,陶醉在最美春光中。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位于黄河之滨的古都郑州,正在全力建设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征程上奋楫扬帆,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壮美黄河铺陈中原大地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吸冰雪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凝百川之雄伟,聚千流之恢宏,黄河从世界屋脊一路向东,穿越崇山峻岭,经过百转千回,铺陈中原大地,流入茫茫渤海。流至郑州桃花峪,她一改浊浪滔天为宽阔平缓、黄波金浪,呈现一条大河波浪宽的迷人风采。

  母亲河不仅把最壮美的风光留在了中原,还在这片黄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明。

  郑州地处黄河流域腹地,在黄河文明中居于中心地位。俯瞰黄河郑州段,西起巩义,东至中牟,流经荥阳、惠济区、金水区、郑东新区等沿黄区域,长约160公里。这里河洛文化、商都文化、农耕文化、根亲文化等多元文化兼容并蓄,古战场、古石窟、古建筑星罗棋布,奇险壮美的黄河自然景观与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融为一体,大河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黄河东西向穿越郑州大都市区中心地带,是联系洛阳、开封、焦作、新乡等地区的生态纽带,更是郑州大都市区极具发展潜力的活力区域。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黄河郑州段旅游资源具有人文与自然资源完美结合、深度融和特征。这里是中华文明源头,黄河风光独特,文旅资源品位很高。该段拥有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330多处,自然景观类50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0余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郑州谱写中华文明“第一篇章”

  作为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和中国统一王朝最早定都之地,郑州创造了中华文明前3000年的辉煌;从蒙昧氏族社会,到煌煌国家文明,郑州谱写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篇章”。

  2020年5月7日,郑州巩义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考古重大发现发布会让郑州“惊艳”世界:作为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双槐树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发现的规格最高、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不仅被誉为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还被专家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2021年4月,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发掘的巩义双槐树遗址榜上有名。至此,郑州市先后有15个项目获此殊荣,成为全国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最多的城市。

  谈起厚重的郑州文化,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阎铁成如数家珍: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郑州李家楼郑公大墓发现及郑韩古城的考古,让人们第一次通过实物看到了《春秋》中描述的东周时代的繁盛社会。郑州娘娘寨两周城池发现,让人们第一次看到西周时代的社会景象。郑州商城的发现,让人们第一次领略早商王朝建国立都的霸气。郑州王城岗遗址发现,让人们第一次遥望了夏王朝早期的曙光。郑州双槐树遗址发现,让人们第一次感受中华文明诞生前夜的涅槃璀璨。郑州裴李岗遗址让人们第一次惊叹中华民族开始迈向文明的精彩气象。郑州李家沟遗址发现让人们第一次读到中原地区由旧石器时代迈向新石器时代的豪迈史诗。而郑州老奶奶庙遗址发现,则让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中国古人类向现代人进化步履的铿锵。

  在郑州数量众多的古遗址中,不仅包含早期人类生活遗存、都城和城市遗存,还有礼制、科技、天文、教育、宗教和墓葬陵寝遗存,集中涵盖了华夏历史文明起源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类型的核心内容。

  第一个陶鼎、第一个陶塑蚕蛹、第一个陶塑人面像、第一缕丝绸、第一尊原始青瓷、第一幅北斗九星图、第一片金箔纹饰、第一组九鼎八簋、第一座版筑城池……从郑州发现的诸多中国考古界“第一”,不断拓展着人们认识中华文明发展的新视野:从2700年前的东周到2900前的西周,从3100年前的晚商到3600年前的早商,从3800年前的夏末到4100年前的夏初,从5300年前的河洛古国到7000年前的文明前夜,从9000年前的文明萌芽到1万年前的文明孕育,从1万年前的氏族社会到3万年前的现代人形成,从5万年前的人类嬗变到10万年前古人的进化……一个个考古新发现,将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发展的轴线不断向前延伸,不断更新丰富,不断刷新认知,不断活化再现。

