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了不起——地下超级工程

2022年06月06日07:38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

  共产党员了不起——进击的中国超算

  地址:https://share.hntv.tv/news/1/1413143456203075587

  (俄语同期)“我敢说,以中国的实力,二十年也造不出原子弹!”

  “在当今世界,原子弹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

  “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有话语权,就必须发展核武器,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起爆!”

  《星期日泰晤士报》英文报纸画面+英语配音:中国在通向完全核地位的道路上前进的速度,又一次使西方专家们大为惊诧。

  中国两弹结合试验七勇士之一 徐虹:对西方人来说,两弹发展的速度之快,或许是个不解之谜。

  解说:计算,是上世纪60年代初,困扰我国两弹研发的主要难题。美国人为了造原子弹,甚至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计算机。

  解说:这样的大型计算机,当时全中国只有两台。

  解说:要解决造原子弹大量的数据运算问题,科研人员想到了算盘。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算盘,重新披挂上阵。

  核试验亲历者 彭继超:就当时呢,能想到的,能用到的,能找到的,所有的运算工具,能用的就全部用上了。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袁国兴:就是理论分析可能会出现这个结果是对的,然后按这个东西来进行手算。

  电影《横空出世》同期:从这到这,我们没有别的窍门,就是用算盘打,也要把它打出来。

  解说:这是一场场必须万无一失的运算。

  原导弹基地计算员 龚凤华:全部都要进行对算,从一开始接受任务书的时候就是两个人一起接受任务书,就是算几项,然后就把这个数据两个人对一下,防止到后边越错越多。

  解说:这是一场场穷尽科学智慧的运算。

  核试验亲历者 彭继超:为了赶时间呢,他们(邓稼先团队)是三班倒,就是一班在机器上演算,一班分析数据,一班休息,这样一直不停地演算下去。

  纪录片《东方巨响》同期:封存在仓库里的这几十麻袋计算草稿,是邓稼先率领的理论设计队伍艰苦攻关的记录。

  解说:这是一场场事关民族命运的运算。

  原导弹基地计算员 龚凤华:我们中国人有这个决心,有这个智慧,用最简陋的工具,去计算出我们最满意的结果。

  中国两弹结合试验七勇士之一 徐虹:他们越封锁,我们越要造出自己的原子弹。

  “两弹元勋”邓稼先妻子 许鹿希:他(邓稼先)说,我的生命就交给将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两弹研发)死也值得。

  解说:如果这些科研先辈不曾离去,如果他们可以看到今日之中国。

  纪录片资料同期: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展示出巨大的作用。

  解说:中国的计算事业,从1978年开始进入大踏步。

  影音资料Top500发起人杰克·唐家拉同期:对中国来说,建造一台高性能计算机是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秘书长 张云泉:两弹一星的时代,你可能要花一年的时间来算的东西,那在现在的计算机上可能几秒钟就算出来了。

  解说:从受制于人,到一路逆袭,我国已陆续建成8座超算中心,它们都部署有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在运算速度上,连续11次拿到世界冠军。

  解说:现在的超算技术实现了算天,算地,算人。

  解说:两千六百年前,以珠算改变世界的中国人,如今正以超级计算走向浩瀚星辰。

  共产党员了不起——地下超级工程

  地址:https://share.hntv.tv/news/1/1413143430022230021

  日语旁白:我找不到一个敌人

  日语旁白:甚至连村民也没有

  日语旁白:找不到就回去吧

  日语旁白:不好,井里有情况

  解说:陆军步兵漫画物语,这本书在中国鲜为人知,书中就记录了让日军吃尽苦头的地道战。

  日语旁白:但凡曾在这块地区打过仗的士兵,对此都有切肤之痛。

  解说: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地道战,是怎样被先辈们创造出来的?

