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3年04月30日18:28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然要求加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出重要部署。保障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总量,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结构,有助于降低农业交易成本、分散农业经营风险,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金融服务,释放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取得很大成效,相关制度安排日益健全,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断面临新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效金融支持。

  以有效金融供给保障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乡村金融应当主动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在种业振兴、粮食流通收储加工等方面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供给,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产销的金融保障。在具体的工作机制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粮食安全的顶层设计、组织协调和监管指导,站在全局高度系统谋划、合理统筹各种资源,通过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积极引导资金流向良种培育、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等领域,推进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以差异化担保机制、农业企业债券等创新性金融产品的供给不断满足粮食生产领域的融资需求,进一步完善农资稳价应对机制和农业保险体系,降低生产风险,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完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推进农村产业振兴

  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实质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统分结合并动态调整,在保障公有制主体的前提下激活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金融工作应契合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成长为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支持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以有效的金融支持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依托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产业振兴是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农村金融服务应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开展具体业务,积极支持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购重组,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利用好资本市场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贯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中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进农村产业振兴。

  以绿色金融促进生态低碳农业的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业务时,必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到乡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可持续性,因地制宜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和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有选择地扶持绿色化、生态化农业项目,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起来。

  通过绿色金融服务的创新,有力保障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生态修复和治理等项目的资金投入,优先支持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有助于农村资源环境及生态保护、节能增效、资源可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可以针对具体情况提供专属政策优惠,以信贷、保险、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农民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畜牧、水产、林业、茶叶、中药材等绿色低碳农业项目,发挥优势开拓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农村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高产出的绿色生产方式,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动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金融助力乡村文化建设,赓续农耕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拥有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必须确保其根脉生生不息”。现代化是连续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植根于特定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农村金融可以在传统文化资源整理创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宣传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有效资金保障,助力赓续农耕文明,提升乡村精神文化水平。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融资租赁、文化发展基金、商业保险、金融债券等金融工具,结合不同村庄区域自然景观和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文化产业。在此基础上,以高效、便捷、优惠的金融服务支持乡村系统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墙面画、宣传栏、雕塑、文化礼堂、展览馆等方式宣传乡土文化和乡风民风,弘扬美好品德,传承文化基因。金融机构应当梳理和研判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依托旅游、金融大数据,遴选出一批有发展潜力、有市场前景的乡村休闲旅游市场主体,通过开发文旅贷、特色农业贷等金融产品,形成资金良性循环机制,扶持打造乡村休闲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体验活动。

  优化农村金融供给结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我国城乡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结构,就是通过积极有效的金融保障和资金支持,为农村建设现代化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发展乡村公共服务,提升农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之路,应统筹推进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等金融业态的组合创新,在财政性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债券发行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乡村,提升乡村金融供给能力,完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融合发展中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基层金融机构要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对农民的信用评级、贷款发放及贷款管理,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等手段,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匹配契合实际的贷款额度、利率、期限,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便捷性。政策性金融机构重点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用足用好贷款利率优惠、再贷款、再贴现、融资配套服务等相关金融政策和工具,为农村的医疗、教育、养老等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支持。

  (作者:牛涛,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