  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告诉记者,郑州不仅拥有黄河、嵩山等驰名中外的自然资源,更在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黄帝文化、商都文化、黄河文化、嵩山文化等源远流长;子产、列子、韩非子、李诫、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欧阳修等一大批先贤人杰影响广泛;诗歌、民俗、象棋、陶瓷、庄园等文化特色鲜明;运河文化、丝路文化等多元文化内涵对郑州影响深远。

  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这片黄土地上,奠基了泱泱中国的最初基业,形成了璀璨的黄河文明,铸就了中华文明的主体。

  放眼郑州东北部,大河村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识性遗址,是中华文明发展主干的实物见证。

  初春时节,记者来到位于中州大道与连霍高速交叉口附近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现场,只见该公园的主建筑——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数百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公园内景观绿化工程已初步具备观摩条件。碎石小路沿着湿地水系蜿蜒交错,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微波,仿古的茅草屋倒映在水中,几只野鸭在此休憩停留,无比惬意。“目前,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预计今年5月可实现结构封顶,9月底前可完成安装及装修工程。”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郑州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的重要举措,对于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意义重大。”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表示,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后,将集中展示具有7000年历史的仰韶文化,形成“北看红山、中看仰韶、南看良渚”的中华文明展示格局。

  据市文物局负责人介绍,以“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大河村遗址、西山遗址、青台遗址、汉霸二王城、荥阳故城、大运河郑州段等考古研究及保护展示为依托,郑州将建设沿黄文化遗产廊道,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提供支撑。配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还将打造黄河沿线集中展示黄河文化、中华文明主线的黄河生态文化带,加快推进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博物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商代王城遗址保护、双槐树“河洛古国”等重大遗址项目建设,增强郑州黄河历史文化的辐射力。

  为充分彰显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提升郑州“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全球认同感和感召力,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加快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中心城区文化板块“两带一心”建设,围绕“山河祖国”城市文化形象定位,以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为目标,科学开发利用文旅资源,深入推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

  天地之中,大河之南;奔流不息,一往无前。听,有一种声音始终在郑州广袤的大地上回响:奔腾吧,母亲河!

  代表作三:

同奏生态保护“大合唱”

共建绿意盎然“幸福河”

  本报记者 安学军 裴其娟 武建玲 杨丽萍

  核心提示

  团结一致向未来,奋斗实干启新程。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省委实施“十大战略”开局之年,作为正在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的郑州,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担当。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这是新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郑州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的总动员令。

  为宣传贯彻好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本报推出“躬身入局·高台起势”【“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系列报道,全面深入展现“十大战略”所涉领域的推进举措和进展成效,凝聚起全市上下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的磅礴动能。

  滚滚黄河,奔流入海。黄河之畔,天地之中,郑州依河而生,因河而兴。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两年多来,郑州市围绕加快打造“幸福河”目标,积极探索建立与沿黄城市协作推进生态修复、防汛工程建设、水污染治理有效机制,协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上下游、左右岸城市,加强部门之间协作联动、联防联控,打破行政区界限,形成治理合力,共同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保护修复改善沿黄生态本底

  初春的郑州黄河滩地公园蓝天清水,白鹭纷飞,这一幅春和景明的壮美画卷,源于郑州市铁腕治理、久久为功。

  黄河生态保护修复是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重要的支撑。郑州市积极实施《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生态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生态综合治理2020年度专项实施方案》,按照“一屏二区三网四带多组团多园区”的总体思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努力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以绿化促生态修复环境美化。重点推进邙岭森林生态、大堤景观生态、滩地湿地休闲生态建设、黄河大堤及其延展区绿化等工程,与沿黄城市协同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圆满完成S312生态廊道郑州段道路及绿化施工,打造成了沿黄最美景观大道。

  以“小河清”换来“大河净”。围绕黄河支流水质提升,着力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全域清洁河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四个标志性攻坚战役,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污水处理厂提标治理、水环境生态补偿等。积极与沿黄其他九市探索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努力实现“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共治、生态效益共享”。