  开国中将旷伏兆之子 旷雄伟:平原地区,无险可守

  冉庄地道战民兵团老兵 李恒彪:躲也没处躲,是藏也没处藏

  解说:面对长驱直入的日寇,共产党最终想出了地道战的妙招。

  《地道战》电影同期:咱要把家家户户都挖通,要叫它全村都连成一片。

  解说:一 “挖”

  开国中将旷伏兆之子 旷雄伟:打两个竖井进去。

  冉庄地道战民兵团老兵 李恒彪:东西南北挖四条干线,干线挖支线,十个人一组,一个人掏挖七寸。

  解说:挖地道不仅要靠辘轳、锄头、铁锨、小推车这些土工具,还要借助罗盘定位,听声辨位的方法,让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冉庄地道战民兵团老兵 李恒彪:男女老少齐上阵掏挖地道。

  开国中将旷伏兆之子 旷雄伟:不到一年的时间吧,已经很完善了。

  解说:二“藏”

  影视资料日语同期:冲锋

  冉庄地道战民兵团老兵 李恒彪:鬼子来了就近钻地道,日本人连民兵的影子都没见过,(日伪军)就伤亡那么多人。

  开国中将旷伏兆之子 旷雄伟:能够藏人、当仓库、发报室、藏水、藏粮。

  解说:地上房屋具备的功能地道内一应俱全。作战干部藏身还得必备三件宝:蜡烛、钟表、指北针。

  《地道战》电影同期:给我放毒、灌水

  《地道战》电影同期:水是宝贵的,应该把它送回原处。烟是有毒的,不能放进一丝一缕。

  解说:三“防”

  解说:设置双层地道与村内所有水井相通,不管敌人怎么灌,都能让“宝贵的水流回原处”。

  开国中将旷伏兆之子 旷雄伟:这地道啊有翻盖儿。

  冉庄地道战民兵团老兵 李恒彪:就不挖那么畅通,到时候有事情了把它一堵。

  解说:军民创造的鸡爪型地道在五防问题上发挥了巨大威力。

  《地道战》电影同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开火。

  解说:四“攻”

  解说:挖好的地道真打起仗来,有那么厉害吗?

  冉庄地道战民兵团老兵 李恒彪:敌人来的时候,诱敌深入,然后咱们关上门打狗,上下左右射击成网。

  解说:地道有三孔,射击孔、瞭望孔、拉雷孔。

  《地道战》电影同期:拉

  解说:火力交叉,一个立体作战阵地形成。

  冉庄地道战民兵团老兵 李恒彪:由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打出了中华儿女不可战胜的精神。

  《地道战》电影同期:鬼子被我们打败了。

  解说:当年因无险可守,为抗击来犯之敌,中国人挖出地下超级工程。现在为谋强国之利,中国人将再次智慧攻关,完成新的地下超级工程。

  解说:这是新时代的挖地神器——盾构机。地铁、隧道、开山架桥,它无所不能。但,它的技术也曾一度被国外垄断。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王杜鹃:这个之前是被美国人和德国人垄断的。

  中铁装备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 李光:法国,盾构机的发源地。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院董事长 付健:一对我们技术封锁,我们可能就瘫痪了。

  解说:在国外,盾构机已有百年发展,中国不得不花大价钱购进。不甘心被一直卡住脖子,中国人将盾构机作为重点研发项目,列入863计划后,反击迅速展开。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王杜鹃:研发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常压换刀技术。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金良:我们这个TBM(盾构机),它可以达50公里都没问题。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院董事长 付健:我们都不需要再依靠美国进口了。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王杜鹃:从决定制造它到下线,就花了一年时间。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金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么一种转变。

  解说:靠着创新创造的智慧,中国的盾构机在世界领域不断刷新出新的高度。

  中铁装备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 李光:盾构机已经出口到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铁装备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 李光:近4年我们的产销量,都是世界第一的。

  中铁装备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 李光: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的民族复兴奋斗,向他们致敬。

  开国中将旷伏兆之子 旷雄伟:我父亲如果能看到,今天蓬蓬勃勃的发展情况,他一定会很欣慰的。

  冉庄地道战民兵团老兵 李恒彪:我们现在能够站在世界顶峰,共产党员是真的了不起。

  共产党员了不起——治沙高手

  地址:https://share.hntv.tv/news/1/1413143431402156036

  焦裕禄二女儿 焦守云:其实父亲年轻的时候特别英俊,他是一个能歌善舞的人

  解说:焦裕禄,是个智慧的发明家,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弹药不够,焦裕禄用石头鼓捣出地雷。

