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杨湖新观察

2022年05月27日07:37

来源:开封日报社

  上半年代表作

盲道被“占停”不帮“盲”反添乱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张苗苗报道 盲道是现代文明社会为盲人出行设计的专用通道,其通畅与否体现着一个城市的人文关怀程度。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城市文明程度逐步提高,但一些市民对盲道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们身边占用盲道的现象随处可见,不仅给盲人通行带来不便,也影响我们的城市文明形象。

  1月25日上午,在汉兴路东段一家超市门前,记者看到前来购物的市民将电动车、自行车随意停放在临近马路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由于停放车辆较多,不少车辆横在盲道上。在该路段记者还看到,有的临街店铺的机动车停放在店铺门前的人行道上,车身直接挡在盲道上。

  当天中午,记者在晋安路看到,一个垃圾箱直接放在盲道上;还有一处,虽然规划有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但一辆电动三轮车和一辆共享单车并没有规范地停在规划好的区域内,而是压在盲道上。在西门大街上,一家大型商场门前搭建的用于疫情防控的临时帐篷直接横在盲道上。在西环路一家医院附近,10辆电动自行车无一例外横在盲道上,原本连贯的盲道被分割得断断续续。

  在晋安路上开一家按摩店的叶先生夫妻都是视力残障人士,平时出行主要依靠盲杖和盲道。提及盲道被占现象,叶先生颇为苦恼地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他时常遇见,为了安全,他和妻子已经尽可能地减少出行次数。

  在晋安路上,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对于盲道被占现象,多数受访市民表示,视力残障人士本来就存在一定出行困难,占用盲道的行为肯定会影响视力残障人士的出行,大家应该规范停放车辆,不占用盲道,尽己所能为视力残障人士提供通行方便。还有部分受访市民建议,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视力残障人士提供更多出行便利。当然,也有一些市民对盲道认识不充分,对占用盲道的行为不以为然。

请您为盲道“让行”

全媒体记者 张苗苗

  盲道是城市建设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考量尺。盲道设置的初衷是为视力残障人士在行路时提供指引,使其在室外行走时能更有方向、更加安全。这种设计体现了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城市发展和规划中的适居原则。

  但是现在,城市中的许多盲道被临街商铺、小商小贩及附近市民占用,大大降低了作用,给依靠盲道确定行走方向的盲人造成不便甚至危险。占用盲道不但影响视力残障人士的出行,而且影响城市文明形象,不帮“盲”反添乱。究其原因,一些市民自身的公共自觉程度不够高,部分占道的市民并没有意识到盲道与正常人行道有何不同,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些有凸起的地砖的真实作用。

  希望市民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和使用规范的宣传力度,使更多市民充分认知盲道的作用和价值。另外,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占用盲道的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处罚。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管理的角度减少盲道被占现象。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的一分子,希望我们从自身做起,规范行为,不占用盲道,为盲道“让行”,为视力残障人士提供一条畅通的出行之路。

  下半年代表作

地锁占位安全隐患大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苗苗报道 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小区车位紧张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自购车位,在小区内公共停车区域停车时,全靠运气和抢,特别是在下班时间段,停车尤为紧张。为了方便私家车停放,有些市民便想出安装地锁占位的主意。同时,记者注意到,除了安装地锁,还有些市民通过摆放反光锥、墩子等进行占位。

  “无论是安装地锁占位,还是通过摆放其他物品进行占位,这种行为虽然方便了个人车辆停放,但它占用公共空间资源,造成资源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停车难。”市民肖先生说,另外地锁既影响小区美观也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有的甚至存在堵塞安全通道的隐患,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城管部门:

私装地锁拆除没商量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苗苗报道 近年来,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生活质量,我市城市管理部门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为民服务”理念,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三化”建设,变一个个民生“痛点”为满意“通点”,化一个个民生“症结”为发展“支点”。

  针对公共区域私装地锁的问题,城管部门表示,一经发现,将第一时间联系安装人进行自行拆除,限期未能拆除的,城管部门将对其进行强制拆除。记者了解到,为扎实有序开展静态停车专项治理工作,近期城管部门拆除地桩地锁百余处,切实规范车辆停放,营造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

杭州将不能装地锁占位写入法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苗苗报道 小区停车难,抢占车位情况经常发生,占车位方式也五花八门。4月底,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决定(草案)表决通过,决定对《条例》进行修改,“不在公共区域擅自设置地桩、地锁或者其他障碍物”就明确写入《条例》。

  记者了解到,2016年3月1日,《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批出台的地方性法规之一,在文明行为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该《条例》在修改中新增多条内容,还新增了“就餐时鼓励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传染病暴发、流行时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等内容。

统筹管理打开“地锁”

全媒体记者 张苗苗

  随着私家车的逐渐增多,停车难也成为民生一大“痛点”,但无论是在沿街商铺门前随意占位,还是小区内公共停车区域内私自安装地锁,这些将公共停车区域“锁”为己有的行为只会加剧这一“痛点”。

  近年来,为解决停车难问题,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相关部门作出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切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但要彻底消除这一问题,还有一段路要走。无论是规划部门对公共空间资源的规划部署、管理部门的“绣花功夫”管理,还是物业等部门切实加强管理、提升配套设置,市民严于律己从规范停车做起,这都需要一个过程,希望在各方的统筹下,未来我们能彻底打开“地锁”,让城市更具品味,市民生活更美好。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