  “三滩分治”实施滩区生态保护。黄河流经郑州区域的黄河滩区面积34万余亩,按照低滩自然恢复、中滩生态重构、高滩修复利用的“三滩分治”理念,郑州市探索黄河郑州段生态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滩区绿色发展。依法拆除黄河河道内渔家乐、农家乐、仓储大棚、养殖场、违法化工厂等违法构筑物与设施,44平方公里的郑州黄河滩地公园已建成九纵三横27条66公里彩色慢行系统,贯通园内水系,解决了黄河滩区湿地不湿问题,实施4200亩鱼塘退鱼还湿生态修复、十八门闸库区复湿,恢复湿地1200多亩。

  随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基本完成整治,黄河郑州段生态逐步得到修复,生态本底得到改善,动植物栖息明显增多。2020年11月24日,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监测巡护过程中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这是郑州黄河湿地首次发现白鹤。

  防洪抗灾 力保黄河长治久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位于黄河中、下游之交的郑州黄河河段可用“悬河头、华北轴、百川口、万古流”来形容,洪水风险依然是最大的风险,确保黄河长治久安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郑州市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路举措,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将黄河防汛、城市防洪、引水排洪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城市防洪减灾、排水防涝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堤(岸)、疏、蓄、滞”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刚性护岸、引水排洪、生态治理等工程,高标准建设防护堤,系统提升防洪能力,确保黄河岁岁安澜、城市安全发展,加快建设人民幸福河。

  黄河郑州段刚性护岸工程是系统解决郑州临河段堤防安全隐患的重要工程,其中试验段全长3.9公里,目前已启动试验桩桩基工程,今年汛期前有望完工。届时,将在“防冲、护岸、稳滩、固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全面推进黄河郑州段堤防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

  2022年,我市将以灾后恢复重建为主线,以安全度汛为底线,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和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提升郑州市洪水灾害防御能力,加快构建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

  全面完成水毁工程修复。汛前完成省定任务,恢复河道、水库、淤地坝、农村供水工程等水毁工程基本功能;加快实施重点河道治理,加快推进郑州黄河堤岸刚性加固试点工程,实施《贾鲁河(郑州)流域防洪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左岸截流及分洪工程、贾鲁河综合治理七里河分洪工程,加快推进十七里河、十八里河防洪提升综合治理工程等;统筹推进水库等除险加固。

  聚焦“保安全”,围绕确保特大城市防洪绝对安全,提升黄河郑州段防洪标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同,积极运用卫星图片、无人机勘查等先进技术方式,提高发现问题的效率,保持问题“动态清零”。

  联防联控 机制建设全国领先

  黄河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短时间内很可能造成水源的污染、停水、工业停产,易对流域经济社会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与危害。如何推动流域上下“一盘棋”共治共理?

  2021年12月16日,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新乡市、开封市共同签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跨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率先启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跨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在沿黄城市协作机制建设方面,这一举措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按照“区域联动、联防共治、互惠共赢、协同发展”的原则,沿黄五市建立了跨区域联防联控组织架构、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交换制度、联合执法、应急处置联动和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对跨行政区域水污染问题开展联合执法。上游发生水污染事件或流域水质出现异常,可能造成下游污染的,事发地成员单位第一时间向下游相邻成员单位通报情况。一旦发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上下游地方政府对各自行政区域内污染处置负责,并强化应急物资信息共享、资源调配和应急救援协作,上游及时切断污染源,为下游处置争取时间、提供便利。上游城市水污染事故对下游城市造成经济损失的,由水污染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牵头开展损失评估,商定补偿办法。

  2022年,郑州市将推进黄河流域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立沿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同联动机制,保障黄河干流、支流水质断面稳定达标;巩固沿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专项整治成果,切实维护饮水安全;加强沿黄保留村庄生活污水整治,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企业提标治理;加强沿黄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管,推进黄河郑州段数字化生态保护监测平台建设,初步建立空天地河一体化等智慧化监管体系。通过努力,力求核心示范区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稳步提升,用实际行动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河”!

  作品完整目录: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