  快速剪切画面+影音资料

  解说:新中国建设期间,焦裕禄负责研发国内第一台2.5米双筒卷扬机,填补了项目空白。

  原洛阳矿山机器厂 刘玉华姑娘组组长 刘玉华:他就是钻,对啥事钻啊

  原洛阳矿山机器厂 一金工车间减速器装配组组长 徐魁礼:这个卷扬机用了四十九年才退役

  纪录片焦裕禄资料同期: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 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

  解说:兰考,地处黄河最脆弱的“豆腐腰”,每当冬春季节,西北季风袭来,漫天黄沙席卷兰考。

  原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委新闻干事 刘俊生:灾荒压头,人口外流,干部发愁

  焦裕禄二女儿 焦守云:几乎所有的土墙上,都是那种盐碱的那个印子

  快速剪切画面+影音资料混剪:

  “我服从组织安排”“兰考”“兰考?”

  “焦书记来了”“这位就是新任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

  “老大爷,每年都这个样吗”

  解说:为了抵挡黄河风沙,焦裕禄深入群众,受到启发。

  影音资料混剪:“这座坟墓,本身就是一个固沙的范例”

  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村民 游富田:(当地群众)他从沙丘下面挖点胶泥,盖上以后,妥,他这个坟不动了

  快速剪切画面+影音资料

  解说:焦裕禄将这个方法,用到了兰考的沙丘治理中。

  影音资料混剪:“锁住它,什么?我说呀,锁住它”

  河南省兰考县城关乡村民 魏善民:就是把那个黏泥挖出来,抬到沙丘上,一摊,十公分,这都是挡风沙的好办法。

  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村民 游富田:这就叫焦书记所说的贴膏药扎针

  河南省兰考县城关乡村民 魏善民:现在的眼光来看,过去那个法儿,是笨法儿,那时候还能离了这个笨法,不行的,(是)那时候最聪明的法儿

  快速剪切画面+影音资料

  纪录片焦裕禄资料同期:贴上膏药,还要扎针,扎针,这就是在封住的沙丘上种树。

  解说:这个决定改变了兰考。

  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村民 游富田:栽上桐树几年,就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解说:共产党人不仅要治理兰考的风沙,还要在整个黄河流域治沙。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姚文艺:时代在变,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在治沙上的智慧探索。

  解说:这个故事,还有更多的开启方式。

  影音资料混剪:“这里真美 是啊真是个好地方”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姚文艺:当年,焦裕禄用淤泥盖沙,现在我们研制的抗蚀促生材料,直接喷到砒砂岩上,只要一降雨,这个草籽它就能够发芽,又能够长出来,如果焦裕禄看到这个肯定会欣慰,在他的年代,共产党人做到了智慧引领,如今我们仍然用智慧去探索。

  解说:三门峡、小浪底联合调控,每年调水调沙实验,我们还开创了世界水利史上调节水沙关系的先河。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改变了过去,百年一改道,三年两决口,十年九旱的局面,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解说:兰考治沙,黄河治沙的故事,远没有结束,智慧男神留下的精神财富,影响着无数共产党人,他们都以初心和智慧,创造着更好的中国。

  共产党员了不起——战疫方舟

  地址:https://share.hntv.tv/news/1/1413143430022230020

  解说:“这颗糖,爸爸吃过,妈妈吃过,我也吃过,小朋友们,你们吃过这冰冰凉凉的糖丸吗? 这颗糖,它曾经救了很多人的性命,现在,就来看看糖丸的故事。

  (片头+字幕“战疫方舟”)

  解说:1955年,一种怪病,正在蔓延。

  电影片段同期:这是时疫之症,要传染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专家 顾方舟采访同期声:我们作为病毒学工作者,确实感觉到是,有点无奈。

  (字幕:下肢瘫痪、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专家 顾方舟采访同期声:这有千千万万的孩子啊。

  电影片段同期:什么病?小儿麻痹症?那就是脊髓灰质炎了。

  (影视资料+音乐《哇哈哈》)

  解说:想要拯救新中国的孩子们,办法只有一个。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专家 顾方舟采访同期声:发明疫苗,来预防这个病!

