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博物馆不能“无为而治”

2023年05月15日06:52

来源:南阳日报社

  作品文字稿:

乡村博物馆不能“无为而治”

  墨语

  如果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那么乡村博物馆则是乡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窗口。

  一个富有特色的乡村博物馆,是对一个村庄、一个区域的文化印记和乡村文脉、根脉的保护、展示与传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以文治化,文化兴,乡村兴,只有实现文化振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乡村博物馆聚焦农业、农村、农民,浓缩乡音乡愁,在赋能乡村振兴、树立村民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支重要的文化力量。

  正因如此,各级政府对乡村博物馆建设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出台了相关鼓励与支持的意见或政策。

  12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乡村博物馆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的力量》,报道指出,近年来,“文博热”席卷中华大地,在广袤的乡间,一座座乡村博物馆蓬勃生长,成为亮眼的人文景观。报道选取广东、江西、浙江等地大力推进乡村博物馆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在推动乡村振兴上的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度思考。

  今年4月,浙江省文旅厅、文物局印发了《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建成乡村博物馆1000家,其中,2022年建设乡村博物馆不少于400家的目标。在运营管理方面要求,乡村博物馆由政府、村(居)、合作社、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主体投资,鼓励专业团体参与乡村博物馆运营和管理,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乡村博物馆志愿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化,是博物馆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今年11月,南阳市基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持续开展“非遗点亮乡村”活动,实现“非遗”助推乡村振兴。同月,南阳市印发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11条奖励办法,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对外开放,根据开放情况予以奖励。

  正如《人民日报》文章指出的,“在广袤的乡间,一座座乡村博物馆蓬勃生长”。

  但乡村博物馆建设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着政府无力投入或投入不足,社会团体和个人投入受到种种制约,乡、村一级认识不到位等问题。乡、村一级认识不到位是制约乡村博物馆发展的最大阻力。建一座乡村博物馆,不仅有钱就行,还需要场地的协调、馆舍的建设、村民认识的提升和思想工作的做通等大量配套工作。这些工作繁琐,费时、费力、费心,因此,不少乡、村一级不积极,不主动,“无为而治”。即使有团体或个人愿意投入也不愿给自己“添堵”,导致建设者步履维艰处处遇到难题,挫伤了团体或个人的积极性,后果就是乡村博物馆建设被人为滞后,迟滞了乡村文化振兴大业。

  以文德而彰明显著,以德养而修文明。乡村博物馆承载着乡愁和“三农”的历史记忆;它孕育文化,影响着周边小区域的文化生态和一代人甚或几代人的思想行为准则抑或生活方式,是撬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支点。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解决这一问题,上级政府要主动作为,擎起鼓励团体和个人投身乡村博物馆建设的大旗,政策上旗帜鲜明地予以支持,资金上予以一定的扶持,把博物馆建设与乡村振兴、乡村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打通思想理念和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乡、村一级,要解放思想,提升认识,打破固有的思维顽疾,抛却“无为而治”的心态,实现从思想到行动上的“破圈”。

  若能如此,即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广袤的乡间也一样能够“一座座乡村博物馆蓬勃生长”,乡愁在博物馆里流淌,文化的根脉在博物馆里传续,一抹最为亮丽的色彩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大业里绘就……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