  (音乐渐强 字幕:中国“脊灰研究小组”正式成立。)

  (字幕:云南花红洞 医药生物研究所建立。)

  解说:面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脊灰研究小组的选择,尤为重要。

  顾方舟同事 杜星辰同期声:“死疫苗”(灭活疫苗)工艺复杂,它所用的培养病毒的培养基,要靠国外进口的,价格十分昂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专家 顾方舟同期声:据我判断,应该是“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技术路线。因为这个不但能够消灭这个病,而且在经济上来说,我们国家能承担得起。

  (音乐变得急促 快速剪辑顾方舟和团队搞研究的视频、老照片。)

  解说:减毒活疫苗,让顾方舟团队看到了希望。

  (字幕:试点地区,抗体阳转率达80%-100%。)

  解说:但,失望,也接踵而来……

  顾方舟同事 杜星辰同期:它对这个温度很敏感,零下十五到二十度保存。

  电影片段:冰箱,我没见过。

  顾方舟同事 杜星辰同期:山上没有冰箱,普通的冰箱都没有。

  (字幕:中国第一台冰箱1956年面世,不具备大规模冷藏运输疫苗的条件。)

  解说:想要大量想要大量冷藏、运输疫苗,就成了天方夜谭。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专家 顾方舟同期声:你怎么保护它在平常温度下不失活呢?那么这就要动脑筋了。所以后来我们就想孩子喜欢吃糖啊,干脆把它作为糖丸。

  解说:可糖丸要怎么做呢?

  解说:如果生产条件不能超前,有时候,往回看看也是一种智慧。

  (元宵画面 字幕:就是我啦!)

  解说:这个传承了一千多年的中华小吃,给了顾方舟灵感。

  顾方舟同事 杜星辰同期声:也就像我们平常所想象的,滚汤圆那种方式。一边加水,一边加元宵面。最后形成了,中间是糖。

  (元宵画面 字幕:就这么简单?)

  电影片段:太年轻,太天真。

  顾方舟同事 杜星辰同期声:一颗糖丸,它的重量是多少?

  解说:计算。

  顾方舟同事 杜星辰同期声:它的保存时间又怎么样?将来怎么检测?

  解说:配比。

  顾方舟同事 杜星辰同期声:用多少奶粉还原糖,它含有多少病毒?

  解说:再计算,再配比。

  顾方舟同事 杜星辰同期声:是加多少附加量最科学。

  解说:万次的剂量测算。

  (实验画面+加一些拟声词、机器的声音)

  解说:千次的崩解实验……

  (称重画面+溶解实验+加一些拟声词)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专家 顾方舟同期声:孩子吃进去以后,(多久)能够融化等等,做了一系列试验。

  字幕:1962年,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诞生。

  (画面影音资料:一车车糖丸装箱,运输到各地,孩子吃糖丸的画面)

  字幕:一颗颗糖丸,避免150万人致残,11万人致死

  字幕: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是中国消灭脊灰之路的独特创举。

  字幕: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顾方舟生前录音: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孩子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

  字幕:2019年1月2日,顾方舟逝世,享年92岁。

  (升华段落,60年代-90年代,影音资料)

  字幕:糖丸护佑着60后,健康成长。

  (中国女排夺冠画面)

  影音资料:得分,中国队胜利了!

  字幕:糖丸护佑着70后,健康成长。

  (刘翔110米跨栏获胜片段)

  影音资料:刘翔赢了,刘翔赢了

  字幕:糖丸护佑着80后,健康成长。

  (宁泽涛夺冠片段)

  影音资料:加油,最后五米,冲,宁泽涛,47秒84

  字幕:糖丸护佑着90后,健康成长。

  字幕:以及,我们。

  新闻资料同期声:根据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国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应对。

  解说:被糖丸护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踏上和新的病毒“战斗”的征程。

  (热血音乐+混剪:抗疫英雄的背影,医生、护士忙碌的身影。)

  河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实验室主任 郭勇豪同期:在历史上,我们曾经也用糖丸消灭了脊灰,相信我们同样也能用新冠疫苗,来阻断疫情的持续和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院副所长 杨净思同期:只要传染病在全球一天不停止流行,我们的工作就就一天不会停止。

  字幕:中国目前已有5款获批的新冠疫苗。

  字幕:雾化吸入式疫苗正在申请紧急使用。

  郑州中原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师艳红同期:我已经接收和分发新冠疫苗495760剂次。

  郑州桐柏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 秦晶晶同期:我已为居民接种新冠疫苗16854剂次。

  字幕:截至2021年7月4日,中国居民共接种新冠疫苗超过13万剂次。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院副所长 杨净思同期:我们国家的疫苗,从原来的跟跑,到后来的并跑,到现在的领跑,我见证了这一段历史,我内心感到非常地自豪。

  (电视关机的画面+画外音)

  画外音:“走,打疫苗去”

  共产党员了不起——穿越时空的水

  地址:https://share.hntv.tv/news/1/1415503582914891778

  解说:水,永恒的话题,为了利用水资源,人类始终都在努力,无助、寻找、突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颗蓝色星球上的用水奇迹。

  背景资料声:“南水北调工程开工”

  电影资料:“黄河黄河,我是长江,我是长江,有重要情报向你报告,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是黄河,我在听你讲话,我在听你讲话”

  背景资料声:“加大五个水流量”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穿黄管理处处长张晓伟 :以前看老电影啊,我就想长江和黄河还能互相通话了,没想到在我们这一代人,长江黄河真的彼此交汇互通有无了。

  解说: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战略性工程,中线干渠跨越十几条河流,从丹江口向北一路挺进400多公里,但在邙山脚下止住了步伐,它的面前出现了黄河。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穿黄管理处处长张晓伟 :南水到这儿要过黄河,两条水线是不能接触的,怎么办?在水利工程的智慧上,我们敢想,因为面对天堑,我们有先辈做到过。

  老纪录片红旗渠:林县人民在太行山的悬隘陡壁上,摆开了劈山导河的战场。

  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 :河山不重新安排,咱这个林县这个吃水问题解决不了。

  老纪录片红旗渠:红旗渠是1960年2月动工,长140华里的总干渠,红旗渠施工难度最大的点,就是遇到了天堑,悬崖绝壁。

  红旗渠特级劳模任羊成 :遇到天堑绝壁怎么办,我们能想到就是穿越它,红旗渠要在这些悬崖陡壁上通过。

  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周锐常 :当时需要炸药,可是没有那么多

  解说:林州人,想到了用化肥锯木屑和煤当配料,做成土炸药。

  时任城关公社武装部干事王朝文 :炸药在中间,煤在这个外面,这都是我们在红旗渠上创造出来的

  纪录片素材混剪,红旗渠爆破

  红旗渠特级劳模任羊成 :这样省炸药,威力还大,这是个聪明的招儿。

  解说:有了自创炸药的配合,林州人挖出隧洞穿越峭壁,这就是今天600多米长的青年洞,同样,南水北调也用到了穿越的智慧,不过,这回穿越的可是黄河。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穿黄管理处处长张晓伟 :挖到黄河底下30多米,地质条件复杂,盾构机的刀盘刀具损坏非常严重,重新购买成本又高,我们就动脑筋用智慧,自个开展刀盘刀具检查修复,边修边干

  新闻资料: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隧洞充水试验取得成功。

  解说:引水工程除了要挖洞,还要会架桥,被誉为空中输水廊道的渡槽,必不可少

  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周锐常 :红旗渠的修建其实和现在的南水北调一样,地形线路复杂,当时我们还用到了一个智慧。修渡槽把水架起来。

  解说:渡槽主拱旁边有小拱,从结构力学上来说,减少了桥身的压力。

  老纪录片红旗渠:林县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红旗渠特级劳模任羊成 :我们修渡槽啊,这都是用砖头一块块垒起来的,现在看南水北调,人家的渡槽啊,都是整体做好的,想想啊,我们修红旗渠要有这种设备,那可就厉害了。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副局长李钊 :老一辈工程师的智慧,让人敬佩,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难题,所以南水北调水利人也要面对新的挑战。

  解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流经鲁山县,地势骤降,且遇当地沙河,大朗河,将相河阻拦,也需建设渡槽。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副局长李钊 :沙河渡槽,肯定不是石头垒起来了,尤其是梁式渡槽槽壁最薄的地方只有35公分厚,预制的时候需要进行实验,并运用很多科学的推算,优化设计方案,保证结构安全,这是我们水利人的智慧。2022年,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建成,林州人将喝上优质的丹江水,这其实也是南水北调和红旗渠的一次握手,也是两个时代调水工程的使命传承。

  补充材料:


首页首屏截图


视频首帧截图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